叉车产品高低端之争

2008-1-4 15:3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吴清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国内叉车市场上,国内叉车企业还是占据着较大的优势。像合力叉车和杭州叉车就占据着目前叉车市场一半左右的份额,其他国内企业还有不少,但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国外的一些叉车企业如林德、丰田主要集中在高端叉车这部分”。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秘书长苏恩一说。
在目前这样一个高低分明的市场格局中,国内叉车企业如何在保证中低端市场优势的基础上进军高端市场?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进入高端市场?未来中国叉车市场的格局将会怎样?
 
中低端产品:市场主流的“隐忧”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上半年,安徽叉车集团公司销量18995台,较2006年同期14339台增长32.4%;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销量18901台,较2006年同期13375台增长41.3%。两家合计销量占国内市场上半年叉车总销量的58.9%,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100多家叉车企业,国内叉车市场上,国产叉车企业占据了明显优势。
和国外叉车巨头占据着高端市场优势不同,国内叉车企业牢牢掌握了中低端叉车市场乃至整个叉车市场的话语权。
“中国叉车企业能在市场占据较大优势,并且出口也不断增加,主要是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叉车市场还处在中低端水平,并且这种状况还将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苏恩一对这样解读工程机械协会的这个统计。
国家工程机械质检中心副主任雷晓卫说:“世界叉车行业的规模在80-90万台之间,而我国叉车市场规模在12-13万台之间,仅次于美国。但由于国内叉车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价格较低,总产值和销售额还落后于日本。价格低直接导致产值和利润的偏低。”
除此之外,雷主任还认为,企业过分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也存在一定隐忧:首先容易导致价格战;其次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不利于产品品质的提升和国内企业自有技术的发展,最终容易造成产能的结构性过剩。
相对中低端市场,高端叉车产品的需求,近年则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据专家分析,虽然目前叉车市场中低端产品还是主流,但高端的市场却在迅速发展。大型企业大都会选用中高端的叉车,另外如医药、烟草等行业对中高端叉车需求量也在加大。
 
 
高端产品:想说爱你不容易
近年,整个叉车行业行情看好,趁着这个东风,国内很多生产企业迅速提升了产能,但产能的提升又加剧了行业的同质化竞争。于是,行业利润降低、产能过剩等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专家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中高端产品也是一个发展方向。
 “没有好的中高端产品就不能摆脱产品同质化竞争,不能真正确立产品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优势。为此,中高端产品将是江淮重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我们产品定价投放有自己的定位,不会过多受市场低价竞争的影响”。江淮重工销售总经理申孟根对记者直言。
其实申孟根的观点,也代表了国内大部分大中型叉车企业的想法。产品同质化成了国内叉车企业的一块心病,但企业要生存发展,没办法,就得继续“硬撑”,有什么苦头也只得往自己肚子里咽。
在吃了不少苦头后,部分企业开始尝试高端路线。合力和杭叉等都加强了自主技术研发,目前安徽合力已经有部分技术出口。无论是从眼前利益考虑,还是从公司的长远的发展考虑,中高端叉车产品都成为了国内企业的重要发展目标。但其现状和发展潜力又如何呢?
对此,苏恩一认为,高端和中低端叉车产品的差别体现很多方面:如发动机的传动技术、噪声、排放等,而这种差距不是一时半会能消除的,要缩小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在技术上的差距也并非一日之功。从目前来看,目前叉车市场的主流还是中低端产品,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种现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看来,考虑到本身的特点和优势,虽然同质化、低价竞争的苦头没少吃,但短期内国内企业都还是会在中、低端市场上继续坚守,国内叉车企业想对中高端市场说声爱你并不容易。
 
未来趋势:守住优势又相互渗透
说现在中高端叉车是一个趋势没错,但决不会替代中低端叉车产品,中低端叉车还会是主流,现在是这样,在可预见的将来也是这样。所以像国外一些企业如韩国现代、斗山机械等现在都是重点做中端市场,但国外的一些巨头如林德、丰田等,考虑到品牌价值和利润,他们重点还会在中高端叉车市场上。而国内叉车企业考虑到自身的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因素,优势还将集中在中低端产品上。但在这个看似稳定的大格局下,一些新的趋向已经在酝酿。
谈到未来中国叉车市场的发展趋势,苏恩一认为:目前国内叉车市场的格局不会大变,但市场定位也在某种程度上开始交叉、融合。很多国外叉车巨头除了高端市场外,也在重点挖掘中端市场;而国内企业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像安徽合力和杭叉等企业,在中端产品市场也有了良好的表现。
国内叉车企业在巩固自身中低端产品优势的同时,也都在加强自主技术的研发。
对江淮叉车的市场定位,申孟根说,江淮有自己的技术,其中最关键的发动机、变速箱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生产的。以后公司还会不断加强自主创新,确立自身的技术优势。
国内外叉车企业的差距,自有技术是其中重要一环。针对国内叉车企业的现状,在如何提高技术含量上,雷主任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应该注重形成自身的特色,并申请专利;其次,参考模仿其他机型时,要避开国外叉车已经申请专利的东西。再有就是要加强对企业技术人员的管理,以防技术外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