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化工产品遭贸易调查频率加大

2008-1-4 11:2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7年,国外对我五矿化工类产品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呈增长趋势。”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有关人士日前透露。据统计,2007年我五矿化工类产品遭国外贸易救济调查共42起,同比增长25%;涉案金额约15亿美元,同比增长67%。其中五矿类案件19起,化工类案件23起,涉案涉及到美国、南非、印度、阿根廷、澳大利亚、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印尼、俄罗斯等10个国别。该人士表示,案件有以下特点:   美国案件立案频率高。2007年美国对我五矿化工类产品新立14起案件,同比增加11起;涉案金额大,共7.4亿美元,占2007年涉案总金额49.3%。“有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美方连续对我4个五矿化工类产品立案调查。”商会人士对记者说。
  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案件日益增多。美国在2007年已先后对我焊缝钢管、非公路用轮胎、薄壁矩形管、亚硝酸盐等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大案数量明显增加。2007年涉案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案件7起,占总案件数的17%,而2006年仅有1起涉案金额上亿美元的案件。这7起大案中,有5起是针对钢铁产品。
  涉案企业应诉率、胜诉率较高。在42起案件中,五矿商会组织企业应诉28起,应诉率为67%。今年已结案件16起,完全胜诉和保住市场的有10起,胜诉率为63%。
  据商会有关人士分析,2007年来国外针对我五矿化工类产品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呈增长趋势的主要原因有:我五矿化工类产品出口增长过快,引起有关国家产业界的恐慌,美、欧钢铁产业界出现了“中国钢铁威胁论”言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趋盛行,一些国家滥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本国相关产业。
  “面对接连不断发生的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案件,五矿商会充分发挥‘四体联动’机制,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在被问到行业面对贸易调查采取的措施时,该人士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一番。商会一方面通过有关新闻媒体发出行业的最强音,坚决反对欧、美等国家滥用相关法律针对中国产品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企图阻止中国产品在欧、美市场的平等竞争的错误做法;另一方面精心组织涉案企业积极抗辩,切实维护行业和企业利益。
  2007年上半年,钢铁行业面临大风大浪。美国钢铁业界针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一系列挑战,五矿商会作为行业组织,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多次分析形势,研究应对策略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应对工作。利用多种渠道及时收集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组织中国钢铁代表团赴美游说美参、众两院有关议员、政府官员、行业组织和有关智库;聘请美国知名律师撰写了《中国钢铁行业———应对增长、整合和合理化改革》白皮书,回应美方的“中国钢铁威胁论”;发表了《中国钢铁企业反对美对我钢铁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新闻稿;组织企业积极应对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4个钢铁行业组织在2007年7月30日第三次中美钢铁非正式对话举行的前夕,发表了《金钱换金属:中国政府钢铁产业补贴评估》的报告,再次把矛头直指中国政府的关键时刻,五矿商会第二天就对外发表了长达6700字《关于中国钢铁产业和贸易的若干问题》的评论意见,全面阐述了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中美钢铁贸易、钢铁行业宏观调控政策等,以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有力地驳斥了美方的“政府补贴”、“政府干预”等指责。外方评论说,五矿商会的评论意见,给美方“当头一棒”;中国钢铁行业敢于面对美方的指责说“不”,中方的观点“占了上风”。
  商会人士表示,从2007年的情况看,除发达国家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接连不断地对我五矿化工类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势头不减,行业、企业应对各种贸易救济调查的形势不容乐观。因此,五矿商会将一如既往积极组织企业应对各种贸易救济调查。同时,也提醒中国有关出口企业,一定要勇敢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拿起法律武器,切实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