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关造就沿黄9省山东17地市2个"出海口"

2008-1-30 13:0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广网青岛1月30日消息(记者刘华栋 王朝朋 通讯员张军朴)如今,青岛海关的业务改革,其效应对省外已辐射到武汉、西安等内陆省份,对省内,已覆盖全省所有地市。这意味着,青岛海关区域通关和多点报关改革使山东成为沿黄9省的“出海口”,而青岛则成为山东17地市的“出海口”。 
  山东是我国工业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对外贸易省份之一。作为国家设立的山东口岸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2007年青岛海关全年监管进出口货运量2.82亿吨,居全国第2位,税收入库601.2亿元,居全国第4位,打击走私战果辉煌,罚没入库1.1亿元,连续4年过亿元。
  区域通关:山东成为内陆省市出海口
  山东沿海现有港口26处,港口密度居全国之首。其中作为龙头的青岛港年吞吐能力达2.24亿吨,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770.2万TEU,是中国沿海五大港口之一。同时,山东港口还是黄河流域诸省区通往大海直线距离最近的地方,如果打通山东港口与西部诸省区之间的连接干道,使得以青岛港为龙头的山东沿海港口群,成为服务于黄河流域诸省区的物流中心,将对山东甚至内陆省市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服务经济发展大局,青岛海关主动与西安、银川、西宁等内陆海关进行合作,推出的“区域通关”监管模式,使得山东的港口优势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这一模式进一步简化和规范了跨关区转关手续,使内陆企业在内地海关报关,在山东口岸办理验放,变“两次报关、两次验放”为“一次报关、一次验放”。为了进一步提高区域通关效率,青岛海关还推出8项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建立通关咨询协调中心,设立区域通关专用窗口和闸口专用通道,对当地企业通关实行优先申报、优先接单和优先验放;实行“5+2”工作制,确保货物及时通关等。
  目前,与青岛海关开通区域通关的内陆海关已达到10个, 2007年外省企业在山东口岸进出口总量1.1亿吨、358.41亿美元,占山东口岸进出口总量的39.1%、24.1%。才利民副省长批示:“青岛海关开展区域通关,对延伸我省港口触角,加强港口腹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优化我省外经贸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多点报关:青岛港成为山东内陆出海口
  目前,以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为主的"一体"和由黄河三角洲、鲁南经济带构成的"两翼"正在积极的构建之中。实施这一发展战略,对于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局限,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之相适应,青岛海关的“多点报关”通关改革也在有条不紊地向纵深推进。目前,山东17地市已充分享受到了多点报关的好处。
  “多点报关”是青岛海关为了加速山东内地企业物流速度,提高通关效率而推出的通关改革。这一改革打破了海关监管的地域限制,允许省内企业就近在属地报关,经属地海关审核后自行选择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提、运货物,口岸海关实施验放。目前,海运模式“多点报关、口岸验放”已扩大至黄岛、大港、烟台、威海、日照、龙口、荣成、蓬莱、莱州全部9个海运口岸海关,实现了省内各海运口岸进出货物关区内自由通关,形成关区交互式网状通关结构,最大限度的方便了企业就近通关。统计数字显示, 2007省内其他市仅在青岛口岸进出口总值2457444万美元,占青岛口岸进出口总值的26.5%。而山东内地75%以上的企业采用多点报关模式通关,报关单124万票,占关区报关单总量的38.7%,有效整合了沿海、内地海关资源,增强了内地海关服务经济的能力,造就了鲁中、鲁西南等内陆城市一座座旱码头。同时,由于免去了企业在口岸海关与属地海关之间的往返颠簸,大量的时间和交通、运输和仓储费用被节省下来,这对于降低企业成本、增强其竞争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以前办理通关手续,要在滨州和青岛两地之间跑,既耗费时间,又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如今在家门口报关,轻点鼠标,平均每票报关单用5分钟就可办结,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山东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红霞谈到青岛海关推行的多点报关业务感慨万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