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标准:曲折中不断前行

2008-1-30 12:5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电子标签的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应用标准,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与全球贸易额的80%直接相关。 
  我们绝对不能没有中国自己的RFID标准,但一定要在开放的环境中去做,我们跟谁都可以合作,要集众家之长,在自己的标准中把他们的长处、优点吸纳进来,同时考虑到将来和各国的互联互通。 
  2007年4月20日,信息产业部《关于发布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出台,划定840MHz~845MHz和920MHz~925MHz为800/900MHz频段RFID技术的具体使用频率。此举被视为RFID国家标准在制定过程中迈出的一大步。然而,这并不能完全改变中国RFID国家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的事实,中国RFID产业的发展仍然急需既有自主知识产权又与国际标准接轨的RFID标准体系来保驾护航。 
  RFID国家标准的出台涉及多个部门,因此,电子标签工作组组长张琪曾经幽默而又略显无奈地说:“过去一个技术的成功推广并形成一个产业,往往是三分技术需要七分协调,现在甚至变成一分技术和九分协调的比例。”在经历了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两度成立的无奈和国家十五个相关部委的同时关注之后,面临国外RFID标准对中国的步步紧逼,中国RFID标准的建立将随着RFID应用的逐渐增多和成本的逐渐下降开始加速,而这又将反过来促进RFID应用的增加和成本的下降,由此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标准 
  在目前全球已经存在五大RFID标准的情况下,日益开放的中国是否还一定要有自己的电子标签标准? 
  对此,张琪给了肯定的回答。她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我们一定要有中国的标准,这符合中国国情,我认为标准是国家主权的一种表征。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13亿人口’决定了我们必须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展中国家’决定了我们必须要自力更生,不可能从国外买回一个现代化和信息化。因此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植根于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上。我们不能没有自己的标准和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能永远跟着别人走。” 
  “现在标准和知识产权是密切相关的,标准不等于知识产权,但和知识产权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中国用的都是国外的标准,就意味着要交给人家大量的知识产权费,这方面我的感触实在太深了。我国的家电产品,如DVD一旦走出国门,3C、6C就来了,我们的企业要向国外这些组织交大量知识产权费。我们在通信方面(手机)也体会很深。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有这么多人,还有非常完备的装备制造业,今后还要全面进行信息化建设。如果我们将来用的每一个产品,都向国外交知识产权费,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标准,要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国家现在在标准这方面的政策完全是对的。中国要有自己的标准和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同时要考虑和国际兼容、接轨、互联互通,加强国际合作,互利共赢。”张琪又从标准和知识产权的关系论证了制定中国自主标准的必要性。 
  中国RFID产业联盟秘书长欧阳宇对《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说,发达国家都在不遗余力地制定自己的标准,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标准变成ISO标准,其中商业利益是根本原因。我国2006年进出口贸易额已达到17610亿美元。如果中国没有自己的RFID标准,就会重蹈电视机、手机、DVD等许多电子产品惨痛的教训。 
  张琪分析说,我国拥有最完整的装备制造业,又是全球重要的产品生产地。“我们很难想象将来电子标签用于物品的管理、物流的管理等领域时采用外国的标准,那就意味着把所有产品的数据库放在美国、欧盟,放在日本、韩国,同时还要向别人交费。我认为放哪都不行,只能放在中国自己这里。从信息安全的角度讲也要放在中国。中国制定电子标签的标准一定要用自己的,在这一点上没有通融的余地。” 
  自主标准不等于排外 
  凡事如果走了极端那便是过犹不及了,如果只强调自主而不与全球标准互联互通就有可能落入一叶障目的窠臼中。在RFID国家标准制定方面,国家明确强调了开放原则。 
  2006年6月,国家十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中这样表述中国发展RFID技术的指导思想:从国情出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发展模式;以示范应用为引导,突破RFID关键技术,推动RFID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链的形成;通过参照国际标准与自主制定标准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制定中国RFID标准体系。 
  对于自主和开放的关系,张琪做了精辟的分析:“我认为什么事都不能一刀切,说标准就全部都是自己的标准或全部都是国外的标准。我觉得走极端不好。我们面对的是开放的世界,很多事情是国际化的,需要互联互通。你不可能什么事都做成‘阎锡山的窄轨小铁路’封闭起来,不和外界接轨。所以制定标准、生产产品,首先要坚持开放,要强调兼容性。” 
  至于具体的工作方法,张琪强调说:“我们绝对不能没有中国自己的RFID标准,但我们一定要在开放的环境中去做,我们跟谁都可以合作,我们要集众家之长,在自己的标准中把他们的长处、优点吸纳进来,同时考虑到将来和各国的互联互通。所以我们标准化工作组在两方面要充分兼顾,不可偏废。” 
  欧阳宇也明确表示说:“我们制定标准的原则是‘兼收并蓄’,吸纳已经成熟的一些技术标准和应用标准。” 
  两个工作组耐人寻味 
  2004年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正式成立“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负责起草、制定中国有关电子标签的国家标准,使其既具有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和目前国际的相关标准互通兼容,促进中国的电子标签发展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遗憾的是,2004年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高新技术部一纸《关于暂停“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工作的通知》使得成立不到一年的工作组“寿终正寝”。 
  2005年10月,经信息产业部科技司批准,成立了“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根据章程,该工作组的任务是联合各方面力量,开展电子标签标准体系的研究,并以企业为主体进行标准的预先研究和制修订工作。工作组在信息产业部科技司领导下开展工作。 
  仔细对比,两个工作组除了前者多了“国家”二字之外,别无二致,但是主管单位却分别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信息产业部科技司。而这不过是RFID国家标准制定涉及众多单位的一个缩影而已。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2005年11月中国RFID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上的发言中,谈到了与RFID相关的众多职能部门。他说:“RFID涉及许多部门,需要国家相关部分通力配合,才能将RFID事业推向前进。比如在标准制定上,涉及国家标准局;在进出口管理上,涉及海关、商务部;在信息管理上,涉及信息产业部;在商品管理上,涉及工商管理局。” 
  前文提到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表述说:“发展RFID技术与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行业和政府部门,需要政府、企业、研发机构间的统筹规划、大力协同,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势互补,为此科技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信息产业部、交通部、海关总署、铁道部等十五个部委以及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共同组织各部门的专家经历近一年的时间,编写了本白皮书。”由国家十五个部委联合发布白皮书一方面显示了国家的重视程度,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是不是成为RFID国家标准难以快速出台的重要原因呢? 
  国际标准虎视眈眈 
  在中国RFID国家标准迟迟未能出台的情况下,国外RFID标准看到了希望,早在两年前就纷纷来中国兜售自己的标准,而国内对此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目前,全球五大RFID标准化组织分别为:EPCglobal、ISO、UID、AIM global、IP-X。 
  EPCglobal(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管理中心)是目前全球实力最强的RFID标准组织,其前身是北美UCC产品统一编码组织和欧洲 EAN产品标准组织,合并后称为EPCglobal。2005年6月21日,美国吉列公司副总裁兼EPCglobal管理委员会主席RichardCantwell、GS1执行总裁MiguelLopera、沃尔玛公司执行副总裁LindaDillman等在北京召开EPC管理委员会会议,决定增加一名中国代表参加EPC管理委员会;同时RichardCantwell还拜访了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即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局长李忠海。6月22日,EPCglobal又召开了第三届中国国际EPC与RFID高层论坛。早在2003年,EPCglobal就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局接触,并于2004年4月22日成立了EPCglobalChina,授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作为EPCglobal在中国的唯一代理机构,负责EPC代码在中国的注册、管理和相关工作的推进和实施;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矫云起兼任EPCglobalChina主席。 
  AIMglobal(全球自动识别组织)主席DanielP.mullen和ISO/IEC(国际标准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 CraigK.Harmon于2005年6月20日前后分别拜访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局和实华开公司,推广其RFID标准;而日本RFID标准组织——— 泛在技术核心组织UID的创始人坂村健教授则于2005年6月16日来华拜访了信息产业部。2005年6月8日,IP-X创始人Froneman及Ipico公司首席执行官JonannesCornelius来华访问。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作为EPCglobal在中国的EPC工作机构,积极开展EPC的注册、管理和业务推广工作;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组长谢建平在我国原有NPC编码体系的基础上曾经提出了一套中国RFID标准方案———《DPC与商联网白皮书》;北京实华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曾强提出以收购或合营的方式完成对IP-X标准的知识产权国产化。 
  OEM是鸦片 
  在中国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制定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欧阳宇秘书长对此给出了回答。他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企业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塑造企业在RFID产业中的核心竞争力。‘OEM是鸦片’,仅靠OEM无法形成自己的标准。中国RFID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要形成合力,共同探讨标准的制定;另外国家在标准的制定上,要给予中小企业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另外,数据格式定义的标准不统一也是制约RFID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每个RFID标签中都有一个唯一的识别码,如果它的数据格式有很多种且互不兼容,那么使用不同标准的RFID产品就不能通用,这对经济全球化下的物品流通是十分不利的。而数据格式的标准涉及各个国家自身的利益和安全。” 
  根据上述分析,目前中国RFID产业的发展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标准的出台。《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表述说:“近年来,中国已初步开展了RFID相关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并在部分领域开始应用,但相对基础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应用分散,不具备规模优势。” 
  欧阳宇秘书长对我国RFID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这样的判断:“我国RFID技术研发起步相对较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在13.56MHz频段技术比较成熟,已经自主开发出符合ISO/IEC14443TYPEA、TYPEB和ISO/IEC15693标准的芯片,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在UHF频段,目前我们还缺乏核心技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 
  试点应用带动标准建立 
  根据IDTechEx发布的报告,2006年全球RFID市场的规模达到27.1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将在2016年攀升至262.3亿美元。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与其坐等标准的全部出台,不如以应用促标准,通过应用来促进成本的下降和标准的建立。 
  张琪介绍说,国家金卡办自2004年就已经把RFID技术与电子标签应用正式列入国家金卡工程重点工作,加大了组织协调和指导服务工作。2006年,国家金卡办又会同23个部门(行业)共同成立了国家金卡办RFID应用工作组。随着金卡工程建设和IC卡应用的蓬勃发展,RFID技术已经得到实际应用,公安部采用RFID技术制作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RFID技术在中国金卡工程建设中最早启动的成功应用范例。此外,我国在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自动化通关、城市暂住证等各类电子证照与特殊人员管理、重要商品防伪、特种设备强检、CA认证与信息安全管理、动植物电子标识、食品/药品供应链安全监管、独生子女及宠物跟踪管理、军用物资的实时跟踪管理、大型活动赛事和票务管理以及现代物流管理等领域都已经先后启动了RFID应用试点,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中国RFID产业联盟的成立对于推进RFID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RFID产业联盟现有正式注册会员161个,参与联盟活动的国内外企业有400多个。联盟先后在南京设立了应用开发示范基地;在青岛海尔集团设立了开放实验室;2007年8月成立了上海产业与应用基地。 
  RFID技术在成本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电子标签上,目前在国外已经造出成本仅为5分钱的不含芯片的(只读)标签样品,产业化只是时间问题。由于导电油墨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传统电子标签天线技术的改进,使得电子标签的成本进一步下降。 
  RFID标准在前进 
  虽然RFID国家标准尚未完全出台,但是近几年取得的进展值得称道。 
  2005年11月和12月,中国RFID产业联盟和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先后正式成立,为电子标签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2006年6月出台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提到,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集成电路卡模块技术规范》、《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等应用标准。2006年12月,关于RFID动物应用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正式实施。 
  2007年4月20日,信息产业部《关于发布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出台,划定840MHz~845MHz和920MHz~925MHz为800/900MHz频段RFID技术的具体使用频率。该试行规定的发布,为RFID在移动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的应用排除了技术应用障碍,将使中国RFID行业的制造商和供应商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对推进中国的相关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国家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全球RFID市场以及供应链、零售业、主要产品市场产生巨大影响。2007年7月30日,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在北京召开了《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宣传贯彻会。 
  美国易腾迈公司RFID业务拓展经理徐承东从局外人的角度对中国RFID标准的制定发表了见解:“就像任何技术、任何标准的出台和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样,中国电子标签标准的出台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2006年《中国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的出台到今年《800/900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的颁布实施,我们看到中国标准的制定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虽然RFID国家标准的制定可能走得慢一些,但是只要一直在前进,胜利一定可期。 
  .相关链接 
  中国RFID产业联盟大事记 
  2005年4月 举办“成立中国RFID产业联盟发起会议”。 
  2005年7月 民政部批复“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射频识别与电子标签应用分会(中国RFID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2005年11月 举办“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射频识别与电子标签应用分会(中国RFID产业联盟)”成立大会。 
  2005年11月 召开中国RFID产业联盟首届理事会议,31家理事出席首届会议,选举出名誉主席、常务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2006年3月 中国RFID产业联盟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在北京参加“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信息技术论坛”。 
  2006年3月 中国RFID产业联盟在福建省厦门组织召开了“厦门理事长会议”。 
  2006年4月 中国RFID产业联盟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第二届中国-东盟电信周”的中国东盟信息部长会议。 
  2006年5月 由中国RFID产业联盟举办的“第四届北京RFID国际峰会”在京举行,盛况空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2006年9月 美国中西部协会会长John和副主席Bob拜会联盟,交流中美合作机会及双方的政策。 
  2006年9月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兼中国RFID产业联盟理事长张琪带领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代表团出访香港,与香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2006年10月 中国RFID产业联盟参与“2006中国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暨展览会”,见证了国家无线射频识别产业化(上海)基地的揭牌。 
  2006年11月 联盟作为支持单位参加了由上海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和麦德龙基金会举办的“流通企业中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国际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主题演讲。 
  2006年12月 中国RFID产业联盟第二届理事长会议在京举行,30多家理事出席,并改选了2家副理事长单位。 
  2007年5月 由中国RFID产业联盟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北京)RFID国际峰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并同期举行了四个RFID分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同时,联盟还与香港LSCM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 
  2007年5月 城市信息化服务团系列活动之——— 中国RFID万里行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并在北京举行了起征仪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