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高桥保税区不断开发创造“后天优势”

2008-12-8 16:0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车行浦东杨高北路,一路向北,当驶过一座刻有海鸥标志的大拱门,外高桥保税区的整体景象跃入视野:东面,名称中嵌着“贸易”、“科技”等的企业标牌不断闪现;西面,成片崭新的住宅楼错落有致。

  一组最新的经济数据印证了这里的生机勃勃:今年1至11月,保税区的经济增长率达到15.8%;仅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税收206亿元,同比增长24.1%;进出口贸易额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6%。

  在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侵扰下,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外高桥保税区为何能抵御住“冬天的寒流”?经过一番实地采访,记者发现:尽管“先天”的优惠政策的“光环”已逐渐淡去,但善于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的外高桥不断创造着“后天优势”。

  聚焦优势:做强贸易业带动物流业制造业

  一打开外高桥保税区的税收统计表,“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立刻呈现出来:整个区域内,超过五成的税收来自6000多家贸易企业,1100多家物流企业贡献了四分之一,而200多家加工制造业占的比重为13%。

  国际贸易、加工制造和现代物流,保税区的三大产业相互支撑相互融合——贸易带动物流、物流支持贸易、贸易又促进先进制造业。自1992年初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获准在外高桥保税区成立以来,跨国贸易企业如今已呈现“遍地开花”的景象。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27家在保税区投资了近300家贸易公司。在全市实现的商品销售额中,外高桥占据近四分之一,完成的进出口贸易额则达到五分之一。

  一系列“贸易服务平台”起到了产业集聚的效应。中国国际商品中心的建立,让上海有了“永不落幕的”国际商品展示交易平台。保税区形成了三大综合要素市场和汽车、钟表、医药分销和机电等七个专业要素市场,文化服务贸易平台也已投入运营,此外正积极培育洋酒、医疗器械、机床等新平台。

  滚滚的贸易流带来了大量物流和资金流。今年1至9月,外高桥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1163万标准箱;保税区企业全年外汇资金往来达750亿美元,不少跨国公司产生了在保税区建立资金管理中心、结付汇中心的需求;贸易业务扩大和外汇政策创新,引来大量外资银行落户。

  “做强、做大贸易业是外高桥最为关键的工作。”浦东外高桥功能区域管委会副主任顾军表示,“我们将以国际贸易功能为核心,倾力搭好这个大平台,同时打造现代物流基地,拓展口岸航运服务业,形成别具一格的产业特色。”

  开发优势:建营运中心平台吸附大企业

  保税区一些企业希望提高通关速度,方便它们即时配送零部件等多批次、小批量的货物。如何满足?尽管没有先例,但外高桥决定先行先试,实行“分批进出区、集中报关”的新举措,不但将通关时间由3天缩短至1天以内,还催生出近70家集物流和贸易功能于一体的“分拨中心”。

  回顾外高桥保税区18年来的发展历程,一个又一个先行先试的“大动作”映入眼帘,从最早的贸易公司直接登记制,到空运直通式,再到区港联动,外高桥都是在全国率先试点。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我国开始允许外资进入国内流通、销售领域,外资的外贸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国内任一城市作为进出口贸易基地,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必须设在保税区内——失去这项政策优势,在国内保税区中进出口贸易额最高的外高桥保税区2005年受到了最大的冲击。

  失去“先天优势”,外高桥保税区就在“创新”上做足文章,开发“后天优势”——探索出了搭建“营运中心”平台的新路,成功吸附了一批“大能级”的企业。

  两三年前,松下电器机电(中国)有限公司曾一度为是否搬出外高桥,到其它地区享受更为优惠的政策而犹豫。就在2005年底,外高桥保税区营运中心培育工作正式启动。作为被认定为营运中心的第一批企业,松下进入了一系列政府服务的“绿色通道”,最终决定留下。经过几年发展,公司逐步开发销售、经营管理总部的功能,销售额成倍增长,今年前三季度销售额达到2004年全年的2.8倍。

  截至目前,经认定的跨国公司营运中心已有72家,尽管占保税区企业数量的比重不到1%,但今年前三季度完成销售收入1500多亿元,占保税区销售收入31%,实现的利润总额更成为“半壁江山”。

  下一步,外高桥目标明确——加大营运中心培育力度,力争到年底,认定的营运中心累计达到100家,明年达到130家,并推动营运中心从主要统筹中国业务向统筹亚太地区业务扩展。

  扩展优势: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政府服务

  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药品研发企业,出口产品附加值高,对物流时间有较严格要求。了解到它的需求后,外高桥保税区海关量身定制推出个性化的保税业务模式,在政策范围内满足企业的通关时限要求并降低通关成本。

  顾军告诉记者,10多年来积累的产业优势和4000多家外资外贸公司的集聚优势是外高桥发展的基础,未来我们的优势,是通过改革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政府服务。

  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外高桥的举措“招招见实”:海关正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试点,为优质企业搭建通关“绿色通道”,年内试点企业已扩大到30家;工商出台了《支持外高桥保税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共4项16条具体措施;税务部门制订了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相关操作措施,实现了出口退税的征退合一;公安在外高桥功能区域设立了出入境业务受理点,进一步简化和方便保税区、功能区域企业人员办理出入境手续;检验检疫在查验模式创新、外汇在营运中心企业资金集中收付管理试点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和实质性进展……

  记者还了解到,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今年5月就设立了“成长型”企业贷款贴息基金,并由外高桥集团搭建平台,对区域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力图帮助企业更好地渡过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寒冬”,目前管委会计划将基金规模由2000万元提高到5000万元。(记者 唐玮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