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矿业发展新高地 建设和谐美好新富蕴

2008-12-6 14:5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改革开放以来,富蕴县委、政府数届领导班子坚持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紧扣“矿业强县”发展主题,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全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42:34:24调整为2007年的17:66:17。今年,全县预计可完成生产总值33亿元,增长39.5%,是2000年6.98倍。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7.7亿元,增长87.8% ,是2000年的22.8倍。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65亿元,增长113.5%,是2000年的 18.8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增长48.5%,较2000年增长24.8倍;完成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21.2亿元,增长54%,是2000年增 21.7倍。富蕴经济社会已经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已经积累了大发展的良好基础。

  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我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基层进行了全面调研,再一次对富蕴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方向进行了思考。对照全国、自治区、地区发展形势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和群众对富蕴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愿望,目前,富蕴经济社会发展已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同时,干部群众谋发展、盼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很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否真正解放思想,能否很好地应对金融危机,能否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在此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结合自治区“科学发展、造福人民”的实践主题,经过深入基层调研、认真总结分析,我们提出了“打造矿业发展新高地、建设和谐美好新富蕴”的实践主题,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走出三条路子,实现两个跨越”。

  一、围绕农牧民多渠道增收,促进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后的农村工作,我们要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战略,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为重点,抓住影响农村发展和农牧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整合社会资源,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和农村繁荣,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边境少数民族县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实现畜牧业大县向畜牧业强县跨越。

  (一)多措并举,促进农牧民增收。一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农牧民增收。种植业方面,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大田蔬菜、经济作物等“千元田”种植面积达到全部耕地的一半以上。加快发展以果蔬、菌类为主的设施农业,增加“万元田”种植面积。畜牧业方面,通过小畜换大畜、劣畜换优畜,优化畜群畜种结构,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移的路子。到2010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二是实施节水灌溉项目,促进农牧民增收。立足节约水资源,走高效节水农业发展路子。今冬明春,按每亩400元的标准,县财政投资4000万元用于10万亩节水灌溉补助,用三年时间,使全县耕地80%左右实现节水灌溉。三是推进奶业富民工程,促进农牧民增收。继续坚持县财政补贴政策,继续引进优质奶牛,2009年,全县计划引进优质奶牛5000头,到2010年,全县优质奶牛数量达到1万头。四是狠抓特色畜禽养殖,促进农牧民增收。加大财政资金补贴力度,引导土鸡、獭兔等特色畜禽养殖向家庭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确保2009年出栏禽类100万羽以上,出栏獭兔60万只以上。五是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农牧民增收。实施好“万名农牧民党员能力建设”和“万名产业工人”两大工程,今后几年县财政每年至少投入300万元,用于开展农牧民“双语”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2010年,全县创造就业岗位1.3万个,本县产业工人达到10000名以上。

  (二)以牧民定居为抓手,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继续加大县财政投资和企业帮扶力度,实施标准化牧民定居工程,按照生活设施齐全、生产设施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的要求,加强水、电、路、住房、棚圈、饲草料地以及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牧民定居水平,坚持为定居牧民户均配套50亩饲草料地,到2010年,全县定居牧民户数达到2000户,使全县牧民定居率由现在的25%提高到40%。

  (三)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随着近几年我县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连续三年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过亿元,2008年总投入达到3.6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2亿元,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今后,我们仍将坚持财政资金向“三农”倾斜的政策,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吸纳更多的农牧民投入到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中。同时,让更多的农牧民脱离原有的土地和草场,尽快加入到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中去。二是坚持中心村的模式建设新农村,更好地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以示范村为主建设新农村,集中财力标准化完成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水、电、路和广播电视、村级阵地、文化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也将是我们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有效步骤。

  二、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加速资源优势转化步伐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正向实体经济蔓延,钢材、铜、镍、铅锌价格都在下跌,已影响到我县矿业和经济发展,我县矿产品多为上游初级产品,价格回升速度慢。我们要在认清经济发展形势的同时,借此次机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淘汰工艺落后的企业,整合生产规模小的企业,引进下游产品生产企业,加速资源基地向新型产业基地跨越的步伐。同时,更加注重三次产业的联动,加快发展旅游、物流等产业。

  富蕴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矿种92种,其中,铍、白云母、钾长石储量居全国首位。目前,全县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山年采选能力达到850万吨以上,到2010年,可达到年采选能力1500万吨以上,做精做强下游产品已有了资源量的保证。要加快推进石油管、不锈钢等黑色深加工项目落地。确保喀拉通克铜镍矿万吨镍冶炼技改项目达产达标。确保10万吨锌冶炼厂建成投产。要依托铍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依托云母、石英等资源储量大的优势,加快推进云母系列、碳化硅系列、多晶硅(单晶硅)等产品加工制造进程。不断加大煤炭、油气等能源资源的勘探力度,加快2×20万千瓦火电厂建设和油气开发进程,促使在煤电、煤化工、油气开发等方面实现突破。围绕正在实施的5个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力争在“十二五”初,培育和形成喀拉通克铜镍矿销售收入过20亿元的企业和蒙库铁矿、宏泰公司、千鑫矿业、金山矿冶、金宝公司、可可托海稀有矿6个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打造“全国最大的铍冶炼基地、全国最大的云母制品基地、全疆最大的黑色金属原料生产基地、全疆最大的有色金属采选冶生产基地”,在全地区率先初步实现工业化。

  富蕴县旅游资源同样极其丰富,在资源的开发上,坚持“科学规划、保护先行”的方针,积极塑造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卡拉麦里国家级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宝石之乡”、寒极温泉四大品牌,打造神钟山、“三号矿脉”、额河源、五彩城、硅化木园等精品景点,加快“游、购、娱、吃、住、行”等配套建设。到2010年,把富蕴县建成准噶尔旅游环线东部重点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在物流业发展上,高标准做好物流园的配套和服务设施建设,依托火车站点在物流园设置的优势,将物流园建设成为运输平台。力争到2010年,全县年运输量达到400万吨以上,实现运输业收入8亿元以上。通过打造物流网络,逐渐使富蕴县成为辐射周边区域的物流集散地。

  三、围绕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促进和谐社会进程

  对富蕴县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县构建和谐社会来讲,就是要围绕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集中财力去办民生方面的大事。在发展以民生为主的社会事业各项工作中,我们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来抓,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走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县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子。从2009年起,县财政每月补助县乡入园幼儿每人30元学费,每学期补助每名高中生学费250元,寄宿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由82元提高到100元,进一步完善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保证富蕴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上得起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县医院由70%提高到75%,乡(镇)卫生院由75%提高到80%,大病报销额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三年投入300万元用于乡村文体设备购置;筹资600万元建设集养老、孤儿抚养、残疾人康复于一体的县社会福利中心;城镇低保县财政人均月增加10元生活补助,农村低保保障线由800元提高到1000元;三年建设150套廉租住房,每年建设抗震安居房1000户;实现县乡有线电视联网及县城数字电视信号全覆盖,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覆盖率达到98%;每年完成1000户农牧民改水工程;加大落实计划生育奖励和优惠政策,免费开展婚检,农牧民育龄妇女在县乡医院分娩实行免费住院。通过集中有限的财力,投入到民生最急需的重点方面,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