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今年冲刺世界20强 集装箱吞吐量将增14.5%

2008-1-25 11:2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核心提示】 
  作为福建省第一大港,厦门港正以深水良港的硬件条件为依托,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努力开拓腹地、挖掘邮轮经济、拓宽对外交流,不断加快推进厦门海峡西岸航运物流中心建设。
  “确保集装箱吞吐量比2007年增长14.5%以上,达到530万标箱以上;确保货物吞吐量比2007年增长11%以上,达到9000万吨以上。”昨日上午,厦门港口工作会议公布今年生产目标。港口业内人士分析,集装箱吞吐超530万标箱,将使厦门港跻身世界集装箱港口20强行列。
  在昨日的会议上,副市长潘世建指出,2008年是厦门港充满希望的一年。他说,今年,厦门港要在铁路建设大发展的支持下,通过海铁联运实施西部腹地战略;依托独特的对台优势,大力发展对台航运;与国际邮轮商洽谈,全面启动厦门邮轮经济;继续推进“两深两港”建设,完善港内客运码头设施建设。
  实施西部腹地战略
  目前,厦门海铁联运已经在三明、永安、赣州、南昌、鹰潭等拥有业务网点,今年,厦门港将以此为基础,大力开发闽西北、江西、湖南乃至西部地区的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实施西部腹地战略。
  其中包括:适时启动厦门至湖南长沙的海铁联运业务,逐步形成以港口为枢纽的内陆集装箱疏运网络体系;鼓励港务控股集团参与赣州铁路东站国际集装箱货场、三明无水港的建设,促进建立融集装箱装卸、代理、仓储、陆运、海运、口岸服务等一系列综合物流服务于一身的综合物流体系。
  港口固定资产投资将超28亿元
  以项目促发展。厦门港今年将继续推进“两深”工程建设,港口固定资产投资将超28亿元。
  码头建设方面包括:继续推进现代码头、海沧港区14#—19#泊位,海沧港区角美作业区1#、2#泊位工程建设,启动刘五店南部港区岸壁工程和海沧保税港区工程建设。
  航道建设方面包括:加快厦门港主航道扩建三期、海沧航道扩建二期、招银航道扩建一期后续工程、石码港区3000吨级航道工程和东航道高崎航段工程建设;继续加强厦门港航道维护疏浚工作,改善航道通航条件,确保航道安全畅通。
  物流业建设包括:依托前场铁路物流园区、厦漳跨海大桥及周边区域发达的高速公路、铁路交通网络,抓紧完善海沧保税港区整体建设方案,加速海沧保税港区配套集疏运网络体系建设。
  另外,今年厦门港还将积极推进刘五店南部港区建设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进入报批程序;协调解决厦门港龙海客运站建设前期有关问题,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抓紧完成《厦门港集装箱干线港重要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厦门湾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争取年内分别通过交通部和省交通厅的审批,促进港口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临港工业规划的有效衔接。
  对台交流高层次多角度
  今年,厦门港将不断拓宽合作领域,高层次推进两岸合作与对外交流。
  其中,厦门港将重点研究两岸“三通”发展形势对厦门港发展的影响,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抓住党的十七大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契机,力促海沧保税港区申报成功,实现与高雄“自由贸易港区”及台湾地区其他港口的对接,推动两岸货物“双向直航”实现新突破。
  另外,厦门港将把握国家取消对台湾地区禁运砂石政策的契机,在两岸“三通”的进程中再次先行一步,以金门为换单地开通厦门—金门—台湾航线,最终实现两岸贸易货物海上直航;抓住“翔通1号”获批成为厦金果蔬运输专用船的契机,积极促成厦金海上果蔬专线的开通。
  在两岸客运发展方面,将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并同意厦金航线从和平码头搬迁至国际邮轮中心,新辟五通客运码头作为厦金第二航线,努力扩大厦金直航规模。
  在两岸航商协作交流方面,将促进台湾地区特别是金马澎的船公司在厦门设立分公司或办事机构,推动以两岸资本在两岸注册登记的航商合资、合作成立船公司承担两岸间航运业务;引导厦金港口企业交流、合作,推动发展厦金航线滚装运输业务,借鉴粤港在车辆往来上的管理模式,推动厦金、闽台实施两地车牌政策,实现车辆上岸,使滚装运输延伸为今后两岸之间的主要航运方式之一。
  【新闻回放】
  去年有望跻身全球21强
  随着世界航运的发展,集装箱吞吐量是代表港口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尺。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持续繁荣,作为福建省第一大港的厦门港,正以深水良港的硬件条件为依托,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努力开拓腹地、挖掘邮轮经济、拓宽对外交流,不断加快推进厦门海峡西岸航运物流中心建设。
  2007年,厦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8000万吨大关,完成8117.2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全港集装箱累计完成462.71万标箱,比上年同期增长15.3%,在全国沿海港口继续保持第7位,有望跻身世界21强行列。
  2006年,厦门港实现“八港合一”,原漳州港招银、石码、后石三港区的加入,为厦门港增添新鲜血液。潘世建表示,“港不在大,而在强”,如何进一步解决制约港口发展的客观问题,制定更利于发展的政策,是当务之急。这将直接影响到厦门港客货源的开拓与物流业的发展。(记者 徐景明 通讯员 王学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