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区港联动”全面启动

2008-1-25 3:5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从2006年三月份封关运作以来,发展十分迅速。2007年,保税物流园区的一线业务突破1亿2千万美元,二线业务也突破4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00%以上。YCH、越海等大型物流企业的表现尤为抢眼。 
  日前,厦门象屿保税区海关成功处理了象屿保税物流园区与东渡港区首票 “区港联动”进境货物,这意味着厦门保税区、物流园区与海港、空港、海关特殊监管区的通关联动机制正式全面启动。
  日前,厦门象屿保税区海关成功处理了象屿保税物流园区与东渡港区首票 “区港联动”进境货物,此举意味着厦门保税区、物流园区与海港、空港、海关特殊监管区的通关联动机制正式全面启动。 
  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从2006年三月份封关运作以来,发展十分迅速。记者从象屿保税区管委会了解到,2007年,保税物流园区的一线业务突破1亿2千万美元,二线业务也突破4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00%以上。YCH、越海等大型物流企业的表现尤为抢眼。 
   “舱单分拨”吹响 “区港联动”号角 
  为推进保税物流园区与海港的“区港联动”,保税区海关在园区试行了 “舱单分拨”的监管模式,园区企业持加盖园区海关印章的舱单和提单到码头办理提货手续,就可将货物直接从厦门东渡港运至园区,实现了保税物流园区从东渡港区进境货物的“一站式监管”,也实现了区港之间的“无缝对接”。 
  原来货物从东渡港进入物流园区,就要在东渡港进行一次报关,还要进行再次转关,手续成本高、时间长。实行 “舱单分拨”后,货物可以直接从码头进入园区,节省了一次报关,为企业提高了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区港之间的“无缝对接”为下一步企业在进行国际采购、国际中转、国际贸易、国际配送等保税物流园区的四大主要功能的实现,打下非常好的基础。 
  据厦门象屿保税区海关朱建平关长表示,目前的象屿保税物流园区,已经具备了大规模运作保税物流园区四大功能的能力,平台已经搭设好,剩下的只是企业的货源和操作问题。 
  除了 “舱单分拨”外,保税区海关还采取了 “分批入区、集中报关”和 “分批出区、集中报关”等形式来提高通关效率。受到了企业的热烈欢迎。 
  伯灵顿就是保税区海关创新业务的受益企业之一。伯灵顿给戴尔供货,因为戴尔是零库存,生产线需要货物,90分钟就要求配送到到生产线。于是,伯灵顿就采用了海关的“分批出区、集中报关”政策。为了满足戴尔24小时不间断生产需求,本来货从北卡口走,在车辆堵的情况下,海关还采取应急措施,为其开设应急通道。 
   全方位联动做大做强两区 
  除了和海港,保税物流园区也和空港也进行了联动。原来空港货物出区,到了空港以后,空港发现重量或者哪里有问题,又要重新拉回园区,不仅麻烦,也增加了企业的操作成本和操作时间。现在,园区延伸转运,直接把园区作为空港的延伸,让空港在园区进行设点,企业只要在区内报关、称重,就可以直接上飞机。 
  海铁联运为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内地货源,做大做强两区同时,也支持内地企业发展。现在赣州、阿里山口、绵阳等地的企业都经过海铁联运进入园区,采购、中转、出口、一日游等各种业务都有涉及,象屿保税区海关下一步也将为这些进入园区的内地企业量身订造 “内地无水港”等相匹配的方案。 
  朱建平关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们跟海港、空港、铁路、区库之间都进行联动,力求形成了把两区作为中心。全方位联动,旨在提高企业的通关效率并且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保税区海关也要遵守海关的监管原则,监管必须要到位,这海关的职责。”2007年以来,两区的业务现在非常忙,原来保税区海关的报关量排在比较后面,现在排在全关第三。 
   三区合并打造海西物流中心 
  在业务创新取得一定成果的情况下,接下来海关就要考虑如何将这些创新机制常态化,真正让园区内的企业享受到新政策的好处。 
  朱建平告诉记者: “两区的政策是一样的,海关对企业也是一碗水端平。只要符合条件的企业就能享受到海关的优惠政策。”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保税区和物流园区管理办法上,某些环节还需进一步细化,象屿保税区海关将这些办法进行试验,形成可操作的模式和流程,这些办法不仅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也达到了海关的监管要求。朱建平认为,象屿保税区海关推出的这些政策不可能只是短期行为,今后将会将不断调整这些政策,使其更为便捷、高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