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重卡市场或将同比下降20%

2008-12-5 11:0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8年中国重卡市场异常火爆,尽管全年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但全年总销售量却依然接近50万辆。作为与重卡配套的动力总成件,重型车桥销售同样见涨。日前,作为卡车领域的市场专家,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营销公司副总经理赵勇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向记者阐述了自己对中国重卡市场的一些看法,以及对未来的预期。 
——今年重卡车桥市场的走势头如何? 
——明年重卡市场上涨还是下降? 
从我们今年掌握的资料来看,我们现在排在重汽和汉德之后,位居第三。因为目前重汽的重卡销售还是最多的。它比欧曼的销售多出了接近一倍。但我们和汉德的差距正在缩小,以前我们连他们的一半都不到。2008年我们的计划是产销16亿元,12万根。从2002年开始,我们一直在成倍增长,当然,2005年是下滑的,但那一年是个特殊。欧曼现在每年用我们的桥有7万根,除去我们的产品质量之外,他们占有我们30%的股份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今年重卡销量比去年增长了40%,我们也大幅度增长。但利润却大不如从前,这不仅仅是钢材涨价的问题,还有涨价所带来的连带因素。但整车企业的市场压力是要向下传导的。7月,我们利润下降差不多接近30%,和行业基本接近,因为行业下降为30-40%。平均利润只有3-4%。我们也想向下传导我们的成本压力,进行涨价,但传导却很滞后。现在我们的成本压力很大,我们企业的人员很少,内部管理只能消化很少的资金,现在一个零部件一涨价全年下来就是几十万,所以说成本的压力很大。 
有人说今年第四季度重卡市场要反弹,实际上9、10月份已经反弹了一点。2009年究竟怎么样我不好说。我得到的观点基本上也都是极端的,要么上涨、要么下降,没有持平的中间观点。但我觉得同比还是要下降的。今年重卡大概是48-50万辆,明年重卡市场或许会下降20%,也就是40万辆。但即使这样,数字也是很大的,毕竟前几年从来没有这么多。 
物流行业现在不景气,运价涨的也不多,此外国三排放的卡车也在涨价,所以这几年的市场没有多少人能看得准,每到年底大家都在预测,但预测的往往都不对。卡车一般都是5年一个周期,我们原来预测2009年和2010年要往下走,因为卡车市场已经火爆多年了,不可能无节制地往上走,特别是今年接近30%的大增。 
——今年的重卡市场各大企业是否呈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景象? 
奇瑞目前要造重卡,也在和我们进行合作,并已达成了一定的意向。他们前期开发的重卡车型我们是有意见参与的,因为他们对市场不是太熟悉。我感觉,奇瑞能做起来,但做到一线却太难。但他们合作伙伴的营销水平很高,因此,本身就有一个很大的市场做后盾。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主观思想。南汽凌野现在依然在起步阶段。相反,和他们几乎同步起家的江淮发展的却很好,他们现在面临的是产能的瓶颈问题,装配线小,所以他们去年投资建了新厂,但新厂区还要等2年才能投产。今年红岩被北奔甩在了后面,很可惜,今后想依靠合资车型再起来,估计难度就比较大了,毕竟客户不会对一两个车型感兴趣,品牌也许更重要一些。华菱正处于上升期,他们需要大资金以谋求发展,他们的产品也不再宣传是日本技术了。毕竟重卡的主流还在欧洲,中国客户还是比较信赖欧洲的重卡技术。 
现在的卡车竞争已经逐步迈进了寡头时代,就这么几大家。如今,欧曼的竞争目标已经不再是陕汽了,他们瞄准的是中国重汽。我感觉,欧曼最成功的可能不是产品,而是营销策略,他们的策划和执行都比较出色,他的定位也比较高,但产品绝不会做那么高端,包括和奔驰的合资,我也感觉这是虚晃一枪,只是做个宣传,高端的产品也许会有,但最多只是做几个大客户和几个区域市场。
——零部件海外出口是否有新模式? 
——如何看待未来零部件出口的形势? 
出口方面,大家似乎都看好明年的走势。但我很担心,因为很多国家都在限制我们的重卡产品。最明显的是俄罗斯。跃进,奇瑞都从这个国家撤回来了。长城在俄罗斯做的也不怎么好。但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对我们国家的产品需求还是很大。 
俄罗斯占我国重卡的出口比例目前还是很高,可能高于50%。其次是中东、南亚。中东的轻卡销售也比较大。7月,越南对中国重卡的需求也增加了很多,主要是这个国家没有重卡产业。以前,他们进口中国的重卡并不多,欧美国家的二手车在当地很有市场,但现在中国重卡的性价比高了,上量因此也很正常。此外,中国重卡出口非洲的也很多,特别是客车进步很快。 
我们依然把国外的市场看做是重点。但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出口方式,基本上还是跟着整车走。每年只有几千根,单独出去的每年不到一千根。乌克兰,伊朗,都是我们的优势市场,但他们的市场比较稳定,每年没有什么大增长。需要说明的是,国外市场的??看,海外市场应该是稳定增长的,但如果遇到国际贸易壁垒那就不好说了,毕竟这种壁垒总是会随时出现的。 
零部件的出口,可以说,汉德是一个方向,他们抢前了一步,我们和福田的关系与他们和陕汽的关系有点相似。比方说陕汽在国外建项目,就有可能会建车桥企业。但我们的信息来源没他们快,他们的情报工作值得我们学习。 
——安凯车桥是否看好客车领域的发展? 
在卡车市场,我们主要供应福田、江淮、柳汽、华菱、青年。青年国内生产的重卡有80%都用我们的桥,此外,我们还在给南方重汽供应车桥,尽管目前量还很少。 
客车市场中,安凯、江淮、中通、申龙、亚星、金龙、金旅都用我们的桥,这些都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小的企业我们一般也不做。做企业和交朋友有点类似,要有选择,我们会从他们的发展状况进行选择和判断。 
卡车桥占我们自己产销量的80%以上,前桥大致为2万多不到3万的量,驱动桥有9万根。客车桥我们供应的还是比较少,一是由于大中型客车每年就只有10万辆的产销量;二是我们的优势也在重型桥上。目前,我们只占有客车约7%的市场份份额。襄樊桥把我们作为竞争对手,因为我们曾经把他们打了下来,最典型的是亚星。但我们与他们在卡车上形不成竞争。 
不过我们也看好客车市场,虽然客车的量不是很大,但如果做好了也不错,未来我们也是希望能两条腿走路,这对我们的品牌影响力很有好处。 
现在车桥企业都在向客车行业靠拢,因为客车行业的车桥利润相对高一些,卡车主要是市场容量大。汉德以前也不注重客车行业,但他们对客车的供应现在也在增加,但量也不大。我们以前也进入过一汽,东风的体系,但他们都有自己的桥厂,所以后来就不用了,但有机会我们还是要进的。 
——作为国内重卡车桥的前三强,安凯未来如何发展? 
从技术的角度看,我们的冲焊桥多一些。随着市场使用环境的改变,冲焊桥的供应量正在减弱,自卸车大多改用铸钢桥。尽管自卸车这两年增长的比较快。比如说,今年就增长了40%,但2009年,自卸车的量估计要萎缩。而目前,我们也是公路桥多,占比约60%。 
目前,我们生产的几乎都是14吨以上的桥。其他的产品不多。比如说,我们每年给山东褚城有大量的供应,是大吨位的,但他们和重卡的不一样。 
按照“十一五”的规划,“十一五”末,我们的销售额为20亿,16-17万根,但这不是固定的,因为市场的价格也在浮动。在产品上,我们也有规划,卡车市场,我们希望拓展卡车和工程车市场。曙光也在和北汽谈零部件合作,投资2.5亿在黄海那边建设了一个重卡车桥基地,这些对我们都是压力。
只做桥显然不行,还要做别的东西,否则发展不起来。发动机和变速箱我们当然不做。说实话,车桥的技术含量并不很高。我们不仅仅要做桥,还想做其他的一些总成件,但这是前景规划,我们做的是和桥配套的,与桥装的非常接近的总成件。 
今年我们在山东德州也建设了一个新工厂,五月已经开始试运营,前期是5万根的量,我们这边技改,加到一起每年也可以有25万根的产能。以后的技改,我们要看市场的走向,我们暂时还是采取观望的态度,因为成本太高,我们不可能去盲目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