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曼谷枢纽中心见闻

2008-1-24 13:4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DHL是中外运敦豪的简称,成立于1969年,如今是德国邮政的全资控股公司。2003年,德国邮政将德国邮政欧洲速递、DHL全球快递和丹莎三个品牌重新整合到一个DHL全新品牌。随后又通过对EXEL公司的收购,最终形成了DHL的邮件、速递/物流和金融业务三大业务板块。 
  近年来,德国邮政重点拓展亚太地区市场,DHL在香港、新加坡、首尔、悉尼、东京和曼谷设立了6个枢纽中心。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参观了DHL曼谷枢纽中心。这次参观令我至今难忘。
  一、DHL曼谷枢纽中心的基本情况
  DHL曼谷枢纽中心设在泰国新建的苏凡纳布国际机场保税区内(称为BFS Cargo Terminal)。一个名字叫帕姆、穿着DHL标志性的黄色上衣的年轻泰国女孩把我们一行人带到机场设立的安检处……经过重重关卡,终于进到了DHL曼谷枢纽中心。
  泰国的DHL EXPRESS公司于1973年成立,5000个分支机构为12万个投送点提供速递和物流服务,主要包括快递、货代和供应链管理服务。该公司设立了枢纽中心、客户中心、终端等15个机构,雇员800多人,汽车150辆。2006年处理320万件邮件、1720多万公斤货物、服务泰国境内76个省共3万多客户。
  曼谷枢纽中心原来是DHL在曼谷的运递中心,为了加强东南亚市场快递运力,DHL将其升级为枢纽中心,主要处理来往印尼及南亚等地的货物如服装和纺织品等。耗资2200万美元的新曼谷枢纽中心于2006年9月28日正式运营,占地面积12041平方米(其中办公区域2315平方米,仓储9726平方米),是原来的处理场地的五倍。每小时的处理能力是2.3万件邮件(1.5万扁平件、8000件包裹)。
  二、质量控制中心
  会议室旁边的一间正面全是玻璃的大房间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里面摆了三排长桌,有八九个身穿黄色制服的工作人员戴着耳机在工作。帕姆介绍说,这就是枢纽中心的核心部门——质量控制中心(QCC)。
  中心内所有的邮件、容器实行条码化管理,设置了装有87个摄像头的电视监控系统,QCC与电视监控系统网络直接连上以提供遥控在线管制。QCC与航空公司和DHL机场作业的信息网相连,通过GPS进行定位,能够对DHL使用的所有承载DHL快件的航班进行实时、动态监控,从而主动发现任何问题和潜在风险,并为此制定应对方案,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服务损失。另外,还可在第一时间将可能的风险通知客户,以便于其对自身的业务部署做出调整。QCC部门是每周24×7小时的服务。
  我感到新奇的是他们面对的整面墙上是一个巨大的屏幕,屏幕的左上方显示着“Quality Control Center”(质量控制中心)一行字,正中显示的是一张世界地图,上面标有飞机航线、各枢纽和飞机起降点所在位置、当前时间,航线上有数个飞机形状的小图标在不断移动。据介绍,这是一个DHL全球网络运行监控屏幕。飞机形状的小图标表示运输邮件飞机的飞行位置,正中画面的下端的数字显示的是伦敦、法兰克福、曼谷、香港、东京、悉尼等地当地的时间。左右两边的数十个小屏幕,显示各进出口飞机的飞行状况及飞机上所装邮件的详细信息等。
  每个工作人员(QCC分析师)的面前都有两个20多寸的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左边的屏幕滚动显示着飞机上所装邮件的信息,右边屏幕上是每件邮件信息的处理界面。分析师对每条邮件信息进行检查核实,以便及早发现问题、进行处理,他们不时地拿起桌上的电话询问情况或发出指令。
  帕姆说,DHL除了建立QCC外,还于2006年研发出全球货物管理系统“运输过程监控系统”(QSMS)。该系统为实时运作系统,可即时监控DHL的每一件货物的运送状态。如果某一操作没有在指定时间内完成,QSMS系统将向QCC的分析师发出警报。譬如航班因为恶劣天气状况而延迟,新系统就可在航班延迟发生的5分钟之内向QCC分析师发出航班的最新状态,而这一信息也即时显示在DHL的整个网络系统上,DHL的相关人员就可立即告知客户,尚未到达的邮件的延迟原因和目前的状况。
  三、海关处理区域
  穿过办公区,经过一个有3个人负责检查的金属检测门,我们来到了作业处理场地,现场分上下两层,楼上是海关处理区域,楼下是仓储中心和分拣处理中心。沿途参观时,不时会发现墙上张贴的管理制度。
  根据海关的规定,DHL曼谷枢纽中心将待处理的邮件分为四大类进行预分拣,第一种是文件类或不用交关税的物品(DHL称为Green Bag,意为“绿色包裹”),只需通过X光机扫描;第二种是价值在1000泰铢以内的,也只需通过X光机扫描;第三种是价值在4万泰铢以内、要付关税的包裹,海关有25%的随机打开抽查率;第四种是价值在4万泰铢以上、需付关税的包裹,海关每件都要打开检查。第三种和第四种邮件DHL称为高风险邮件,占总邮件量的25%。报关部负责客户相关海关申报事项,对于价值在4万泰铢以内的邮件,DHL提供预报关服务,DHL曼谷枢纽中心250个职员中,有100个职员是负责海关报关清关的。
  设在二层的海关验示办公室共有3间,是DHL专为海关设置的单独的邮件验示场所。墙上有4个大的监视屏幕,桌上也摆放着监视屏,对下面的处理现场进行全方位监控。DHL通过电子报关系统将相关邮件的信息传输到为海关提供的电脑里,方便海关操作。DHL还通过支付给海关劳务补偿的方式(大约每个集装箱支付100泰铢加班费)以保证24小时清关。
  四、仓储区域
  仓储区域包括仓储中心和分拣处理中心。
  仓储中心用于进口邮件的存放,根据物品性质的不同,分别储存在不同的区域,主要为非常贵重物品、需冷藏的物品、需销毁的物品等。其中,非常贵重的物品装在专门的大笼子里,四周都用黑色的布围着;需冷藏的物品主要是美容产品如化妆品等,DHL有专门的冰箱存放;需销毁的物品在仓库中存放75天后,交由海关处理。
  从仓储中心转入另一个大房间,便来到了分拣处理中心。分拣处理中心设有直接的飞机接入口(Airside)和货运接入口(Roadside),两个口遥相对应。飞机接入口距离飞机停靠的地方不到几百米。DHL的飞机落地后10分钟之内,来自其他亚太国家的进口邮件直接通过航空接入口进入到处理中心进行分拣后,通过货运接入口再分到泰国各地的处理中心,进行投递。泰国各地预分拣的出口邮件通过DHL汽车运输集中到这里,通过货运接入口进入分拣处理中心处理后,以集装箱的形式通过飞机接入口,10分钟内直接上飞机,非常便捷。
  分拣处理中心很高,有上下两层,处理进口和出口。分拣机器的样式和我在国内看到的邮件处理中心的也相差不大,原理都是通过传送带带动货物运转,并将其落到相应的38个位置(格口)。重量低于25公斤、长小于1米的物品可通过传输带传输(称为COY),对于不可通过传输带传输的物品(称为NCY)则需人工分拣,传输带长超过1千米。
  处理场地的地面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在分拣机的四周,地面是金属的,分成很多方块,每一块上有很多小的圆形突起,紧挨着排列着许多1尺左右长的圆筒形金属柱。帕姆向我解释说,这叫Ball Deck(或Deck Pallet),有800平方米,是方便集装箱运输而设计的。她特地给我做了个示范,通过启动地面的开关,她能将一个重1吨的集装箱不费力气地在轨道上拖动。我也试了一下,很轻松,看来我也成大力士了。在传输带右边地面的每一块区域都有自动称重量的装置,只要把集装箱拖到上面,就可以自动显示它的重量。同行中来自韩国邮政的米高告诉我,虽然韩国邮政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但她在国内也没有看到这么先进的处理场地。
  五、感想:科技是保障
  可靠、安全和高效都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其实不管是DHL还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邮政部门,从整个进出口邮件处理来看,从收寄、分拣封发、海关还是投递到客户,流程基本相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每个环节科学的处理流程以及技术的应用。如DHL为了实现对安全的承诺,对安全协议和系统的科技创新方面非常重视,包括取得TAPA安全认证、建立QCC和推广应用QSMS服务等。在人力资源上的配备,仅在亚太地区就拥有一支超过70名由内部安全经理和安全专员组成的专职团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