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资商业银行适时调整经营策略
2008-1-24 13:2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尽管进入2008年不到一个月,商业银行已经感受到了市场风险和流动性收紧等风险的明显影响。专家指出,风险有时会相互影响甚至几种风险同时发生,像市场风险等全年之内会反复发生,因此防范起来格外困难,不能不高度重视,多作预案,随机应变。
从年初多家商业银行拟定的经营思路和应对措施中看到,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加快经营机制和盈利模式转型,加强风险管理,加快金融创新,加快国际化进程,拓展综合经营等,越来越成为银行业的共识
进入2008年以来,央行实施从紧货币政策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银监会有关会议及时警示银行业防范市场、信用、流动性等金融风险,而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动荡不安再次警醒我们:2008年中国银行业将面临“紧信贷”的货币金融环境和多种潜在的金融风险,中国银行业将如何应对?
近日,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等中资商业银行先后召开年度工作会议,从会议上不时传出的信息表明:中资商业银行对当前面临的宏观环境和金融风险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并开始调整今年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积极应对。这是银行业在这个寒冷冬天的严峻形势下透露出来的几抹“阳光”,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面临“紧信贷”压力
工行城市研究所日前发表研究报告提出,“从紧货币政策”的核心在于“紧信贷”。“预计2008年贷款增速将会明显低于2007年,全年新增人民币信贷基本与2007年的增量持平,约为3.7万亿元,许多大银行的新增贷款将维持2007年的水平。”
该所的上述“预计”与中行全球金融市场部的预测大致相若,1月22日后者发布的最新一期《人民币市场周报》指出:“尽管大部分商业银行2008年初的贷款增速仍然迅猛,但随着经济的降温,贷款的需求和供给也会逐渐降低,2008年全年新增贷款甚至可能达不到央行年初设定的目标。”
而建行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银监会和央行对所有的放贷机构实行规模管理,并“按季控制,按月监测”,今年不可能通过贷款的扩张来增加利润,银行面临的宏观调控压力更大。
这样看来,包括工行、中行、建行等国有银行对今年的货币信贷紧缩环境都有明确的分析预测和清醒的认识。
潜伏多种金融风险
此前在短短一周之内,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和深度影响,导致全球股市暴跌,并引发香港和内地市场大跌,香港恒生指数跌去约20%,内地A股跌去约17%至18%,再次给中国银行业和各类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市场风险还在加大。
银监会有关领导在最近的两次会议上警醒商业银行,要高度关注新形势下面临的七种风险:一是宏观货币环境紧缩,银行业信用风险可能上升,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增大;二是银行对大企业客户的竞争更为激烈,集团客户授信有可能暴露出新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三是银行流动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面临新的考验;四是利率、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银行业面临的市场风险管理难度上升;五是金融“脱媒”效应日益明显,对银行经营模式形成严峻挑战;六是奥运年对银行业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七是银行业国际化和综合经营的战略与管理风险不容忽视。
尽管进入2008年不到一个月,商业银行已经感受到了市场风险和流动性收紧等风险的明显影响。专家指出,这七种风险有时会相互影响甚至几种风险同时发生,像市场风险等全年之内会反复发生,因此防范起来格外困难,不能不高度重视,多作预案,随机应变。
适时调整经营策略
当前,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既要维护银行自身持续稳健发展,又要有效贯彻和传导央行货币政策,还要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而作为上市银行群体更要保障给投资者稳定增长的回报。因此,商业银行今年如何有效地舒缓紧信贷压力,防范化解各种金融风险,具有非同寻常的紧迫性,也具有更加深远的积极意义。从年初多家商业银行拟定的经营思路和应对措施中看到,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加快经营机制和盈利模式转型,加强风险管理,加快金融创新,加快国际化进程,拓展综合经营等,越来越成为银行业的共识。
面对“紧信贷”环境压力,工行报告提出,对于前期信贷过快增长的银行来说,出路首先在于主动保持信贷适度、均衡增长,通过加快信贷退出和择优进入来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满足中小企业和个人消费融资的金融需求。其次是宜通过盘活存量、做大流量来加快贷款周转速度,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提高收入水平。此外,抓住“紧信贷”的有利时机,提高贷款议价能力,把有限的信贷资金投入到综合贡献度高的优质客户中。
建行一位参加该行工作会议的人士说,对于今年的贷款政策,建行总行的要求可以归纳为“控贷”、“调贷”、“停贷”、“集权”、“议价”五个方面。“控贷”就是控制贷款规模,防止放贷冲动;“调贷”就是调整信贷行业结构;“停贷”就是要坚决停止个别行业如娱乐业和住宿业的贷款;“集权”就是逐步把贷款权向一级分行集中;“议价”就是抓住宏观调控时期信贷资金紧张的机会,提升议价能力,弥补贷款规模减少所造成的潜在损失。业内专家分析指出,银行如能做到这五个方面,将有助于处理好持续创造盈利和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的矛盾。
为有效化解紧信贷环境给银行经营带来的压力,商业银行要加快收入结构转型和金融创新,大力发展非信贷业务或中间业务。
工行报告提出,将扩大投资交易规模,提高投资交易收入比重,并利用债券市场收益率上升的有利时机,提高债券投资收益;抓住境内股市、企业年金市场以及债券市场快速发展扩容的有利时机,加快信贷替代型理财产品、融资型信托产品、短期融资券以及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产品的开发创新力度,大力发展私人银行、理财业务、资产托管、电子银行、投行业务、现金管理、银行卡等中间业务,提高综合收益水平。
国内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最高的中行,日前从该行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今年将加大中间业务创新的力度。一位与会人士透露,2008年中行对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定下基调,要继续推动渠道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产品销售能力,进一步调整本外币、国内外、自营和代客业务结构,优化本外币证券投资的结构,切实增强风险监控能力,加强金融市场业务资源的整合等。
中行总行为2008年金融市场业务定下的主要经营目标包括“资金业务力争实现中间业务收入37.5亿元”,托管和代销业务的市场地位要“保三争二”,实现全年代销金额6000亿元。
而建行有关人士透露,“2008年要确保建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在四大行中增速第一,巩固市场第二的位次”。
看来,今年几家国有银行将加快中间业务的创新步伐,在金融市场上将开展更加激烈的竞争,而这将有助于加快商业银行市场化经营机制和盈利模式的战略转型。
有金融专家提出,面对今年国内外的新形势,商业银行要加强风险管理,切实防范信贷风险。密切监测各行业的企业效益走势,关注各类信贷资产质量变动,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同时,为信贷结构调整提供决策支持。跟踪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强对房地产行业和个人住房贷款的贷前、贷后的审查管理工作;严防出口退税、出口关税和资源税等政策调整带来的信贷风险。
有实力的中资商业银行前两年相继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收购国外银行,今后还会有此类“动作”。此举可提高境外业务的盈利贡献,分散经营风险。但是,在国际主要货币汇率波动、美国次贷危机还在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形势下,中资商业银行海外并购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金融风险。为此,中资银行要审慎进行跨境并购,在增强风险管理能力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实施银行国际化和综合经营的发展战略。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