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国际国内海运运价情报

2008-12-31 22:1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1月,金融风暴的威力全面显现:全球经济进一步恶化,航运业全面走弱,干散货、集装箱、油轮、沿海运输四大市场提前入冬……   后市看淡,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再创新低
  11月28日,波交所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报收于715点, 较上月下降16%,较去年同期下降92.8%。其中:海岬型船838点,较上月下降33.8%;巴拿马型船622点,较上月下降8%;大灵便型船622点,较上月增长6.7%。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经济进一步恶化,我国作为全球大宗货物贸易量最大的国家,11月份铁矿石、煤炭等呈现较大负增长。在国际贸易需求萎缩,信贷紧缩以及市场信心严重丧失多重压力下,BDI指数已逼近700点,这是自1986年波交所改革创建BDI指数以来最低指数。在三大船型指数之中,5万吨以下的大灵便型船相对抗跌,但仍在历史较低水平。随着北半球冬季动力煤和取暖用煤高峰来临,巴拿马型船运价月初也曾出现一波小行情。而以承运大宗散货矿石为主的海岬型船仍惯性下跌,运价已远低于正常运营成本,澳大利亚到中国铁矿石运价仅3.9美元/吨,较目前国内秦皇岛到上海煤炭运价还低4元人民币,市场低迷程度可见一斑。更糟糕的是,反映远期市场走势的海岬型船四条航线平均日租金仅2425美元,不但与5万吨以下的大灵便型船运价倒挂两倍多。下跌幅度远超即期市场,预示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最困难的日子还未到来。
  11月28日,与中国相关航线的铁矿石运价如下:巴西至中国6.8美元/吨,较上月下降3.8美元,降幅为36%;澳大利亚至中国3.9美元/吨,较上月下降1美元,降幅为20%。
  经济不振,国际原油及运输价格持续下跌
  11月31日,波交所国际原油综合运价指数报收于1073点,较上月下降17%,较去年同期下降30%。
  1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继续震荡走低,最低曾跌破50美元/桶,达到46.5美元/桶,创2005年5月下旬以来新低。11月28日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报收于49美元/桶,较上月下跌了18%。
  北半球冬季取暖用油高峰即将来临,但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不止,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占整个原油交易量一半以上的远期交易FFA11月份成交量同比减少了近五成,为2006年以来单月最低水平。国际原油综合运价指数创过去一年来最低水平,主要原油输出地区波斯湾、西非、黑海、地中海运价均出现深幅调整。超大型、苏伊士型、阿芙拉型等三大主力船型油轮运价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超大型船日租金从3.9万美元跌到3.3万美元,跌幅为17%;苏伊士型船日租金从7.5万美元跌至6.4万美元,跌幅为14%;阿芙拉型船日租金从3.5万美元跌至3.2美元,跌幅为10% 。但11月份也出现部分积极因素,使国际原油市场在全球航运业中表现相对抗跌性,市场表现远好于干散货和集装箱运输。一是部分国家趁当前低国际油价,增加了原油进口量。二是有石油公司趁当前油价、运价、租金低迷之际租下VLCC作原油仓储之用,以及近期多家主要油轮公司表示,欲将船只撤出海盗活动猖獗的苏伊士运河和亚丁湾海域,转为绕道南非好望角,上述因素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增加运力消耗预期。
  11月28日,与中国相关的VLCC两条航线运价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波斯湾东行报收WS62,较上月下降11%,最高WS70,最低WS62。西非至中国报收WS69,较上月下降36%,最高WS108,最低WS68。
  出口下滑,集装箱运输市场步入“冬季”
  11月28日,上海航交所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于1026点,较上月下降7%,同比下降11.4%。
  1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为2001年6月以来首次负增长,进口为2005年2月以来首次负增长,外贸进出口形势相当严峻。11月份,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41万TEU,仅增长4%,较去年的22%相差甚远。
  欧洲航线: 从8月份开始,我国港口集装箱出口欧洲的箱量逐月递减,目前上海地区出口欧洲的货量仅为今年最高峰时期的一半,平均舱位已下降到60%左右,地中海航线更低,仅为50%,处于严重的亏舱状态,海运费已逼近“零”。11月28日,上海航交所发布的中国至欧洲航线运价指数分别为1161点,较上月下降15%。
  北美航线: 1-10月我国港口出口美国方向集装箱数量同比减少7%。以往剩余的运力还能向欧洲线输送,但如今欧线运价几乎回归为零,美线运价下跌已不可避免。为了尽可能挽救市场,各大船公司加大了处置剩余运力力度,有的还设置美西/欧洲/亚洲的钟摆航线,尽管如此,北美航线的船舶舱位利用率仍在60%-70%之间,亏舱现象仍较严重。11月28日,上海航交所发布的中国至美西、美东航线运价指数分别为1082点、1358点,分别较上月下降3.4%、1%。
  日本航线: 随着传统运输旺季渐入尾声,日本航线运价也出现小幅下降,但舱位率仍保持在80%左右,在弱市中已相当不错。11月28日,上海航交所发布的中国至日本航线运价指数为729点,较上月下降5%%。
  随着近期人民币贬值,及12月份开始实施的今年第三次提高出口退税政策,能否激活目前低迷的集装箱运输市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旺季不在,沿海散发运价跌入谷底
  12月3日,上海航交所发布的沿海(散货)运价指数报收于1181点,较上月下降12%,同比下降50%。
  一年一度的煤炭订货会即将召开,往年由于煤炭价格上涨预期,各电厂在11月份就开始加大煤炭储备,沿海运输繁忙,运价拉升,航运进入全年第二波高峰期。而今年由于南方经济明显下滑,沿海主要火力电厂开工率不足50%,电厂煤炭库存量可用天数达到1个月以上,煤炭需求严重过剩。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10月份,我国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5.3%。继首现近年来负增长后,11月份我国发电量下降幅度甚至可能达到两位数。除煤炭货源不足外,其它货源也不尽人意,9月份开始,一些主要钢厂限产减产从20%扩大到如今的50%,铁矿石需求持续萎缩,11月份进口铁矿石增幅已降到负两位数,直接导致国内二程矿石量下降;南方饲料也未实质性改善。在沿海货源严重缺失的背景下,沿海运价继续向下寻底。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创2003年11月以来新低。其中:金属矿石运价指数报收于1292点,较上月下降6%;粮食运价指数报收于719点,较上月下降24%;成品油运价也开始松动,运价指数报收于1216点,较上月下降3%。手持长期合约的船公司货源不足,利润大幅下滑。一些仅靠市场揽货维持生存的小公司无货可运只好继续停航,随时有破产倒闭的可能。沿海运输市场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低迷,并对明年的长期运输合同谈判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12月3日,秦皇岛到广州煤炭运价报收为37元/吨,较上月下降15元/吨;秦皇岛、天津到上海运价分别为29元/吨、30元/吨,分别较上月下降7元/吨、6元/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