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物流显峥嵘

2008-12-27 11:4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枭冬
    儿时看大人骑车上下班很是
    羡慕,想是长大后也要有辆 “永
    久”或“凤凰”,那该多好。现如今,
    三十年过去了,曾经的愿望渐被记
    忆所尘封,“永久”和“凤凰”已经没
    人再提起,BMW、BENZ慢慢聊为
    谈资。
    这就是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诸多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从永久牌自行车到雅马哈摩托,从红旗小轿车到林肯、凯迪拉克,交通工具的升级和衍变,直接体现了改革开放带给人们思维认识上的深刻转变以及财富状况上的大步跃进。
    回顾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当年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百废待兴的旧家底为根基,经过国人三十年的奋发与努力,终于完成了此般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其中,汽车物流也成为了该进程中不能不提的浓重一笔。
懵懂之生
    和很多“白手起家”的行业一样,汽车物流最初概念的引入、人才的培养、技术的学习、管理的创新,也都是从一穷二白开始做起的。如今,三十年的沧桑巨变,汽车物流在风吹雨打中茁壮成长,才完成了由婴幼到壮年的而立之变。
    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元年。这一年对中国汽车工业而言,同样至关重要。
    这一年的12月,邓小平批
    示汽车业合资经营可以办,这
    为当时汽车产量仅为14万辆、
    生产总值不过60亿元的中国
    汽车工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
    机。
    同时,尽管1956年我国
    就已成功生产了第一辆解放牌
    卡车,但汽车物流这样的专业
    名词却并未随之出现。直到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了 “物
    流”这一先进的管理理念后,
    汽车物流才被一些业内人士逐
    渐认知。
    对于 “物流”这样一个比较西化的概念,初始时,大多数人都不清楚 “物是何物,流往哪流”。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文就对当年的懵懂和茫然记忆深刻。
    而在长春英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物流规划员刘尔春——一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看来,改革开放之初,物流可能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汽车物流、食品物流等专业物流名词都是后来才逐渐涌现到各行各业中去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各种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对完善,我国的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辆桑塔纳的组装下线,第二汽车制造厂奠基成功, “三大三小”的轿车工业布局完成……这些变化间接地加深了汽车生产企业对汽车物流的认知与理解。
    王国文回忆说,尽管 “汽车物流”这个词从舶来到被接受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绝不可能有现代物流形态的形成。尤其是汽车物流,合资企业的出现使它受益很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工业就是在引入合资模式后才真正理解了汽车物流的“真髓”。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汽车物流分会副秘书长马增荣也向记者介绍说,改革开放之后,汽车物流在整个汽车工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汽车生产、流通中的诸多环节,比如采购、订单、运输、销售等等都与物流密切相关。
    马增荣说: “集现代运输、仓储、保管、搬运、包装、产品流通及物流信息于一体的汽车物流,是沟通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部件供应商、物流运营商及最终用户的桥梁,是实现商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个流通环节的有机结合。”
峥嵘乍显
    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改革开放力度逐步加大,汽车和物流两大产业都取得了跃进式的发展。这期间,一些专业物流公司开始在市场上活跃起来,汽车企业进一步加强对物流的认识与学习,自己组建物流部门者有之,自营或联营物流公司者有之,同一些专业物流公司展开具体合作者亦有之。
    王国文介绍说,1992年这一年,我国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后,合资企业对汽车工业的拉动效果日趋明显,这为汽车物流创造了大力发展的历史良机。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物流项目主管陆薇是位有着将近20年汽车物流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她就是在1992年同神龙汽车一起开启了汽车物流的 “创业”之旅。
    陆薇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十多年后,有一些企业抓住机遇搞起了汽车物流,神龙是其中的一名 “拓荒者”。20世纪90年代初期,汽车还是按计划指标定量生产,汽车物流的概念虽已较为普及,但很多企业并不情愿花大力气去做好它。与准备工作的复杂性比起来,他们不在乎汽车物流带来的些许收益。
    “作为排头兵,和神龙一样率先去搞汽车物流的企业还不多。”陆薇对记者说, “其实,那个年代很多企业都没有专门的物流部门和工作人员,神龙组建物流部门,也都是从其他岗位上调配来的,大家边培训边上岗。”
    陆薇回忆到,当时的工作环境与现在有很大差异,更多是些能力建设方面的工作,比如设备安装、平面规划等。“今天车多了,技术好了,工厂大了,回顾以前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当时一项工作一搞定,真是高兴的不得了!”陆薇说到。
    王国文也认为,改革开放初期,尚处在计划经济的汽车企业,并不能体会汽车物流带来的成本缩减所产生的直接好处,部分企业因此对汽车物流的建设显得积极性不够高涨。
    但是,一些汽车生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是摸索出了一系列汽车物流的管理经验。汽车物流对其他行业的物流发展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进而促进了整个物流产业的发展。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物流逐步产业化,一些地方政府提出了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说法,汽车物流再度跨上新的发展台阶。人们也渐渐认识到,汽车物流并非运输、采购这么简单。
    与此同时,各大汽车集团相继从体制布局中脱离出来,真正走上了市场。“控制成本非常重要,汽车物流再不能可有可无。它已经被公认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王国文如此说到。
    对此,马增荣特别向记者解释说,汽车销售可以获利,成本控制同样可以。汽车物流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功效越来越重要,尤其在计划经济瓦解后,市场经济非常看重 “成本”的较量。
    对汽车来讲,它的特点是零部件种类多,生产节拍节奏高,零部件批量大,门类比其他领域复杂,堪称整个物流领域中的金字塔,是技术含量最高,难度最大的。
    据权威部门测算,汽车物流成本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10%左右。而欧美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是8%左右,日本汽车厂商只有5%,而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则在10%以上。不难看出,对汽车生产企业而言,汽车物流变得更为重要,它的发展完全可以加快汽车工业的前进步伐。
蓬勃而起
    就这样,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之路上,汽车物流肩负起了越来越重的职责。
    由于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是跳跃式的,一开始大的制造企业把物流拿出来自己运作,后来就独立在社会上运作,现在很多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都是从生产企业的物流部门剥离出来的。比如上汽剥离出的安吉天地,一汽剥离出的陆捷物流,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这些第三方物流的逐渐势大,更是加速了汽车物流的发展。
    从1992年~2000年,我国汽车产销终于双双突破200万辆大关。同年10月,政府首次提出鼓励轿车进入家庭。此后3年,我国汽车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井喷期。
    不过,在此之前,汽车企业的物流工作大多是自顾自地忙活,企业间、部门间没有过多交流;在此之后,才有了更多服务商参与进来,部门间多了沟通、协作。就像同一首曲子,钢琴独奏和交响乐团演绎,效果自然大不相同。而这就是第三方物流带来的根本利好。
    汽车市场规模的迅速膨胀,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让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的汽车物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批专业第三方汽车物流公司开始出现。
    此外,随之出现的是汽车物流服务形式的变化:之前运输汽车的板车不见了,被更为先进的轿运车取代;为汽车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也逐渐多了,比如把很多零件组成部件、总成。
    专业物流公司的崛起,加之我国加入WTO后带来的人才涌入,使得西方比较盛行的第三方物流开始大面积地进入汽车行业中。
    马增荣介绍说,在整个汽车工业的制造过程中,汽车企业最该关注的是前期设计、中期加工、后期市场,其他环节并非汽车制造的核心环节,都该交给一些专业公司去做。像与汽车物流相关的非核心业务,就要和另一些领域内以此作为核心业务的企业建立合作,实现外包。
    王国文则认为,很多汽车企业随着经营规模的越来越大,对物流工作要求得更为苛刻,自身实力提升需要时间不说,业务太多则会耗费过大精力。第三方物流的出现恰逢其时,及时满足了他们的市场需求。
    马增荣还补充到,汽车制造企业通过第三方物流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有利于汽车制造企业减少投资,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提高汽车制造业的客户服务水平。
    而据了解,我国主要的汽车生产企业大概有70多家,一个企业会与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战略性合作,其他合作伙伴则多是运输商、仓储商。而我国主流物流企业尽管有100家左右,但第三方物流企业还相对较少。可以预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