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保税港区演绎“春天的故事”

2008-12-25 19:5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编者按:为了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家及时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保税港区的建设与设立作为我国宏观贸易政策的一部分,在增强外贸企业信心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还可缓解企业经营困难,促进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在当前形势下,其建设与发展任重道远。 
    “出乎意料。”对于今年国务院一共批准设立了8个保税港区一事,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陈耀对本报记者如此表示。
    2008年11月18日,我国首个位于县域口岸的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港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这是我国自2005年批准设立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之后的第12个保税港区,也是200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8个保税港区。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和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广西钦州、厦门海沧、青岛前湾、广州南沙、深圳前海湾、重庆两路寸滩、江苏张家港这12个贯穿沿海外贸城市和长江沿线地区的保税港区。专家认为,作为目前我国开放度最高的外向型经济区域,2008年我国保税港区的快速布局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落下了重要一步棋。
    保税港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建设保税港区既是我国加快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合作系主任梁蓓教授对记者表示,保税港区将港口的物流功能和保税区的特殊政策完美结合,实行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港区的“三区合一”,更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保税港区架起了沟通国际、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其物流功能和优惠政策既为外商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条件,也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架起了便捷的桥梁。
    通过保税港区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保税港区更为重要的价值所在。海关总署加工贸易司副司长吕伟红指出:“保税港区的建立,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的产物,也是我国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部署,将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保税港区对于所在区域具有的辐射带动的“引擎”作用是一样的,但不同的区域,作用又各有不同。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辐射东北地区,被寄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希望;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及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辐射华北地区,其中东疆保税港区是作为国家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一项措施,旨在使滨海新区早日建设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带动环渤海地区“崛起”;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以及张家港保税港区则辐射长江中下游地区,对长三角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厦门海沧保税港区辐射闽三角,可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广州南沙保税港区以及深圳前湾保税港区以珠三角区域为腹地,成为该区域最具活力的贸易地区;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平台,是中国—东盟合作以及面向国际开放开发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而作为唯一一个位于中国内陆地区的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
    直面金融海啸 众多保税港区“应时而生”
    相对于前两年保税港区的获批数量,2008年获批设立的保税港区数量可谓“神速”增加。专家们认为,这与今年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梁蓓分析道,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逐步加深,世界经济增长继续放缓,美欧日等先进经济体的需求进一步减弱。为了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家及时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保税港区的建设与设立作为我国宏观贸易政策的一部分,在增强外贸企业信心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还可缓解企业经营困难,促进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而从我国今年保税港区获批的时间来看,有5个保税港区是在9月份之后获批的,也就是危机向全球蔓延的时候。
    陈耀表示,保税港区是世界自由港在中国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可算是“中国化”的自由贸易港。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比较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建设。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保税港区的快速布局可能会对我国下一步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保税港区获批后,要增加很多人力、财力等投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目前出台了很多政策,希望通过投入保增长、刺激需求,保税港区的建设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之一,也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新动力。”
    对未来的猜想与建议
    梁蓓认为,从国际经验来看,保税港区会进一步向自由贸易港区发展。从我国的保税港区发展情况来看,现阶段会进一步拓展其服务功能,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展会中心,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未来将会向自由贸易港发展,这个趋势与国际经验是一致的。当前设立的12个保税港区呈现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布,设立的政策考量各不相同,都负有推动国家各个经济片区发展的责任,保税港区在我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全面起步发展阶段。
    陈耀表示,我国保税港区的布局已经基本展开,但这不会是最后的定局,还会有一些港口积极申请。“在其中还会有一个博弈的过程,国内其他申请的港口和地区,如果符合条件也可能会被批准设立保税港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分为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现在除了中部以外其他板块都有了保税港区,因此中部省份也可能会不甘落后去申请,通过内陆港的形式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布局均衡才能体现政策平等,中部地区的武汉、郑州等地是否会被批准设立保税港区尚不得而知。”陈耀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沿海的自由港布局十分密集,我们以后可能也会这样做。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保税港区的建设与设立算是到了一个阶段,短期内国家可能不会这么快速地批准数量如此多的保税港区。”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管理系教授宗蓓华表示,由于各保税港区基础不一致,保税港区的所有政策并不能都一并实现。国家可以调整政策开放度,在保税港区不同发展时期,给予不同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几个有基础、对全国及区域经济有明显带动作用的保税港区发展。从而促进保税港区有序发展,同时还可使先试先行的保税港区发挥样板作用,推动现行保税港区的发展。
    陈耀指出,各保税港区需要在硬件建设、功能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完善自己,打造出企业“低成本的洼地”,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环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