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允杰:两岸“三通”对台湾的机会与挑战

2008-12-24 19:1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昨天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两岸“三通”的启动,不仅标志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于台湾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更有极重要的影响。
文章认为,首先,最直接的效益是大幅降低两岸间交通运输的时间及成本,除了可提升台湾产业出口竞争力外,也有利企业在两岸间建立更有效率的分工模式,促使高附加价值产业之核心竞争优势能够留在台湾;另一方面,海空直航也可强化台湾与全球市场的连结,吸引跨国企业在台湾进行加值服务及创新研发活动,促使台商与外商以台湾作为进军大陆的营运总部及全球运筹中心。如果再加上未来签署两岸金融监理MOU、开放资本市场以及陆资来台实现之后,两岸间的人流、物流、金流活络畅通;那么,台湾要成为亚太营运总部和全球运筹中心,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文章说,两岸在政治走向和解之际,遇上百年罕见的金融海啸,更进一步促使两岸携手、加紧合作共同面对经济萧条的危机。面对全球性大萧条的来临,两岸间的经济整合,似乎是台湾别无选择的生存发展之道。这一点是台湾内部不论蓝绿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随着两岸经贸关系日趋热络与密切,对台湾经济与政治所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恐怕是当局必须有心理准备并及早防范因应的重要课题。
就经济层面而言,如何让两岸开放政策的实惠能够全体台湾民众雨露均沾;不仅是工商巨贾的商机,也是有利于普罗大众的生计。譬如说,海运直航不仅有利于航运商降低成本,也应有助于提高台湾农产品(农民)的边际利润;空运直航除了节省时间成本外,也要反映在航空票价,让消费者成为直接受益者;大陆游客来台的消费效益不是只由少数的饭店、旅行业者分食,而是可以扩大到“三中”,即中下阶层(如摊贩)、中南部、和中小企业(小型旅馆与商店)等。
换句话说,两岸开放的好处要能够全体台湾民众受惠,没有阶级之间或城乡之间的严重落差,才能为未来两岸经济更进一步整合建立正当性。如何让两岸经济政策的效益普及化与扩大化,需要台当局团队在执行上的落实与规划相关配套措施。否则,一但开放后出现“赢家少、输家多”的落差时,马当局的两岸政策将出现政治正当性的危机。
其次是“岛内政治”的课题。两岸经济整合的趋势难以逆转,两岸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就越深。依照国际关系功能理论的看法,经济互赖程度越深的国家或地区间,由于单边抽离(片面毁约)的政治成本太大,两地区间在政治外交往往遵行妥协主义。两岸间的政治妥协是否可行,除了大陆的理解与善意外,最困难的部分恐怕是台湾内部能否化解蓝绿歧见。这次“三通”协议仅涉及经贸事务性议题,蓝绿即对于应否经“国会”决议吵翻天,未来还有两岸金融监理MOU、两岸综合经贸协议等政治性较高的两岸协商,敏感性与复杂度只会更高。如何在两岸经济整合的进程中,在蓝绿之间求同存异、在“国会”中与反对党寻求最大公约数,考验着马当局政治沟通的智慧与能力,同样是艰巨的挑战。
文章最后指出,两岸“三通”为台湾“连结两岸、布局全球”的经济战略打通了任督二脉,让台湾的国际竞争力具备了跃升的条件与能量。马英九说,我们要去思考“如何能够让这个机会发挥最大的效果”其实只说了一半,同样重要的是,台湾如何能够预见对台湾内部政治经济可能带来的威胁与挑战,进而及早规划因应、有效化解!(作者李允杰,台湾“国立空中大学”公共行政系教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