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货物吞吐量下滑已成定局

2008-12-24 15:3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往月12~13日便可发布的“全国主要港口运行综述”,直至本月15日交通运输部才予以公布。对于迟发原因,该部委相关人员给出的理由是“这次比较特殊,须经司长批准才可公布”。而11月份正是我国进出口增幅双双回落的月份。    细读运行综述中的文字描述可发现,现在交通运输部的官方语言已不再是“大幅增长”,“略有下降”———这样略带悲观色彩的文字首次出现在“11月份我国港口运行综述”中。 
  “大幅回落”还是“略有下降”? 
  进入11月,看至12月,陈弋,这位交通运输部水运司的港口专家再无法保持乐观。 
  “7月份应是我国工业生产的高发期,但在当月港口吞吐量并没有实现高增长。有些媒体将其中绝大部分原因归结于奥运会的举办。但仔细分析下来,奥运因素只占其中较小部分,生产下降才是真正的根源。从9月开始,特别是进入10月后,整个形势开始急转直下。”陈弋对记者说。以湛江港为例,该港以大宗货物为首,整个货流量都出现明显下降,特别是铁矿石和原油,同比分别下降55%和53.6%。“可以说,10月份之后港口数据陡然下降已在预料之中,但吞吐量增速降幅如此之大、降速如此之快却在意料之外。” 
  12月15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前11月全国主要港口运行情况。对比去年同期数据后发现:1~11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继续回落2.1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回落2.4个百分点;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回落1.4个百分点。 
  但上述数字对港口运行情况的评定并没有产生多在影响,“略有下降”成为交通运输部对11月我国港口运行情况的盖棺定论。然而就在12月10日公布的水运快报显示,除进原油外,其他如煤炭、铁矿石等大宗货物吞吐量都出现较大幅度回落。特别是沿海港口,有些货种已呈现负增长,直接将港口货物吞吐量拉到负增长。 
  两报对比,疑问丛生:到底是“大幅回落”,还是“略有下降”? 
  比法不同结论不一“其实,得出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论调在于对比方法以及对比依据的不同。而‘略有下降’的结论则源于与去年同期数据的对比。”交通运输部相关人员称。 
  环比和同比是对比的两种方法。所以比法不同,结论不一。 
  在货物吞吐量方面,1~11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同比下降2.4百分点,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而11月单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仅为4.6万吨,同比下降0.5%。就各港情况而言,除广州港、大连港、日照港、营口港这四港外,其余各港11月货物吞吐量均低于10月。其中,宁波-舟山港、青岛港当月货物吞吐量降幅在10%以内,上海港、大连港等港口当月吞吐量降幅均集中在12%~16%区间内,秦皇岛港以21.3%降幅位居沿海港口降幅之首。货物吞吐量下滑已成定局。 
  在外贸货物吞吐量方面,11月情况更遭,首现货物吞吐量环比下降的情况。前11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增幅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增幅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内河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增幅同比下降12.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3个百分点。11月单月,外贸货物吞吐量环比减少990万吨,其中,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环比减少795万吨,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环比减少195万吨。 
  相对于沿海港口,内河港口受外贸和大宗散货下降影响较小,货物吞吐量仍呈现正增长,但增幅已较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如与去年同期数据相比,苏州港、镇江港、江阴港三港货物吞吐量分别上涨了4~105万吨。如与10月数据对比,除江阴港、镇江港数据持平或稍有增长外,苏州港、南京港、岳阳港等港口吞吐量降幅均集中在2%~8.3%区间内,武汉港以24%的降幅位居内河港口降幅之首,南通港以18.1%的降幅屈居第二。 
  在集装箱运输方面,1~11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同比下降8.4个百分点,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同比下降7.4个百分点。11月我国港口集装箱增幅较上月下降6个百分点,下降速度明显,为今年来最低增幅。从10月份数据来分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为805万TEU,同比增长6.3%,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 
  就各港情况而言,如与去年同期数据相比,上海港、广州港等七港当月集装箱吞吐量略有上升;如与10月数据对比,除大连港、宁波-舟山港、营口港三港外,其他各港集装箱吞吐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连云港以12%的降幅位居榜首。 
  一个个对比后的数字,不禁让人怀疑:难道港口高增长时代已经过去? 
  “也许吧,至少我们现在的日子活得不是那么滋润。”日照昱桥铁矿石装卸有限公司刘加坤颇为踌躇地说。 
  不过,“我相信,在信息更加通畅时,管理部门与企业便可共商对策。”供职于交通运输部的刘晓雷对记者说。而他的依据来自于12月15日交通运输部发出的“关于促进当前水运业平稳较快发展的通知”。通知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长江、珠江航务管理局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辖区内航运企业的亏损面、资产负债和总体经营状况报部水运司和当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刘晓雷称:“对主管部门以及港口集团企业下这样的硬性指标尚属首次,所以明年1月中旬所收上来的调查结果,将是经济危机以来港航企业最真实的反映。”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