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重卡市场怪现象 淡季不淡旺季不旺

2008-12-23 14:3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姜海平是一位有20多年卖车经验的重卡经销商,但他似乎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卖车了。“谁也没有料到:2、3、4月卖疯了,九十月跌得这么厉害。”不只是姜海平,其他一些重卡经销商也有类似的困惑。 
在接受《商用汽车新闻》记者采访时,姜海平就预计,11月将会跌得很惨。12月初出炉的数据证实了他的预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11月,商用车各品种均呈明显下降,降幅大于乘用车,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2008年的重卡市场经历了从波峰到波谷的转变
旺季不旺
11月原本是重卡的销售旺季,但今年的11月却不同寻常。11月重卡单月销量仅为18490辆,继续延续了9月以来下行的趋势,成为了1~11月整体销量中的最低点。如果与2005、2006、2007年相比,11月的销量不到2007年的一半,约为2006年的2/3,已接近2005年同期单月销量(17385辆)。如果12月重卡销量下行的趋势继续,那么将有可能跌破2005年同期销量。
由于重卡与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关,11月,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重卡销量惨淡也在意料之中。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来看,11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5.4%,这一数据体现了中国工业生产处于半停滞状态;11月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放缓。1~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26.8%,增速低于1~10月的27.2%和1~9月的27.6%。
“以连云港为例,港口货物进出量都少了很多,当然,对车辆的需求也就少了。”姜海平说。
重卡企业惟有采取减产、压缩成本、挖掘供应链潜力等方式保证先生存下来。近日,东风公司副总经理、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童东城在东风商用车公司一个内部会议上就要求,东风全体零部件供应商与东风商用车应加强合作,构建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
淡季不淡
淡季不淡,更是许多重卡企业和经销商没有想到的。今年3月,重卡整体销量为89558辆,同比增幅高达67.31%,由于许多企业没有预料到3月市场就会迅速起来,在原材料、生产排期上准备不足,导致了三四月市场出现用户抢车的现象。也造成了重卡企业四处抢原材料、抢资源的局面。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重卡价格也随行就市,大部分产品价格出现了小幅上涨。“那会儿有很多订单都生产不过来,车辆一下线马上就被用户订走了,上半年很多出口订单都没有安排。”中国重汽一位负责人回忆说。这个月,中国重汽一家单月销量就达到1.5万辆。
谁也没有料到,二三月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纷纷开工;京、津、唐等周边城市为了北京奥运会加快了城市改造步伐;国Ⅲ切换、用户提前更新车辆……这些都使得下游的需求提前到来。
虽然3月以后市场渐渐回归理性,但四五两个月的销量仍高达81868辆、71762辆,均大大高于同期水平。这使得大部分企业在上半年就完成了全年任务的60%,甚至70%。由于3~6月的高销量,使得虽然7~11月销量大幅下滑,但1~11月重卡整体增幅仍达15.39%。
北奔成为“黑马”
虽然下半年市场行情惨淡,仍有“黑马”出现。今年,北奔重汽成为了“黑马”。1~11月,北奔重汽销量为23583辆,同比增幅达63.52%,远高于其他企业10%~20%的增幅。从市场份额来看,也是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的企业,增长了1.33%,市场位次跃升至第六。
有升就有降。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重汽、福田、上汽依维柯红岩、华菱、江淮都出现了小幅下降,一汽、东风、陕汽、湖北三环都实现了增长。
市场位次也因此发生变化,一汽以106043辆的销量稳居第一,中国重汽紧随其后(104705辆),东风为第三(102999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重汽在11月是销量最高的企业,达到了5522辆,其与一汽的差距缩减至几百辆,如果这种势头保持到12月,中国重汽有望销量位列第一。去年同期,销量前三位的企业为重汽、一汽、东风。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