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贸易争端败诉揭示全球化并不真实

2008-12-22 13:0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周,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在日内瓦对美国、欧盟和加拿大诉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措施一案做出了终审裁决,裁决维持了争端解决机构认为中方做法违反世贸规则的结论,中国在这次贸易纠纷中败诉。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专家组今年7月公布了裁决报告。报告认为中国对超过整车60%以上的进口零部件按整车征税的做法对进口汽车零部件构成歧视,违反了相关贸易规则。二个月后,中方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和规则提出上诉,希望世贸组织上诉机构能作出公正裁决。
  按照相关程序,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先由一个专家组审理并公布裁决报告,如当事方对专家组的裁决不满,可向上诉机构提出上诉,其裁决结果将不能再被推翻。
  分析点评
  1、发达国家主导的WTO很及时地给中国汽车产业的冬天加了一场雪,结果毫无悬念。过去多年的经验证明,WTO不会跳起来打自己耳光,人家的判决从来就没打算更改。不过这场雪到可能让中国汽车企业更冷静,而不是像半年前那样,做出一副与人决斗要争个名分的样子。我们担心有人借机走私零件进来造整车,这应该是海关管理而不是贸易问题。至于保护国内零件企业和整车企业,那更不必了,危机才开始不到半年,我已经看到华晨和奇瑞又拿到国家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支持了。
  2、有人说,败诉后会导致豪华车价格下降,我才不信宝马奔驰会把产品卖成白菜价。中国人始终是只买贵的,不买好的。奔驰要是卖到和凯美瑞一个价格,中国人估计都去买别的更贵一点的车了。对于一个对品牌的理解是豪华和面子的消费群来说,买奔驰就得多花钱。有时候,品牌的维护并不一定要让利给消费者的。
  3、我一直希望看到几个冷静的中国汽车行业的企业家站出来,给大家做点表率,告诉人们,这个行业应该这么走。在房地产行业,尽管乱,也还是出了个万科,先做加法再做减法,专业化的战略始终被人称道;电信行业则出了华为,任正非以可怕的低调和可怕的执着,让整个中国电信行业看到希望,你知道现在媒体标题怎么写,华为3G在欧洲蚕食阿尔卡特份额,这是事实。而汽车行业呢,当我看到长安洽购沃尔沃和上汽中意别克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想笑,这有点像笑话了,不是媒体不正经,就是企业不正经。有这么国际化的吗?有这么猜新闻的么?TCL当年买的欧洲汤姆逊,不是已经证明了一鼻子灰?李东生现在明白鹰的重生了,可汽车行业还没看清自己是不是鹰就开始拔毛。
  4、一直很奇怪,国内企业的老总就算不懂英文,他手下也应该有人会帮他翻译点资料看看吧。Pankaj Ghemawat关于国际化的论文已经发表一年多了,他的关于国际化的书也出版好久,怎么大家还指望这世界是平的呢?哪有什么企业是建立起全球的竞争能力?它都是针对不同地区建立了有特点的竞争力。丰田为什么强,是因为它很早就发现,区域内部之间的贸易沟通,远大于全球性的贸易沟通,它没有必要在全球建立一个可以统一协作的网络,它只需要做到区域内的完美协作就好。Ghemawat把这叫做准国际化,世界未来会变成平的,但这个过程可能远远超出大家的预期,其难度和障碍也会倍数于我们的设想。文化、经济、发展阶段,各种因素都可能使企业的国际化举动碰壁。最好的办法是,找到自己最拿手的产品,在最适合的区域赚钱。
  5、WTO对中国汽车行业关税的批判也算是一个障碍吧。我们一直也没做出好的产品来,却希望全世界都接纳我们成为贸易组织的优秀一员,时间长了谁也会绷不住指出来。我总能看到有人说博世技术垄断市场垄断,等有一天人家也说奇瑞技术垄断而不是产品倾销的时候,我估计也就没人去这关税比例上做文章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