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青岛市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08-12-18 19:3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粮食安全和粮食供需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受全球粮食供需形势多变、国内耕地和水资源减少、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2006年第四季度全国范围粮价迅速上涨,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粮食问题的广泛关注。青岛市是拥有700多万人口的副省级城市,2008年奥帆赛又要在此举行,加强宏观调控,确保青岛地区粮食供需平衡,是当前粮食部门的首要任务,是关系全局必须做好的一项艰巨工作。

  一、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增强做好粮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去年以来,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国际市场看,全球粮食产需形势十分严峻,主要粮食品种库存创多年来历史新点,价格达到历史最高。从国内市场看,虽然连续五年丰收,但产需形势仍处于紧平衡的状态,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青岛去年粮食减产幅度较大,供求形势比较严峻,粮食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其中小麦价格位居全国前列。随着青岛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及外来人口显著增加,产不足需的矛盾将逐年突出,粮食销区的特征会越来越明显。实现粮食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保障全市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繁重。粮食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粮食安全历来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始终是重大的战略问题。2007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特别强调了粮食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我国经济要出问题,很可能是从农业特别是从粮食生产开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之后又再次批示:“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要强调一下粮食安全问题,这关系到防止明显通胀目标的实现,大意不得!疏忽不得!放松不得!”近期召开的全国、全省粮食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食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各级粮食部门是政府管理粮食的行政主管部门,确保地区粮食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保障粮食安全,是粮食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岛市的粮食部门必须承担起保障青岛地区粮食安全的义务,履行好建立粮食安全体系的职责,增强做好粮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使自身工作服务于保障粮食安全大局,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促进粮食生产,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实现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为维护青岛地区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促进粮食事业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

  中央提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是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青岛地区要实现“两个防止”,很重要的就是必须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基本供给,避免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带动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这是保障地区粮食供需、市场稳定的关键,是稳定民心、稳定社会的重要基础。所以,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青岛市粮食工作的重点和目标就是应对区域性粮食供需失衡和短期粮价波动,加快“三个转变”,突出“四个重点”,确保青岛地区粮食供需平衡,保障全市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事业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

  加快“三个转变”,就是适应粮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加快转变发展理念,转变粮食职能,转变工作作风。首先,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理念,摒弃“看摊守业”、思路滞后、靠经验指导工作等惯性思维,借助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对粮食工作重视加强的有利时机,乘势而上,大胆开拓,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促进粮食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促进粮食发展的实际行动。其次,按照政府职能定位和粮食安全的要求,加快推进粮食职能转变,真正由过去管理所属粮食部门转为管理社会粮食,从过去单纯的行政手段管理,转为法律、行政和经济管理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行业指导和做好服务上来,严把社会流通粮食的数量关和质量关,维护青岛地区粮食安全。再次,树立“大粮食、大市场、大物流、大产业”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促进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在机构设置、职能定位、资源配置等方面,进一步强化粮食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观念,大胆创新,积极提高工作服务水平和质量,促进粮食流通产业和谐发展。

  抓好“四个重点”,一是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确保供给稳定。重点抓好粮源建设、粮油市场供应、粮油储备体系和应急体系建设,坚持“三条底线”不动摇,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确保市场粮油价格基本稳定。二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增加粮食生产发展活力。进一步规范政府与粮食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加强行业监管,依法对全社会粮食市场主体进行指导监督和服务。三是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提高粮食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积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业和粮食产业化经营,促进粮食流通,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推动粮食经济快速增长。四是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维护粮食流通正常秩序。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完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抓好粮食市场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建立粮油质量检测体系,进一步推进放心粮油工程,保障城乡居民口粮消费安全。

  三、完善措施,落实“两个确保”,保障青岛地区粮食安全

  确保青岛地区粮食供需平衡,确保全市粮食安全,是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粮食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今年全市各级粮食部门的中心任务。市粮食局将以实现“两个确保”为目标,围绕“四个重点”,采取五项综合措施,维护地区粮食安全,促进青岛市粮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抓好三大体系建设,增强宏观调控能力,维护地区粮食供需平衡;一是建立和完善调控粮食市场的储备体系。突出抓好粮食购销,指导国有粮食企业落实粮食收购政策,采取延伸收购点、推进农户储粮试点、与外地企业合作等措施,保证粮源基础,确保我市商品粮油库存。着力抓好粮食储备,根据青岛地区人口变化情况,适当增加地方储备规模;调整优化地方成品粮油储备结构,增加食用油两级储备和市本级稻谷储备,以适应紧急情况下的供应保障需要。二是培育和完善以现代粮食物流为重点的市场体系。重点抓好市区三级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粮食市场在调剂品种、弥补产需缺口、促进流通方面的作用;创建以莱西为重点的半岛粮食流通集散地和以第三粮库为中心的物流园区,编制青岛市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争取国家对我市重点粮食物流项目的支持,促进我市粮食物流产业和粮食“四散化”的发展。三是建立和完善粮油预警预测及应急保障体系。着力抓好粮情粮价监测,设立18个粮情监测点,从原粮购销、成品粮油批发、零售三个环节及时掌握粮油价格与销量变化情况,为政府领导和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积极完善粮源应急保障、应急加工配送和应急供应零售网络,对承担粮食应急加工、零售任务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确认一次。落实成品粮油储备,保证在市场异动和紧急情况时能快速有效地投放市场。

  履行粮食流通监管职责,维护粮食流通秩序,确保粮食消费安全。一是以机构建设为切人点,建立执法保障工作体系。按照省局“五个一”要求,进一步落实区市执法机构、人员、装备、经费,逐步建立起粮食监督检查工作行政执法队伍。二是严格粮食市场准人制度。做好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工作,严把市场准人关,对已取得收购资格的,定期进行复查。三是加强监督检查,认真履行执法保障工作职责。以开展争创“全省粮食行政执法先进县”活动为载体,加大粮食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打击损害农民利益、违反国家粮食流通法规等行为,确保粮食收购市场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活而有序,依法保护合法经营和公平竞争。四是建立健全粮食经营信息统计体系。督促粮食经营、用粮企业建立统计台帐,履行报送统计报表的义务,掌握辖区内粮食企业和粮食物流动态,为政府粮食宏观调控决策提供依据。五是加快区市粮油质量检测站建设,构建市级和区市二级粮油质量检测网络,完善粮食质量监管体系,定期抽查市场粮油质量,定期发布质量监测公告,维护公众的知情权,让百姓吃得明白。

  发挥行业指导管理作用,培育龙头企业.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一是加强粮食行业的宏观指导。通过行业反馈信息、消费者反馈需求,积极引导农民生产粮食,规范流通企业生产、经营,指导企业生产加工和经营消费者满意的粮油食品、制品,维护粮食生产者、流通者和消费者三方利益,发挥行业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青岛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二是制订行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粮食行业发展规划,通过科学的行业发展规划,引导和规范粮食市场和粮食流通,构筑一个有序、公平竞争的平台,使我市粮食行业内各种经济成份有序竞争、顺利健康发展,以粮食流通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粮食的大安全。三是以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为突破口,做大做强粮食产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采取动态储备支持等手段,扶持购销龙头企业,带动新型合作组织发展,促进粮食规模化经营,形成稳定的社会粮食流通渠道;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发挥粮油协会的作用,帮助白樱花有限公司等粮食加工企业对外合作,鼓励企业争创名优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粮食生产基地、流通渠道、加工转化的产业链,拓展产业化经营,推动粮食经济快速增长。

  加强军供规范化建设,提高军粮供应保障能力。青岛市是重要的沿海战略城市,驻军多,军粮供应保障任务重。特别是今年是奥运年,又是台海形势很敏感的一年,做好军供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军供工作,按照“平战结合、突出战备”的原则,以加快军粮应急保障机制建设、提高军粮供应规范化管理水平为重点,完善军粮供应保障体系,提高军粮供应平战综合保障能力。积极探索建立野战军供应急保障机制,组织野战军供演练,适应部队战时需要。继续深入开展“创建一流军供站”活动,以争创全国百强军供站、全国十佳军供站、全省规范化管理示范站为目标,深入推进全市军供管理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军供管理水平。开拓创新经营思路,围绕粮油及副食品的经营,积极拓宽部队服务领域,面向社会扩大多种经营规模,噌强军供站自我发展的能力。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粮食现代管理水产。按照信息化带动粮食现代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继续推进、完善全市三级粮食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组织完成以粮食宏观调控与粮食储备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实现两级地方储备粮和社会粮食管理的信息监控。通过新金宏网实现内外网的嫁接,基本做到数据即时采集、网上传输、三级联网,逐步形成以粮食企业为基础,以区市粮食部门为分支,以市粮食局为中心,功能齐备、高效实用的全市粮食系统三级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信息管理系统在粮食管理中的作用,不断提升粮食部门现代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粮食宏观调控和社会粮食管理的需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