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计划樊篱 吐市场萌芽

2008-12-18 19:0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杨世新 李霞
    1978年12月18日,是一个值得中国历史纪念的日子。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一天召开,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历史由此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钢贸流通业也与时代同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国家物资体制改革的步伐,钢铁流通经历了孕育、萌生和成长初期,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双轨制再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演变。
计划经济破坚冰
    从这一天开始,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资料所有制,由过去的“一大二公三纯”、公有制一统天下,改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状态由封闭和墨守成规的社会转变为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和全面进行改革、越来越活跃的社会。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
    这一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里程碑,不仅是有形的体制改革,从人的思想观念深层次意识形态领域的改革也从这一时刻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原则,让中国的发展呈现历史性的转折,中国的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由此开始。
    1978年以前,我国经济实行的是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物资作为非商品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垄断集中,并以产品分配调拨形式进行管理,从中央到地方,均实行的是统一计划、统一分配、统一调拨。“那时没有市场经济,国家计委和物资职能部门批的条子就是通行证。”亲历者如是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中央到省地县,层层设立物资局,在一些中心城市和部委设立物资供应站和物资供销机构。政府部门不但管物,而且管事、管人。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流通行业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流通产业,只是国家经济运转的一个行政职能部门。
    “改革开放前,我国生产资料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国家统配物资;第二类是部管物资;第三类是地管物资。”亲历者向我们表述,生产资料流通实行计划管理体制,即集中统一、分级管理、计划分配调拨。1980年之前,统配、部管生产资料达到837种。
    从1949年10月建国伊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一时期内,生产资料是产品不是商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革开放之前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的钢铁,其流通实际上就是国家按计划调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交换,因而也就没有市场化的钢铁贸易行业的存在。
市场经济光初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犹如透过樊篱的曙光,照到了封动已久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属流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物资体制改革同步进行。1981年11月,国务院在批转国家物资总局等部门拟定的一个文件时提出,要根据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按照企业产品和任务的不同,分别采取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管理办法,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组织生产和流通。1982年,国务院提出要建设和形成统一的社会主义商品市场。
    1984年10月20日,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指导方针,对促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历史转折性意义。此后,国家逐年减少计划分配物资品种和数量,国家统配物资由1980年的256种减少到1987年的27种;统配物资数量大幅度减少,1985年至1987年钢材减少1182万吨。这个时期国家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对物资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国家物资流通体制改革经济政策的引导下,石家庄市物资局进行了物资流通体制改革大胆尝试,推行了“价格双轨制”。石家庄经验在价格双轨制改革中意义重大,被称作“石家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985年11月,国家体改委和国家物资局联合召开推广石家庄经验办法的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座谈会,充分肯定了石家庄物资部门价格双轨制改革经验,要求进一步完善,并加快在全国的推广。1986年1月,国务院决定在石家庄等七个城市试办七个钢材市场,全国范围内的物资交易中心和生产资料市场纷纷建立,到1987年7月,全国151个大中城市先后建立了182个钢材专业市场。中小钢厂的自销钢材大部分进场交易。届时,全国大中城市物资贸易中心达395个,成交额285亿元,相当于全国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的17%。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步入钢铁流通行业,越来越多的钢贸企业如沐春风,开始了茁壮成长的风雨历程。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政企分开、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立与完善,政府职能逐步转变,不再直接管理市场和企业,而主要集中在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国有资产管理与政府服务方面。物资系统的管理也由“条条”转为“块块”。
流通企业现雏形
    伴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的钢铁工业也结束了以前的停滞不前状态,开始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从1979年到1987年的近10年间,我国的钢铁产量连闯3000万、4000万、5000万吨大关,平均每年增加271万吨,平均年递增率达5.93%。伴随钢铁产量大幅增长的,还有脱胎于计划经济体系下钢铁流通业的萌芽,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带动了金属流通业的诞生,并有了初期发展雏形。
    钢铁销售从单一的计划体制转变为“双轨制”之始,一些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从此开始涉足钢铁流通,这一阶段标志着钢铁流通行业真正开始萌芽。在全国,山东、河北、吉林等省份的物资企业率先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探索,随即在全国各地物资部门和物资企业全面开始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生产资料流通行业是国有物资企业一统天下,承担了绝大多数生产资料流通的任务。”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集体、个体、私营企业开始出现,国有物资企业一统天下的这种局面开始打破。
    打破单一垄断机制,步入“价格双轨制”,钢铁生产和流通企业实现了拥有自主权的跨越,这是中国钢贸行业产生和萌芽的重要基础。1978到1986年的近10年间,我国的钢材贸易行业从萌生、发展、到成长,经历了从计划供应到“双轨制”到“市场化机制”的变革。正是价格“双轨制”催生了中国钢铁贸易企业的诞生。
    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活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中最有活力的因素——人,在焕发生产经营积极性的同时,产生了空前的经济效益。据相关统计显示,到1986年底,全国物资部门所属企业物资购销总额近3000亿元,在购销总额中,市场部分已经占到50%以上。市场经济呈现出了空前的生机与活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