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保税港区:畅通内陆物流“经脉”

2008-12-16 13:3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孟飞 洪厚兴
    2008年11月12日,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我国内陆第一个保税港区。
    重庆保税港区的建立,能够充分发挥重庆区位优势,利用长江 “黄金水道”,发展水陆空多式联运,打造内陆地区政策最优、功能最齐全、开放程度最高的口岸环境和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成为西部企业实施 “引进来”的通道和“走出去”的桥头堡,在更高层次上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承接沿海地区高附加值加工贸易转移,增强重庆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内陆地区的开放步伐。
    “保税港区建成后,将会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投资齐聚港区,形成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产业链,加速重庆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而且保税港区 ‘区港联动’和 ‘水空一体’的优势,可为企业搭建一条方便、快捷的物流通道,形成国内各口岸联网互动的保税物流网络体系,构建辐射整个西部地区的物流中心枢纽和最大的物流开放平台。此外,保税港区将大大节约企业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而结合重庆本地所具备的生产要素成本低、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成本低等区位优势条件,保税港区将为区内企业带来生产成本整体上的显著降低。”重庆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保税港区项目工程总投资估算为98.9292亿元,按35%为自有资金,65%为银行贷款方式筹措资金。
良好的区位
    重庆成为内陆第一个保税港区与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分不开的。
    展开中国地图,可以发现重庆正好处于版图的几何中心,这也赋予了它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长江黄金水道经重庆而过,航运资源丰富,港口密布、通江达海。5000吨级船舶可常年通航,随着三峡库区蓄水至175米最终水位,8000吨级船舶和万吨级船队可沿江直达重庆主城。
    在航空方面,以重庆为中心,一小时航程内覆盖了国内最具特色的航空旅游城市,三小时航程内覆盖了国内最主要经济区域和经济中心城市,六小时航程内覆盖了整个亚洲和俄罗斯远东的中心城市和经济区域。
    而重庆同时也具有了强大的地面辐射网络。重庆的经济辐射面积广,三小时车程内覆盖四川、贵州、湖北、陕西、云南五省20多个二线城市。未来几年内,重庆将建成至西安、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的高速公路或高速铁路,实现 “4小时铁路”、 “8小时公路”连接周边省会城市,建成至上海的水陆双行通道、通达东盟的陆路出海大通道和国家级铁路集装箱枢纽。
    良好的水运资源、优秀的航空条件、强大的地面辐射网络,使重庆成为了我国西部和长江上游惟一具有水陆空综合交通条件的城市。
    重庆拥有长江上游最大港口和最具发展潜力机场。重庆寸滩港是长江上游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专用集装箱码头,于2006年元月正式开港营运。寸滩港一期建成并投入运营;二期已开始建设。按照规划,2010年全面建成后,预计集装箱吞吐量可达到200万标箱。2007年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进出港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成为全国十大千万级机场、世界百强机场。2008年初被国家民航总局确定为八个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也是我国首批规划拥有3条跑道的机场之一。航空货运快速增长,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了19.4%,远高于国内平均增长水平,在西部地区机场中增幅位列第一。预计到2012年,重庆空港的旅客吞吐量将达到2400万人次,进入全国前6名。
    此外,得天独厚的国家政策优势也为重庆建设保税港区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
    重庆是西部地区惟一的中央直辖市,也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陆首个部市共建开放型经济“试验田”和全国加工贸易转移重点承接地,具有较强的体制优势和政策优势,这些都为重庆保税港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独特的功能
    重庆保税港区的建设将按照“境内关外,全面放开;物流主导,综合配套;区港结合,协调发展;统一领导,属地管理”的目标模式,发展成具有港口作业、空运服务、对外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示、保税多式联运和金融商贸服务七大业务功能。先期,保税港区内将重点发展保税物流业和加工贸易,结合机场空运功能逐步扩大到开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等业务,充分利用港口、空港、铁路等基建设施,发展保税多式联运。
    根据规划,重庆保税港区由寸滩港、江北国际机场和出口加工区三部分构成,采取 “水港+空港”模式,组建一个 “一区双功能”的内陆型保税港区,规划面积8.37平方公里。
    水港功能区面积6平方公里,范围为:东至江北区寸滩街道寸滩村甘蔗堡社、大桥社,南至沿长江至渝黔高速公路大佛寺大桥,西至渝北区人和镇童家院子立交,北至渝北区人和镇双碑村十七社、220国道。空港功能区面积2.37平方公里,分为两个地块。其中地块一面积1.04平方公里,范围为:东至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办事处硚田村七社,南至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办事处新华村十社,西至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办事处新华村十一社,北至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办事处硚田村九社;地块二面积1.33平方公里,范围为:东至渝北区古路镇荣华桥八社,南至渝北区古路镇荣华村六社,西至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办事处黎家村十六社,北至渝北区古路镇荣华村七社。
    而在功能规划布局方面, “水港”功能区和 “空港”功能区均规划业务运作区和管理服务区两大区域。业务运作区主要有集装箱港区、仓储分拨区、物流加工区、口岸物流区、加工展示区。而管理服务区主要完成管理办公、商务及生活休闲功能,设置保税港区管理部门、海关、检验检疫等管理机构,建设商务中心功能性总部、金融、保险、外汇、代理、会计事务所等办公大楼,以及各种配套服务功能 (餐饮、文化娱乐等)设施。
    重庆保税港区建成后,重庆海关将按照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监管理念,对进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以及保税港区内企业、场所实施 “信息化、网络化、集约化”监管方式。
    届时,重庆海关将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卡口、围网、视频监控系统以及海关监管所需的其他设施,确保区内所有货物、物品必须经卡口进出;不同性质、不同来源、不同去向的货物进出保税港区都在口岸作业区完结海关手续,同时在口岸作业区按质实现分流;区内企业转让、转移货物的,双方企业向海关报送转让、转移货物的品名、数量、金额等电子数据信息,实现货物自由流转;直接出口货物运抵保税港区,海关接受申报并放行结关后,按照有关规定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对于重庆保税港区与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者保税监管场所之间往来的货物,实行保税监管,不征收进出口环节的有关税收,不予签发用于办理出口退税的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并且,保税港区管理机构建立信息共享的计算机公共信息平台,并通过 “电子口岸”实现区内企业及相关单位与海关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海关实施 “电子账册+联网+核查”的联网监管模式。
    此外,在重庆保税港区,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一入港区即视为出口,可马上申请退税,突破了以往要货物必须离境方可退税的限制;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
巨大的使命
    重庆保税港区批复成立,必将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发展掀开新的一页。
    2007年全国 “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时提出了四项重点任务。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为重庆规划的这三大定位、一大目标、四大任务,构成了重庆新阶段发展的 “314”总体部署。
    去年,国务院又批准重庆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明确了重庆作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在西部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长王鸿举向温家宝总理汇报工作时,温家宝总理作出了“两个更加”的论断:“在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应把重庆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国家要更加重视和支持重庆发展”,强调“今后五年,如果西北把新疆问题解决了,西南把重庆问题解决了,包括重庆的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都解决好了,西部大开发就算有了重大突破。”
    国家已为重庆的发展作出总体部署。随之,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大量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决定以扩大开放作为推动该市工作的突破口,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而重庆保税港区则成为了重庆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期望通过建设保税港区这一开放型经济标志性的功能平台,推动重庆乃至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
    重庆保税港区的设立不仅是实现国家战略意图,而对于破解三峡库区移民就业难题,实现三峡库区的繁荣稳定也有着重要意义。
    三峡库区是我国七大连片贫困区之一。三峡工程实施前,国家在库区布局的产业项目极少。历史和自然的原因造成库区 “一产弱、二产虚、三产缺”。随着库区产业的逐渐兴起,移民的生活和就业也渐趋安稳。保税港区作为最能有效改善区域产业发展环境的功能平台,能够快速形成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洼地,在更高层次上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承接沿海地区高附加值加工贸易转移,为库区移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解决三峡库区移民就业难题。
    同时,重庆保税港区也将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相对沿海地区,重庆具有土地能源成本低、工业基础相对雄厚、潜在市场需求庞大等优势条件,对中高端制造业有很大的吸引力。由于航空运输成本沿海和内陆相差不大,若在江北国际机场增加综合保税物流功能,将吸引以航空运输为主的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向重庆转移。
    将机场纳入保税港区,将进一步强化航空物流配套功能,降低投资和营运成本,带动更多的配套企业落户重庆,形成行业性集聚和产业集群。从中长期来看,空港保税港区对于促进重庆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此外,长江黄金水道也将因重庆保税港区的设立焕发新的光彩,西部地区的开放型经济也因之更加繁荣。
    重庆是西部地区惟一拥有一类口岸的大城市,行政区域内85%以上的进出口货物通过长江进出境。重庆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2000年以来每年箱量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港口集散辐射作用日渐显现,目前周边省市通过重庆口岸中转集装箱量已超过重庆水运口岸集装箱量的40%,且占比呈不断提高之势。
    据调查,从重庆运输一个2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到上海,通过高速公路运输运费要2万元左右,通过铁路运输需要6000元左右,而通过长江水运运输只需3000元左右,水运优势非常明显。然而,西部大部分省市地处内陆且没有内河码头,外贸货物运输主要靠铁路和公路,物流成本较高,发展开放型经济相对沿海省市有先天不足的劣势。在重庆设立保税港区,可为重庆周边地区外贸货物经长江水运进出境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带动和推动以重庆为圆心、半径500公里、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已批准设立的保税港区均位于沿海,重庆是内陆设立的第一个保税港区。重庆地处内陆,码头紧邻机场,依托内河港,可实现水空、水陆多式联运,形成 “水港+空港”的保税港区新模式。设立重庆保税港区,有助于探索在内河保税港区开展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出口加工等业务,发挥水陆空优势设立保税港的新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