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论”为何让人读不懂

2008-12-11 11:2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刘力

份由十位教授联名发表的关于把提振股市作为扩大内需切入点的文章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他们建议政府将提振股市作为本次扩大内需的切入点。
    (据12月1日 《证券时报》)
    纵观这份建议,其实是过去一些金融政策的汇总。洋洋万字,可谓用心良苦。如今股市低迷,用上述猛药,就能令中国的资本市场“柳暗花明”,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依笔者看来,有待进一步商榷。
    首先,这份建议第九条我们看到第四季度一定要千方百计的启动股市,现在时间已进入四季末,即便十位教授建议被部分采纳,从研究部署到最终落实执行,尚待时日。按此时间表,这份建议期待股市的春天很难按预期实现。
    其次,10名学者身后是否代表一定“利益相关体”有待进一步考量。这十名经济学家的身份全都是公立大学的教授,或者副教授,他们有的在上市公司任独立董事的,有的在证券公司任独立董事。如果我们说在上市公司任独立董事可能跟股市的涨跌没有更直接的关系,那么在证券公司任独立董事可能就会和股市的涨跌有关联,与利益相关者会有一定的关系,为何这些教授不亮明学者以外的真实身份呢?或如实说出自己就代表哪方利益?还是怕承担责任?因为现在很多经济学家都在炒股票,难免有网友质疑,是不是这些人当中有人股票被“套牢”了呢?
    再次,万言书提到,不要错失第四季度的战略时机,错过这个时机了,一旦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业绩大幅下滑,就会陷于更大的被动,付出更高的代价。按此提法,如果现在不买股票,等到上市公司公布年报后,就追悔莫及了。试想,大家现在还不知道上市公司的业绩是赢是亏,你这不是忽悠大家来进到股市上吗,来抬高股价吗?如果买了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业绩大幅下滑的话,股票不更被 “套牢”?投资岂不更亏?
    笔者看来,作为经济学家,首先应该有公信力,不要轻言涨跌,要远离利益。而不是某些 “利益相关体”的代表?即便代表,也应表明真实身份。如经济学家济世思想能站在大多数老百姓的立场上,就会得到更多民众的拥护和爱戴;相反,有人就会怀疑,甚至认为上了经济学家的当,难免产生被忽悠的感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