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前九月贸易总额已超去年

2008-12-11 10:0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对拉美四国进行国事访问时曾表示:中拉之间应“构筑双方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开展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合作”。那么,该如何看待中拉经贸关系的发展,又该如何看待全球金融危机给中拉经贸合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呢?
  “构筑双方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开展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合作”。这是今年11月17日至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对拉美四国进行国事访问时提出的发展中拉经贸关系的战略目标和要求,至此,中拉关系呈现新的发展高潮。那么,如何看待中拉经贸关系的发展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给中拉经贸合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以期寻求答案。
  双边贸易提前三年实现千亿美元目标“目前,中拉关系呈现新的发展高潮,经贸关系获得迅速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副所长宋晓平用几个标志性事件证明了他的观点:2007年中拉贸易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中国与拉美国家自由贸易谈判进程已涉及各个次地区,态势良好;中国发布拉美政策文件,这有助于提升中拉关系包括经贸关系的全面发展。而不久前胡锦涛主席出访拉美国家,更为中拉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发展注入巨大活力。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中拉贸易总额为268亿美元,2007年中拉贸易总量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26亿美元,提前3年实现了胡主席2004年出访拉美时宣布的2010年中拉贸易总量翻番、破千亿美元的目标。2008年头9个月,中拉贸易额已经达到了1114亿美元,超过了去年的总量。
  中拉贸易整体平衡、局部失衡的现象相对集中。从中国的角度看,中国与拉美国家的贸易基本保持平衡。2003年至2005年中国在中拉贸易中始终是逆差地位,数额维持在35亿美元左右;2006年中国由逆差转为顺差,约为18亿美元左右;2007年中国与拉美的贸易基本平衡,中方顺差4亿多美元。2008年头9个月,中方出口544.8亿美元,进口569.8亿美元,出现将近25亿美元的逆差。但是就拉美单个国家与中国贸易状况看,南美的资源型出口国为顺差地位,而墨西哥等其他地区国家则基本上是逆差。
  “中拉贸易争端的上升与中拉贸易的快速增长成正比。”宋晓平说,即便是在拉美对华贸易顺差国中,对华贸易争端也是呈现上升趋势的。所以近几年来,拉美国家对中国产品实行各种反倾销措施的规模和严格程度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中拉贸易重要推动力
  是什么拉动中拉贸易快速增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赵雪梅教授分析指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使其对原材料的需求迅猛上升,成为拉动中拉贸易增长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从中国国内供给情况来看,矿产资源的供给已远远不能满足增长的需求。“因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的资源需求与国内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以及国际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不稳定性,使原来处于中国国际供应市场边缘位置的拉丁美洲逐渐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赵雪梅说。
  据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经济近年来的强劲增长和从拉美进口数量的不断扩大,有力地刺激了拉美经济的复苏,使出口成为拉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大规模开发拉美市场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宋晓平表示,中国越来越重视开发拉美地区的丰富资源,以实现战略资源供应多元化。
  与此同时,拉美国家也把开发中国市场作为拉动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的巨大需求刺激着拉美国家的经济增长。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对拉美国家的影响相对较弱,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巨大的需求对拉美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加大,缓和了美国市场萎缩带来的冲击。拉美国家的企业日益把战略眼光投向大洋彼岸的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
  “拉美多数国家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矿产、能源、农业等产品是部分拉美国家主要出口产品。最近10多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对资源性产品和农产品实行贸易保护和技术壁垒,限制了拉美国家的出口,直接影响了拉美国内的生产能力。”赵雪梅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拉美国家将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看成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迫切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实现其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而来自中国的强劲需求,给拉美国家创造了扩大出口的良好机遇。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拉经济合作挑战机遇并存
  如何看待金融危机对中拉经贸关系的影响?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助理吴国平表示,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拉美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其严重程度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尤其是在拉美的对外部门,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显得日益严峻,并且通过此传导机制,迅速向拉美的实体经济转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拉经贸合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严重影响。
  随着实体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以及进口需求的减少和就业压力的增加,全球金融危机对中拉经贸合作的挑战主要表现为:首先,个别部门和领域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会有所抬头,对进口限制的措施会有所加强,贸易争端有可能会随之增加;其次,贸易增长速度放慢、贸易总量有可能会回落;再次,拉美国家之间对中国的经贸政策会出现分化。
  与此同时,吴国平认为,当前金融危机也给中拉经贸合作的发展带来了较好的机遇。务实、多样性的外经贸政策将成为多数拉美国家政府的首要选择,其外经贸政策也将出现必要的调整;拉美国家和拉美主要的多边或区域经济组织都对发展中拉经贸合作寄予厚望,希望通过中拉美经贸关系的发展推动一些国家对外贸易;并对拉动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激励外国直接投资产生良性作用。
  中国商务部有关专家也表示,随着相互交往的增多,企业间的了解也在不断加深,政府和民间组织举办的论坛、研讨会等促进了企业间发展合作关系的愿望。越来越多的拉美商人认识到中国市场的潜力和重要性,在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他们十分希望其水果、葡萄酒、鲜花、果汁、大米、牛羊肉、木材等产品能够更多地走入中国市场。此外,拉美国家在水果种植、矿产品加工、生物工程等方面也有着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双方在上述领域的合作潜力很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