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实现新跨越

2008-12-10 13:3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时下,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经常可以见到由中国公司建成的工程项目:伊朗德黑兰地铁、苏丹石油、尼日利亚地铁、马来西亚古晋电厂、阿尔及利亚“松树”五星级宾馆。这些项目规模大、档次高,备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赞誉。
  83亿美元的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改造项目,62.5亿美元的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两个标段工程,6.5亿美元的苏丹麦罗维大坝项目,以及既是欧洲最高、也是世界第一高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340米俄罗斯联邦大厦……彰显出了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的实力和技术水平。截至2008年9月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2443亿美元,累计签订合同额4059亿美元。
  对外承包工程由来20世纪70年代,国际石油市场的两次大幅提价,使石油输出国的石油外汇收入急剧增长。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家随即投以巨额资金,在本地区掀起空前的、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和建设高潮。然而由于这些国家缺乏劳动力、技术力量也不足,从而吸引了众多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和数以百万计的外国劳务人员,使中东地区成为新兴的、世界最大的工程承包市场。这为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事业的兴起,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1978年11月,原对外经济联络部和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共同分析了当时国际承包劳务市场的形势,并由两部委负责人联名向国务院领导上报“关于拟开展对外承包建筑工程的报告”,提出“应抓住有利时机,尽快组织我国建筑力量进入国际市场。这样做,即可以打开一条新路子,为国家赚取外汇,又便于学习外国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内建筑业现代化;并有可能带动与建筑有关的工业设备和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出口。”建议立即着手组建“中国建筑工程公司”,专门承包海外建筑工程。
  11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这个报告。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和对外经济联络部随即进行组建公司的各项准备和组织工作,为发展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事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至此,对外工程承包作为对外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获得了国家各级有关部门的认可,并进入初创阶段。实际上,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外开放",才真正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打开大门。 
  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对外承包工程是伴随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事业。30年来,这项业务虽然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20世纪70年代末,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凭借巨额石油外汇收入掀起建设高潮,项目多为公路、桥梁建设、打井、基本房建等,但数量和规模并不大。据统计,1983年以前我国从事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企业尚不足30家,累计签订合同额12.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6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主要是劳务分包和施工分包,这是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的初始阶段。 
  1979年至1982年,全国共组建了27家从事对外承包劳务业务的公司。此后,我国从事对外承包劳务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业务发展速度达每年递增20%左右。 
  1983年至1985年,我国公司同71个国家个地区签订了976项工程承包合同,总金额达33.2亿美元,相当于1979年至1982年合同金额的..5倍。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规模逐步扩大,经营领域日益拓宽。在此阶段,对外承包工程主要是以外经企业为主体。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市场大幅收缩,国际承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他们努力扩展市场范围,并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工程竞标,锻炼了队伍,提高了管理能力和水平,如投标报价的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到1990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当年新签合同额已经达到25亿美元,当年完成营业额达到了17亿美元,享有对外经营权的企业增加到近百家,市场已经扩展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住房、路桥等土建工程外,开始承揽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如电站等。 
  与此同时,我国公司与前苏联的经济技术合作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89年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49项,合同额8609万美元。至此,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务的市场多元化初见成效。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外承包工程政策支持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群体不断壮大,承揽和实施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成倍增长,合作地域遍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领域涉及各个行业。许多有实力的企业加入了对外承包工程的队伍。从事对外承包工程的企业从窗口型公司为主,转向生产领域的实体公司为主,其中包含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到综合的各类公司。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中国公司的业务规模逐渐扩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1999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突破了10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达到85亿美元。 
  49家企业进入"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 
  经过30年的开拓努力,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一大批中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的一支生力军。 
  目前,具有对外承包工程资格的企业已经超过2000多家,业务规模急速扩大。在国际承包工程领域,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一支具有多行业组成、能与外国大承包商竞争的队伍。根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2007年8月的统计,2006年我国已有49家企业进入"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可,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日益突出,不仅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承包工程的能力和价格高度认可,而且发达国家对中国承包商的能力也高度认可,如在北美市场、西欧市场、东欧市场,许多国家都欢迎中国承包商参与其国内的承包工程业务。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已经向市场多元化深入发展,从传统的亚洲和非洲地区开始向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扩大;承包方式也从过去的土建分包,逐步向总承包、项目管理、交钥匙工程、BOT方式发展。 
  上亿美元项目达152个 
  从伊朗德黑兰地铁,阿尔及利亚"松树"五星级宾馆,到6.5亿美元的苏丹麦罗维大坝项目,再到83亿美元的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改造……这些规模大、档次高的项目,备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赞誉。 
  30年来,中国建筑公司建筑经过多年摸索,凭借自身的实力,跻身强手如林的美国市场。2007年7月12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最大500家公司"排行榜名单中,中建排名第486位,这是中国建筑企业首次亮相世界500强。 
  截至2006年底,中建公司在非洲的44个国家开展过业务,总合同额为43.08亿美元,总营业额为31.40亿美元,工程范围涉及水利设施、城市给排水、污水处理系统、公路、住房,医院、学校、酒店、机场、办公楼等。 
  2003年4月,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与印尼签署了印尼巨港电站项目合同,这是我国第一份海外BOOT(建设-拥有-经营-转让)项目。该项目2004年9月实现开环发电,2005年8月实现闭环发电,开始全面商业运营。
  "2006年10月30日,中土公司与尼日利亚交通部成功签署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改造项目协议,金额83亿美元,全长1315公里,整个项目从设计、采购到施工全部采用中国铁路标准,由中土公司负责实施。"该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公司签订的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项目。 
  今年6月19日,中国援建的马达加斯加国际会议中心落成暨交接仪式在塔那那利佛举行。出席仪式的马达加斯加总统拉瓦卢马纳纳说,中国援建的国际会议中心的落成,圆了马达加斯加近50年的梦,这座现代化的宏伟建筑对促进马达加斯加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均将发挥重要作用。 
  据统计,2003年至2007年间,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和合同额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0%和41%。而2007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为406亿美元,同比增长35.3%,资金技术密集项目已占到整个营业额的一半。截至2008年9月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2443亿美元,签订合同额4059亿美元。上亿美元项目数从2002年的19个上升到目前的152个,最大项目金额从4亿多美元上升到80多亿美元;涉及的领域从劳动力密集型的房建、筑路等扩展到电力、冶金、石化、通讯等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工程总承包(EPC)已成为主要业务形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