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高位趋稳 财政收入增速继续飚升

2008-1-2 13:3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宏观经济高位趋稳,继续加速风险降低 
    1.一致指数和先行指数双双企稳 
    从综合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一致指数走势看,11月份一致合成指数继续延续了9月以来高位企稳的态势。11月份当月,在组成一致合成指数的指标中,经季节调整后的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速有所上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际增速趋于平稳运行,发电量增速明显回落。一致指数继续在高位企稳,意味着年初以来偏快的经济增长势头有所抑制,也初步验证了我们关于今年4季度以后经济增长高位趋缓的判断。 
    在一致指数走势企稳的同时,描述未来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数再次企稳,11月份当月,在组成先行合成指数的五个指标中,经季节调整后的产成品资金占用逆转指标、钢产量平稳运行,狭义货币M1、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指标的增速继续上升,沿海港口货币吞吐量指标持续下降。先行指标的这种走势表明,未来一个时期,宏观经济继续加速增长的风险明显降低。 
    2.综合警情指数处于红灯区下沿 
    11月份反映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的综合警情指数继续处于红灯区下沿,近几个月综合警情指数的走势基本稳定。 
    在构成综合警情指数的10个指标中,财政收入、M1、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等四个指标继续处于红灯区,并且已经持续了较长的时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发电量增速和CPI五个指标处于黄灯区;10个指标中只有进出口总额增速处于绿灯区。 
    综合警情指数运行态势表明:尽管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口增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有所放缓,但国民经济继续处于偏快的增长平台上,国民经济运行中积累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物价上涨的矛盾更加突出。 
    3.2008年经济加速增长的风险降低 
    描述未来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数的低位企稳走势预示着2008年宏观经济加速增长的可能性较小。而2008年宏观经济面临诸多的减速因素:一是政府已明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二是粮食连续四年丰收增产后进一步增产难度加大。三是房市和股市积累了较大风险,下一阶段可能发生较大震荡甚至持续调整,如何在化解资产市场风险的同时减少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将是宏观调控面临的严峻考验。四是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影响可能会从金融部门向实体部门扩散,美国经济增速将明显减缓,欧元区和日本也会受到一定牵连,从而拖累全球经济和贸易。出口减速可能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显性化,对新增就业、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都有不利影响。五是国际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处于高位总体上不利于我国经济和出口的增长。在政策因素和国际市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2008年我国社会总需求的强劲自发扩张势头将有所减弱,国民经济运行将由过去五年的加速增长态势转为高位趋稳、小幅回落的态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