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金融发展之刍议

2008-1-19 23:4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天参加了一个物流金融业务的培训。08年银根一直在紧缩,相信很多银行都需要转变放贷模式,在这种形势下,物流金融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业务。但是现在很不满意我们银行,在这项业务已经落后别家银行的时候,还不抓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定,流畅的流程操作等,挺急人的!) 

我国物流金融发展之刍议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和最富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受到全球关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制造中心或采购中心转移到我国,而国内企业也开始面向全球生产和经营。顺应这一趋势,我国的经济体系正迅速建立起一套快速、机动、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物流金融理念应运蓬勃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而诞生。随着物流业与金融业进一步结合,及其交会的业务量急剧增长,物流金融有望获得进一步发展,以实现物流与金融的“双赢”。

一、物流金融的概念
    物流金融就是一个新的概念,是指在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
       物流金融是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它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在物流金融中涉及三个主体:物流企业,客户和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联合起来为资金需求方企业提供融资,物流金融的开展对这三方都有非常迫切的现实需要。物流和金融的紧密融合能有力支持社会商品的流通,促使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物流金融正成为国内银行一项重要的金融业务,并逐步显现其作用。

二、发展物流金融的原因
       1.物流产业呼唤强劲的金融支持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和最富潜力的消费市场,受到全球关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制造中心或采购中心转移到我国,而国内企业也开始面向全球生产和经营。顺应这一趋势,我国的经济体系正迅速建立起一套快速、机动、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然而,在蓬勃发展的物流产业背后,国内金融业对物流产业的整体关注和业务支持都相对不足。物流金融在量与质方面都有缺口。
   第一,对建立物流产业的资金支持不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20多个省区60多个市的地方政府制定了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比如,深圳计划投资316亿元建设6个物流园区,上海计划重点发展外高桥、浦东空港和西北3个物流园区,天津将规划6个工业物流园,北京将建设3个大型物流基地、17个配送中心。另据测算,建设一个中等装备水平的10万平米的物流中心(不算征地)需要投资1~1.5亿元。一家大型的物流企业运营需要巨额的投资例如中储在全国建立54个全资物资中心,投资额高达50~80亿元。所以,我国物流业现在的资金需求是以千亿元计,资金供给明显不足。由于现有金融体系的局限,新兴的中小型物流企业更难以得到足够的金融支持。有数据显示,我国物流业2003年1~9月固定资产投资为2437亿元,增长速度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了近22个百分点,比同期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长速度低14.6个百分点,金融业的支持严重滞后于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物流融资增长速度的滞后是导致物流效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也构成经济发展的瓶颈。
    第二,物流结算技术陈旧制约物流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系统在提供便捷的结算服务方面做得远远不够,这体现在我国金融体系依赖传统结算方式扩展业务,对转型期物流结算业务的特点未能给与充分的重视。比如,在结算的安全性上,许多物流企业为了缓解客户的结算风险,被迫用自身的信用给予保证,这必然占用了物流企业的资金和精力。金融机构有责任针对我国特有的信用风险,设计出个性化的结算产品,帮助物流企业解决发展的制约问题。我国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技术创新方面也有改进的余地,比如电子网络化的结算可以帮助物流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发生质的改变,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根据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提供的资料显示,传统银行营业网点每笔交易收费1.07美元、电话银行每笔交易收费0.54美元、ATM每笔交易收费 0.27美元,而通过网络银行每笔交易仅收费用0.01美元,并且客户在网络上直接交易免去了交通及通讯费用。但我国银行提供的服务品种比较有限。
    第三,物流保险产品开发的滞后不利于物流产业的发展。目前,在如何为物流公司提供责任风险保障方面,缺少完整的保险解决方案。尽管很多地方在试行物流链条环节中的货运代理人责任保险、承运人责任保险或者港口责任保险等,但这些方案都没有涵盖整个物流过程,没有着眼于物流公司所面临的整体风险。物流企业迫切期待类似物流责任保险的金融产品能够尽快推出,明确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各自的义务和权利,分散物流业整体的经营风险。
       从以上不难看出:我们提出物流金融的概念,即是响应物流业和金融业融合互动的要求,期望金融界从整体角度关注物流业所涉及的金融问题。

三、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可行性及其现实需求分析
       1.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可行性
    我国物流企业给客户提供金融担保服务可以成为一项物流增值服务的项目。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由于还没有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关系,所以银行记录中对于他们的信誉等级无法评估。但是,物流企业通过库存管理和配送管理,可以掌握库存的变动,掌握充分的客户信息,在融资活动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对库存物品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区域、承销商等情况都非常了解,由物流供应商作为担保方进行操作,进行仓单质押业务是可行的。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不仅可以减少客户交易成本,对金融机构而言则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成为客户与金融机构的“ 粘结剂”,而且成为物流企业的重要的业务模式。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已经广泛的开展了这项业务。在国外市场,中小企业正是 UPS金融服务模式最大的受益者。物流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优势决定了其将是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
    物流金融运作模式主要有质押、担保、垫资等模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可能是多种模式的混合。例如:在取货时,物流企业先将一部分钱付给供应商,一部分仓单质押,货到收款后再一并结清。既可消除厂商资金积压的困扰,又可让买家卖家两头放心。资金可由银行提供,如果物流企业自有资金充足的话也可由物流企业全部垫资。
       2.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有其的现实需求
       首先,是供应链上的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商品从原材料制造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整个供应链过程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库存,虽然合理的库存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应付供货周期与制造周期的不匹配,但是库存就意味着存在相应的资金成本。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流动资金不足,而存货占用的大量资金使得企业可能处于流动资金不足的困境。这种资金不足的风险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更加明显,往往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信贷资金的缺乏和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能力的缺乏使得许多企业产生了利用存货融资的需求。
     其次,可降低资金需求方的融资成本。资金流运作过程非常繁琐,供应商和消费者为了避免风险,多是通过银行,借助信用状况进行交易。这种方式不仅手续繁琐,而且还会产生不必要的成本――资金积压产生的利息成本,设立收款中心产生的运营成本,加重中小企业资金周转负担。
   再次,是降低金融机构风险的需要。在实际融资活动中对金融机构而言,如何降低风险最重要,而掌控着企业物流活动的机构应当成为最直接、最有效力的发言者。企业存在着分立、合并、兼并、重组、托管、联营等方式进行产权、经营权的交易,但是作为实际商品的流通渠道是不变的。作为金融机构的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就需要了解抵押物、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区域、承销商等,要察看权力凭证原件,辨别真伪,这些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超出了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范畴。
   最后,物流企业获取新的竞争优势的需要。物流金融业务使得物流企业得以控制全程供应链,保证特殊产品的运输质量与长期稳住客户。在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下,企业逐渐转而强调跨企业界限的整合,使得顾客关系的维护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物流管理已从物的处理提升到物的附加值方案管理,可以为客户提供金融融资的物流供应商在客户心中的地位会大幅度提高,物流金融将有助于形成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物流金融的内容
   从广义角度来说,现代物流金融在物流产业中的职能主要体现在物流设施的投融资、物流保险、结算支持等方面。它们构成了物流金融的主体。
   ——物流融资职能。该项职能体现在物流工作整个流程中,包括采购、生产、加工、仓储、运输、装卸、配送直至到达需求方手中。物流融资业务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贷款融资,这是物流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证券市场融资,物流企业可以争取公司股票或债券的发行,也可通过参股、控股上市公司方式实现融资;开拓实物型、技术型融资业务,实物型租赁和技术参股,特别是在与物流经营相关的大型耐用设备租赁和关键技术合作,是物流企业可以优先考虑的项目;票据性融资业务,商业票据的贴现可以使物流企业获得必要的资金来源。另外,商业贷款以外的其他金融授信业务,如银行承兑汇票、支票、信用证、保函等也是适合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融资业务;物流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可以是已经上市的、面向公众筹资的投资基金,也可以是未上市的投资基金,其资金来源主要由财政补贴和企业的多元化投资组成;争取境外资金和政府财政的战略投资亦为可取之策。
   ——物流结算职能。我国现行的结算方式主要运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信用卡等八种代表性的结算工具;另外还有多种的结算服务可供选择,比如信用证、国际保理等等。每一种方式都有自身的特点:银行承兑汇票由于有银行作为付款人,付款保证性强,具有融资功能,但同时票据的流转环节多,查询难度大;商业承兑汇票是由付款人或收款人签发,付款的保证程度视企业的信誉高低而定;本票是由出票银行签发,支票则由出票单位签发,都适合在同城使用;信用卡属于电子支付工具,方便、灵活、快捷,但是该结算方式受银行网络的限制;汇兑是异地结算的主要方式,适用于付款人主动付款;委托收款是收款人委托开户银行收款的结算,同城、异地结算都可以使用,属于商业信用,保付性较差;托收承付要求购销双方必须签订购销合同约定,现实中经常发生付款争议;国内信用证通过银行传递,手续严密,具有融资功能,但是手续繁琐、手续费用也比较高。物流企业选择这些方式的时候的要兼顾安全性、时效性和经济性。物流企业在异地结算方式的选择上,如果是一次性交易,宜采用先收款后发货或一手钱一手货的方式,如现金、信汇、电汇、自带汇票等方式;经常往来的客户可先发货后收款,采用汇款、异地托收承付、委托银行收款等方式。
    ——物流保险职能。物流业的责任风险几乎伴随着业务范围的全程:运输过程、装卸搬运过程、仓储过程、流通加工过程、包装过程、配送过程和信息服务过程。物流保险作为物流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一个涵盖物流链条各个环节的完整的保险解决方案,努力帮助物流公司防范风险。
    针对这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保险公司应整合相关险种,为物流企业量身设计各种新的保险组合产品,如物流综合责任保险,使保险对象可以扩大到物流产业每个环节,比如物流公司、货运代理公司、运输公司、承运人、转运场、码头和车站等。
物流公司的责任较传统的运输承运人大得多,服务的内涵和外延远比运输服务要广,并且不同的服务受不同的法律制约。但是国际国内都还没有关于物流服务的专门法律,因此,物流保险作为针对物流企业定制和设计的金融产品,能极大地简化物流业的复杂环境,为物流业的拓展提供保障。
从狭义角度来说,在实际操作中,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提供较多的是两类物流金融服务:代客结算业务和融通仓业务。
——代客结算业务又可分为垫付货款和代收货款两个模式。


垫付货款是指企业以市场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而且符合要求的产品抵押作为授信条件,运用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或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进行结合,向公司提供融资、结算等银行服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
代收货款是发货人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签订《委托配送和委托收款合同》,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向用户送货上门同时根据合同代收货款,每周或者每月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与发货人结清货款。

4.分期还款
融通仓业务是一个以质押物资仓管与监管、价值评估、公共仓储、物流配送、拍卖为核心的综合性第三方物流服务平台,它不仅为银企间的合作构架新桥梁,也将良好地融入企业供应链体系之中,成为中小企业重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其主要有仓单质押业务和保兑仓业务。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先有货再有票,后者先有票后有货。 

五、实现物流与金融“双赢”
       物流业与金融业的有机结合,是现代物流业与金融业共同创新的结果。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互为商机。这一点已经为国际上多数成功运用物流金融的例子所证明,发展物流金融有两种方式,一是以物流为主走向金融的模式,如:UPS在国外收购一家银行,配合强大的物流来发展物流金融;二是以金融为主结合物流的模式,荷兰万贝银行(MEES PIERSON BANK)就是在全球各地拥有自己的仓储中心,以发展物流金融而独树一帜。
       金融为物流提供商机的同时,物流也为金融产业创造了不可多得的商机。第一,物流企业与金融业结合,创造了一个跨行业、相互交叉发展的新业务空间,为各自走出同质化经营,转向差异化经营提供了可能。
       第二,物流金融为创新的金融产品,提供了销售的平台。结合物流业的运营特点,可以创新出许多的金融产品通过物流市场推向客户其主线可以是以动产票据化的管理进行质押融资,开发相应的融资产品;也可是以物流相应的资金流及应收款为主线,开发相应的融资产品。
       第三,物流金融的发展为银行完善现代结算支付工具,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创造了机会。由于供应链管理与金融的结合,产生许多跨行业的服务产品,相应的也就产生了对许多新金融工具的需求,如国内信用证、网上支付等,为银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提供了非常大的商机。
       第四,在发展物流金融的同时,也为银行开发了新的客户群体,尤其是培育了金融业优质的客户。供应链服务涉及到上游、下游的众多企业是多产业、多领域的有机融合体,而这对金融业来说,是很好的目标客户群体。通过物流金融,可以开拓培育金融业优质的客户。
       第五,物流金融可为银行理财服务,提供特有的优势。物流金融可以利用信息的优势,和银行资金管理创造增殖的长处结合起来,在提高物流企业物流效率的同时,提高供应链全过程的资金效率,为企业提供理想的理财方案,形成高效的资金管理机制,达到多赢的局面。
      
六、物流企业开展金融服务的问题和对策
       (一)物流企业开展金融服务注意的问题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无论是对客户、金融机构、客户的客户,还是物流企业本身来说,都是一个多赢的选择。但是,作为物流金融服务的主体来说,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物流金融服务风险问题。物流金融服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一般有五种潜在风险:一是客户资信风险。选择客户要谨慎,要考察其业务能力、业务量及货物来源的合法性(走私货物有罚没风险);在滚动提取时提好补坏,有坏货风险;还有以次充好的质量风险。二是仓单风险。现在系统多以入库单作质押,和仓单的性质相同,但仓单是有价证券,也是物权凭证,因此必须有科学的管理程序,保证仓单的唯一性与物权凭证性质。三是质押品种要有选择。要选择价格涨跌幅度不大、质量稳定的品种,如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大豆等。四是提单风险。目前大多由货主和银行开提货单,要逐步转向仓单提货。由货主与银行共开提货单的,要在合同中注明仓单无提货功能。同时要有鉴别提货单真伪的措施。五是内部操作风险。严防内部人员作案和操作失误。
       2.物流金融服务的效率问题。质押贷款手续复杂、所需时间长,无疑降低了资金流的周转速度,并且增加了仓单质押的风险,所以物流企业要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使仓单质押变成一种简便、可控性好的融资模式,是物流企业今后开展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
       (二)对策
       1. 物流企业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物流金融服务的基础是对客户有充分的了解,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更有利于提高效率,防范物流金融风险。
       2.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管理内容之一。信用作为买卖双方交易完成的根本保障,构成了契约关系的最重要基础。在物流企业金融服务过程中,通过对客户的资料收集制度、客户资信档案管理制度、客户资信调查管理制度、客户信用分级制度、合同与结算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防范制度、信用额度稽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等,对客户进行全方位的信用管理。
       3.建立与金融机构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取得银行的信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在金融服务中的效率问题。目前已有企业开展的统一授信的方式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同时再造了企业的信用。统一授信就是银行把贷款额度直接授权给物流企业,再由物流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条件进行质押贷款和最终结算。物流企业向银行按企业信用担保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提供信用担保,并直接利用这些信贷额度向相关企业提供灵活的质押贷款业务,银行则基本上不参与质押贷款项目的具体运作。该模式有利于企业更加便捷地获得融资减少原先质押贷款中一些繁琐的环节;也有利于银行提高对质押贷款全过程的监控能力,更加灵活的开展质押贷款服务,优化其质押贷款的业务流程和工作环节,降低贷款的风险。统一授信这种方式在实践中也已被广大的金融机构所接受。通过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的合作,可以有效减少金融服务风险。
       4.实施有效的过程监控。在物流过程中,对企业和市场必须有充分的了解,对商品的市场价值、企业的运营状况必须作充分的了解和监控,方可防范物流金融的风险。

七、结论
       在我国,物流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创新服务产品,目前尚处于萌芽状态。物流金融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物流企业、顾客和金融机构加强它们之间相互合作,
同时各方也需充分认识其中存在的风险,并加强对物流过程的有效监控,以做好物流金融风险的防范工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