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谈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变迁
2008-11-8 10:5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30年弹指一瞬间,却也足以让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步入飞速发展的轮盘中。“不论是打出‘财富流金地’的常熟中国服装城、被称为‘品牌孵化器’的虎门服装城,还是与西湖一起成为杭州品牌名牌的四季青服装市场,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30年来已成为聚集财富、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顶梁柱,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流通渠道之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纺织工业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性结构就是纺织服装专业市场。”
市场:从沿街为市到造城运动
从沿街为市到退路入室,再到今日的现代化商业大厦拔地而起、国际化的贸易中心相继落成使用,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机制的完善,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走过了一条曲折蜿蜒的发展道路。天虹服装城作为新生力量,其总经理谢培林除了关注自身市场的运营外,也一直对中国服装专业市场的走向有着深刻的思考。
谢培林介绍说,改革开放伊始,103位武汉人摆摊汉正街,掀开了中国城市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大幕。随后,交易的商品逐渐过渡到服装,在一些交通便捷的区域和生产集中的产地自发形成了纺织服装批发市场。
西柳服装市场即是我国第一批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典型代表。1978年,西柳镇东柳村一位普通农民改变了“西柳自古无集市”的状况。他加工的裤子比国营商店便宜许多,生意做得很好,村民们纷纷效仿,家家开始做裤子、卖裤子。他们走出家门,深入到东北各地推销,同时也吸引了外地客商来西柳购买服装,西柳地区的服装加工业逐渐热闹起来。
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商品种类逐渐丰富,服装批发市场开始升级,逐渐由路边摊销售转为进入大棚经营,再逐渐转向大厦经营。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服装专业市场渐趋规模化,出现了以广州白马、东莞虎门富民等为代表的服装专业市场。
迈入21世纪后,随着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新型营销渠道的不断渗透、品牌意识的觉醒,服装批发市场开始重新定位,提供差异化服务,打造市场特色。
自2005年以来,纺织服装造城运动盛行,新型专业市场不断涌现,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受贸易壁垒、出口退税下调等因素影响,内销市场开始成为服装企业的主战场。部分地产开发商纷纷试水服装商业流通领域,一时间,冠以“巨舰”、“超级航母”、“复合业态”、“智能型”等名的服装商业地产重磅登场。
“在专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局势下,借势很重要。天虹是站在常熟服装城这个成熟的服装商贸巨人肩膀上,起点很高。同时天虹的出现,也是对常熟服装城整体市场的一次提升与推动,增加了全新的交易模式,提供了新的市场载体,有利于常熟服装产业结构的升级。”谢培林表示。
经营者:书写“神话”
30年来,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管理者创造着中国版的流通神话,而专业市场的经营户们,则一点一滴的书写着“神话”。
改革开放的浪潮唤醒沉睡中的市场。“倒爷”的出现,使得产地型市场与集散型市场有了明确区分,一级、二级、三级市场在各个城市形成。随着纺织服装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服装“倒爷”成了历史名词。他们在市场中的角色被代理商所取代。在中国服装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专业市场成为服装品牌尤其是中小品牌企业实现高销售业绩的“直通车”。在品牌生产商与专业市场之间,品牌代理商扮演着重要角色。
胡红兵1991年来到常熟招商城经营服装。1999年他开始尝试经营浙江老家的“柯的蒙”。此后胡红兵想攀“高亲”,只身去广州找到美国苹果集团中国区域首席代表,要求代理经销“苹果”品牌。如今,胡红兵已是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20多个地区代理中做得最好的一个。
在中国服装专业市场发展历程中,无数个“胡红兵”通过改变经营模式,赢得了事业发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代理商从个体化向公司化经营模式转变,传统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也通过二次创业获得新生。
30年过去了,依旧忙碌在专业市场中的商户们,继续经历着影响自己命运发展轨迹的市场巨变。他们将“小商贩”、“倒爷”的称谓留在了历史长河中,更符合时代需求的“代理商”、“品牌商”构成了先进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新风景。
“如今,中国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正与它的经营户们一起,迎接品牌时代的到来。而品牌经营,将为专业市场与经营户创造更多财富。”杜钰洲表示。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