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引领北部湾港口经济

2008-1-18 18:0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防城港依港而建、因港得名,既沿海又沿边,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主门户和我国连接东盟的“桥头堡”,是当年开辟援越抗美海上隐蔽运输航线——“海上胡志明小道”的起点,如今被誉为“中国西南门户,华夏边陲明珠”。  
  防城港北靠云、贵、川,东邻粤、琼、港、澳,西接越南,南濒北部湾,处在中国大陆资源丰富的大西南经济圈和经济活跃的东南亚经济圈的交叉结合部,是连接大西南和东南亚的枢纽,也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的深水良港,是全国24个沿海主要港口中12个主物流港之一。  
  防城港市2007年完成生产总值159亿元,增长20%,创1995年以来同期最高增幅;财政收入达15.76亿元,增长48.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82亿元,增长58.7%,预计三项指标增幅将名列全区前茅;而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达到5053万吨,增长49.4%,实现了连续3年每年增加1000万吨以上的目标。  
  打造区域国际航运中心  
  防城港是一个天然良港,以水深、避风、航道短、不淤积,可利用岸线长而著名。经论证,防城港可建设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80多个,设计吞吐能力超过2亿吨。现已开通了至深圳、香港、新加坡、釜山等多条集装箱航线,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多个港口建立了通航和贸易关系,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煤炭、水泥、粮食中转基地。  
  “区位优势、自然优势、加上市场优势决定了防城港的核心竞争优势。”对于防城港的发展思路,市长陈秋华如是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围绕“以港兴市”主题,做好“港口经济”这篇大文章,强化港口“孵化”功能,培育工业、物流、商贸等新的经济增长点。  
  陈秋华表示,要按照“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总要求来加强港口建设,作为国家级的战略性枢纽港,防城港未来将是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逐步成为具有运输组织、装卸储运、中转换装、临港工业、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及保税、加工、配送等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  
  目前,防城港已有泊位36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2个,拥有2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西部地区惟一的专业集装箱码头等一批现代化大型港口设施设备。7万吨级硫磷专用码头以硫磺和磷肥铁路散装箱对流运输为疏港方式,是全国惟一的硫磷专业码头,填补了国内无硫磷专用码头空白,并创下了自动化程度最高,卸船效率最快,配套设施最好的多项全国纪录。  
  构建港口集疏运通道  
  专家研究表明,港口效益的95%属社会效益,港口仅占5%。因此,国内各地方政府在加强港口自身建设时,十分重视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由于这方面的投资具有公共服务性,它主要由政府承担。
  防城港电厂建起了自己的10万吨级煤专用码头,现已通航,许多企业也纷纷建起了自己的煤,农副产品等专用码头;世界500强企业西班牙ACS公司投资9876万美元,与港务集团联手打造连接欧州的专用集装箱码头;2007年5月,投资16.33亿元的18-22号公共码头泊位开工,五个泊位的建成,将为防城港年新增2000万吨以上吞吐量;香港远航集团投资7亿元,准备与港务集团共同打造整个港口码头除11号之外的所有泊位。  
  总投资5亿元的防城南至企沙铁路项目开工;沿海基础设施大会战第一期建设项目进入收尾阶段,第二期重点建设铁路、公路、航道、电力、口岸和信息等一批基础设施大会战全面展开。  
  陈秋华介绍,一是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批准设立保税物流园区,适度超前推进港口泊位及配套航道建设,努力建设大型现代化的仓储设施;二是整合物流资源,做大做强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大力发展与物流相关的交通运输、信息通讯、商贸仓储、包装配送等行业;三是扩大物流腹地,加强港区联动,积极拓展物流市场;四是积极发展壮大大型加工制造企业,为物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货源;五是构建符合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信息化体系,加快物流通关速度,提高物流综合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临海工业  
  陈秋华认为,港口只有与工业相互依托,才能带动港口的繁荣与发展。临海工业因港口而兴,同时又是建设航运中心的重要依托,为航运中心提供良好的产业支撑。防城港要建成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离不开临海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防城港市坚持“以港引工、以工促港、港工互动”,大力发展临海工业,已初步建成了企沙、东湾等大型临海工业园区。一大批临海化工产业、出口加工业以及资源开发型产业等大型临海工业相继落户,形成粮油、钢铁、电力、化工等四大支柱产业为主轴的临海工业群,目前仅在东湾工业园就有8家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投产。今后每年至少新增十多家产值超千万元企业。临海工业的发展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建成奠定了基础。  
  怎样使临海工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陈秋华强调,必须做好:一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好一批临海工业园区,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一批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大型临海临港工业落户;二是要打造临海产业集群;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四是保护生态环境,严防污染天空、海水的企业进入防城港;五是优先发展具有科技含量的高端产业。  
  有选择性地承接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产业,尽可能采用最新工艺,最先进技术,努力打造钢铁、能源、修造船等主导产业。广西白龙核电站项目和企沙千万吨级钢铁项目二个重量级的大项目将要落户防城港市,它们的建成必将吸引一大批下游产业。中油能源、万鑫钢铁、惠禹饲料蛋白等一些重点企业和骨干企业投产,达产或扩产,强力支撑着防城港市工业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多业并举  
  港口的发展带动了工业,物流、商贸业,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防城港市区域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多业并举、齐头并进发展局面。  
  面对多业并举所带来的无序发展问题,陈秋华强调:必须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根据功能定位,优势互补原则,走差异化和一体化发展之路,构建“三岛一体”、“一带三区”的发展格局。  
  把企沙半岛建成广西乃至环北部湾地区大型的临海重化工业基地和生态型功能齐全的工业新城区。重点发展钢铁,石化、建材等重化工业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能源、修造船、矿产品加工等产业,以大工业发展带动工业新城区建设。  
  渔万岛是港口建设和发展临海加工工业的核心区域,把渔万岛发展成为北部湾区域重要的货物转运中心和临海工业加工区。重点发展港口运输、中转贸易、仓储保税等物流业以及以粮油加工、饲料工业、石油化工为主的临海工业。  
  江山半岛为发展大型核电工业的重点区域,在保证核电项目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以旅游为主的休闲服务业,逐步建设成国家重要的核电基地和广西重要的滨海旅游区,并以此带动城镇化建设。  
  陈秋华对记者表示,近两年来,防城港城市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中心区为中心,西连东兴、北连防城、南连港口、东连企沙的链状组团式城市格局。继续推进“还岛于港”战略,预计经过四到五年的建设,将逐步形成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沟通防城、港口,连接东兴,辐射四周,面积达到40-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的中心城镇带;依托沿海港口和边境口岸,形成以企沙半岛、渔万半岛、江山半岛和东兴城区为核心的沿海沿边城镇带;依托沿边公路干线,形成以那良、垌中为核心的边境城镇群;依托山区公路干线,形成以上思县城区以及与上思县城区连接的重点镇为核心的山区城镇群。  
  专家强调,北部湾各市应强化分工协作,整合北部湾港口资源优势。广西应对北部湾各港口进行综合规划,通盘考虑,整合力量,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优化配置资源,克服重复建设,防止恶性竞争,实现优势互补,加强各港口间的相互协作,形成合力,使该区域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沉寂多年的防城港市又迎来了发展新机遇,诚如陈秋华市长所讲,北部湾“龙头港口”为临海工业、物流商贸注入了生命力,势必带动防城港的全面崛起。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