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提升区域河运枢纽地位

2008-1-17 12:0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入贵港,“西江明珠,贵在有港”的大字招牌即告诉你,你已经进入中国内河港口十三强、中国西部地区和华南地区内河第一大港——贵港。被誉为“黄金水道”的西江在此驻足,形成了贵港的内河优良港口,使得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大西南物资出口粤港澳都有了最便捷的通道。
  
  人行贵港,崭新的城镇化风貌让人惊叹折服。“五任市长,十年发展,都坚持了一贯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街头老百姓为我们解释今天的宽阔道路、便捷交通、完善公共设施、靓丽城市风貌何以得来。
  
  优良内河港口、完善城镇设施,体现的是贵港过去五年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潜心打造经济发展的潜力。
  
  出南海 入西南
  
  穿行于郁江边上的一个个码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集装箱和一堆堆煤炭。这里运载的多为钢材、水泥、粮食、木材等货物,这些货物既有产自本地及广西内周边地区,也有来自西南各省。其中,煤炭则全部来自贵州、云南等省,通过南昆铁路、黔桂铁路和湘桂铁路源源不断运送至此,然后才从贵港港装船运往粤港澳。船舶从粤港澳返回贵港港时,则运回大量矿石、瓷泥、瓷砖、化肥、进口玉米等。
  
  水路运输是目前最经济的大宗货物运输方式。根据贵港市港口航道局的统计,航船运价为0.05元/吨公里。相较而言,汽车0.3元/吨公里,火车0.12元/吨公里,均大大超过航船运价。从贵港到珠三角地区,内河航程约600公里左右。对于大宗货物,水路运输节省的运费十分可观。
  
  广西扼守西江流域中段,水系十分发达,境内大小港口众多。众港口同在西南与华南的结合部,同为连接云贵川与珠三角的水路中转站,为何贵港能从中胜出呢?贵港市市长唐成良告诉本报记者,这里大概有三大因素。一是贵港港建设较早,设施较完善,服务也较周到。至今,全市已拥有港口企业120家,码头泊位165个。其中,贵港港拥有港口企业32家,码头泊位103个,年综合通过能力为1000万吨和4000标准箱,是广西机械化程度最高、吞吐能力最强的内河港口。
  
  其次,贵港市的货运运力较强。至2006年年底,全市有水运企业58家,有跨省、港澳货运船舶2081艘100.1万载重吨,占据广西跨省、港澳货运运力总量的57.2%,成为珠江航运为数不多的航运大市。去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002.3万吨,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千万吨级内河大港。全市船舶运力达到1993艘75万载重吨,占广西水运运力的一半以上。贵港有三级航道363公里,通航1000吨级船舶。贵港港是广西内河最大的港口和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是铁公水联运的中转大港,海关、检验检疫、口岸等服务机构齐全,货物通关快速便捷。贵港水路至南宁315公里、广州630公里,香港754公里,是西南东向出海的便捷通道和西煤东运的重要港口。
  
  第三,西部大开发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促进了地区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如此,贵港市通过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通过与华南西南各省市加强联谊合作,使贵港港逐渐成为连接西南各省与珠三角地区的便捷水路枢纽,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南货物中转港。
  
  西江流域率先发展起来的贵港港,正在成为水泥、钢铁和煤炭的销售中心和中转枢纽,港口需要不断提高运力和效率。于是,贵港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了港口升级、按照国际化标准建设现代化贵港港的目标。
  
  贵港市引入了国际知名企业印尼爱凯尔股份有限公司。爱凯尔通过对现有5个港口企业收购和合作,将实现调整优化港口布局,提高港口整体吞吐能力和实力。目前,爱凯尔港口工程的三期项目在建。三期项目完工后,贵港罗泊湾和猫儿山两个主作业区的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将达到20万标准箱,件杂货年吞吐能力将达到300万吨,散货的年吞吐能力将达800万吨。
  
  在“十一五”规划中,主打港口战略的贵港市将按“一市一港”的思路,把贵港港建设成为“一主两辅”(即以中心港区作为主枢纽港,桂平、平南两个地方重要港区为辅助港区)、“一大一高”(即建立一支现代化水路运输大船队,建立一个高科技和高水平的航运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南方大港。到2010年,贵港港货物吞吐量有望达到5000万吨,将发展成为全国内河十强港口和西南地区物流集散枢纽。
  
  城镇化:公共管理软实力
  
  港口带动的是发展迅速的港口工业。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中,华润、华电、华强、鱼峰、台泥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落户贵港。五年来,贵港通过发挥港口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贵港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石灰石、铝、铁、锰、金、铜、石灰石等40多个品种),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874个,合同投资额352.3亿元,实际利用外来资金87.9亿元,年均增长92.81%。同时,带动周边玉林、柳州、南宁、来宾等地的糖业、水泥等产业强劲发展。
  
  香港华润水泥(贵港)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金彩珍说,他们把第一个独立生产基地建在贵港,相当符合华润水泥公司的发展战略。这里离矿山近,离码头也近,连一级连线都非常近。尽管项目建设时正赶上全国宏观调控时期,但他们仍然坚定了建设华润水泥(贵港)有限公司的决心。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辜成允则说,他们选定贵港作为台泥的重要基地,是因为贵港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投资环境好。
  
  吸引这些大型企业的不仅仅是便捷的港口。来贵港考察的投资者,都会对贵港的城市建设惊叹不已。特别是那些若干年前沿着西江水道考察过贵港的投资者,“走进新区都快要迷路了。”
  
  今天的贵港市,高楼林立,环境优美,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据贵港市市长唐成良介绍,贵港城市建设走的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贷款起步、负债经营、滚动发展”的路子。他们通过市场运作,扩大招商引资,把土地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机地结合起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从而实现了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解决了城市建设中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
  
  新城市需要配套新的城市公共管理理念。在新区建设中,贵港市坚持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以建设现代化新区为目标,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统筹兼顾,按照整体性、规范性和超前性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对新区进行了科学规划。贵港城市总体规划历经五任市长,十年时间,都一以贯之。
  
  通过科学规划和扩大开放,贵港城市建设实现了“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良性循环。经过10的建设,该市中心城区的面积已由建市时的18平方公里拓展到目前的36平方公里,等于重建了一座新城。同时,道路、绿化、亮化、美化、环境、住宅以及城市管线下地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同步进行。
  
  今天的贵港,新建和改造的金港大道等23条道路让城市变得四通八达豁然开朗,先后竣工投入使用的荷城新苑、世纪花园、湖畔人家等20多个生态商住小区让许多市民安居乐业。目前还在紧张施工的城区街道“穿衣戴帽”、“填平补齐”、“管线下地”等工程将让旧城区完全脱胎换骨换上新妆。
  
  贵港城市建设始终准确把握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建设与贵港文化历史传统的传承,不断提升城市的生态品位、文化品位。通过“百千万”绿化工程大会战,推行“见缝插绿”、“拆违建绿”和“闲地造绿”,目前中心城区绿地率已达28.5%,绿化覆盖率达32.3%。城区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刹南山寺得到了扩建修缮,并引资新建了占地70多亩的南山动物园;位于中心城区总面积达2500亩,曾以“东井渔歌”、“银塘夜雨”等生态美景闻名的东湖也得到了保护性开发建设。
  
  “种下梧桐引凤凰”。日渐完善的基础设施、越来越美的城市环境,为贵港构筑了腾飞的平台。“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论断在这里再次得到了有力印证。近年来到贵港参观访问和投资创业者纷至沓来,华润、华电、华强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也因为迷恋这座美丽充满生机的城市而“不辞长做贵港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