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物流发展前景

2008-1-17 12:0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中国汽车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汽车物流市场呈快速增长趋势 
  1、快速发展的汽车物流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物流市场规模效益扩大(其中物流外包市场规模已达600亿人民币,年增长率为20%以上,世界500强在华投资有90%的企业选择了物流外包)。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汽车消费迅速膨胀。2003年中国轿车的销量突破200万辆,2004年产量为224万辆以上,2005中国各大轿车整车厂(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南京菲亚特、北京现代、广州本田、东风神龙等)累计计划产量将达400多万辆,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汽车产量为世界第四位。据有关专家预测,2010年我国家用轿车的保有量将达到1466万辆,至2020年达到7200万辆,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为中国汽车物流带来成倍的增长空间,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倾向于物流业务外包,其范围涵盖了整车物流、入厂和售后零部件物流等领域,2004年的降价和外资厂商的进入促使物流外包的趋势日益显著,新车型频频推向市场,厂家的研发周期缩短,零部件物流需求增长快速,仅以整车CKD进口件为例,2004年全年CKD进口组装车总量为29.27万辆,比2003年增长21.79%,这一增长比例超过了同期轿车产量增长率,预计2005年将保持快速增长率。巨大的市场吸引着无数的物流企业。 
  2、国际汽车物流纷纷抢滩中国汽车物流市场 
  2003年12月10日,欧洲最大的汽车物流服务商,捷富凯在北京与中国大田集团签署合资意向书,组建中国最大的汽车物流企业,2004年5月奔驰在德国的配套物流企业BLG集团来京为奔驰轿车的零部件运输寻找合作伙伴,同年9月10日,国际快递巨头TNT在上海宣布,将旗下快递、物流、直邮业务整合为整体服务,TNT中国总部已从北京移师上海,并在中国汽车物流大舞台上进行角逐。 
  中国现代汽车物流发展的过程已进入从整车物流为主、向零部件入厂物流以及零部件售后物流方向延伸,形成了一主两重(以整车物流为主,以零部件入厂/售后物流为重)的现代汽车物流的新格局。 
  (二)降低成本已成为中国汽车物流市场的焦点 
  国际上一般以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比重越低越先进。目前中国物流方面的成本占中国2004年生产总值的21.3%,日本为12%,美国仅为9.9%。据对美国物流业的统计与分析,以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平均资产回报率为8.3%(IRR),仓储为7.1%,综合服务为14.8%。中国大部分汽车物流企业的资产回报率为1%左右。我国车辆运输成本是欧洲或美国的3倍,全国运输汽车空驶率约37%,其中汽车物流企业车辆运输空驶率达37-40%之间,存在着回程空驶资源浪费、运输成本高等问题。这意味着中国汽车物流供应商必须进一步帮助客户降低成本,并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满意、尊敬和信赖,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低成本战略已成为中国汽车物流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市场中占的比例日本为80%,美国为57%,而中国仅为18%,所以在中国第三方物流程度不高、浪费巨大、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物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我国汽车物流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的战略思考,一是要设法降低库存,优化供应链配送信息管理和调控,减少供应链配送体系不增值部分,削减不必要的成本,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通过物流网络优化和信息技术系统建设和管理,帮助客户实现零库存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必由之路。
  二是要加速实施全球标准化体系管理。这主要反映在中国汽车物流企业主要是由四种形式构成:①从传统的国营运输企业介入仓储等物流领域转变而来②从汽车制造企业中分离出来③拥有地皮的单位利用地主之宜在仓库或物流园区基础上逐步涉及其它物流业务。④中外合资企业的汽车物流企业(例: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安吉日邮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等)。从总体上来看,国内汽车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多限于简单的仓储,运输环节、服务功能比较单一,管理体制也过于粗放,其基础管理标准与国外汽车物流企业的管理体系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汽车物流标准化体系工作滞后,汽车物流的技术标准和基础管理、服务规范及运输工具、装备等均未形成统一标准,一旦供应链环节出现问题,往往显得无所适从,造成顾客抱怨。致使物流企业信誉低,成本高,市场流失的风险大,笔者现供职的物流公司在这方面有惨重的教训。因此中国汽车物流企业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标准化体系平台,把法律法规体系,基础技术标准,基础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整合到供应链管理系统是提高物流服务运作水平和运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并通过动员众多的生产商、物流服务商,实现良性互动来体现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价值。三是要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兴市场不断涌现,迫使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更多的产品,同时不断寻找更为便宜的生产原料。发达国家正把制造业转移到那些拥有更多低成本的国家,使得货物流动更为频繁,从而全面加速供应链的形成给中国汽车物流供应商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更为复杂的物流需求和更高的服务质量要求,因此所有的中国现代物流公司都要彻底抛弃重业务轻质量的传统价值观,真正树立起质量至上,永远至上的全新物流服务价值意识上来,否则中国现代汽车物流公司将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因此必须全面改善服务质量。四是降低汽车物流成本的主要措施。①减少等待时间,加强仓库与运输的团队合作,加强客户、调度、驾驶员之间的沟。  ②做到资源共享,实施战略联盟,加强集货回程的匹配,提高车辆利用率。③改善驾驶员工资、提高福利后的成本消化,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实施驾驶员作业平衡分析,实施全员运输设备维护,提高人员的劳动生产率。④加快仓库收货速度,建立快速收货流程。⑤简化质量交接流程,加快速度。⑥改变物流调度模式,降低装卸时间、交接、验收。避免重复检验。⑦布局优化仓库,加快仓储吞吐量、周转率,构建资源信息共享平台。⑧实施大量培训,积极引进和培养国际汽车物流人才,加快物流人才队伍建设。 
  二、中国汽车物流未来发展前景 
  (一)国内外汽车物流市场竞争分析 
  2005年对于中国的汽车物流业务将是最具挑战的一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05年3月全球最大的汽车物流服务供应商之一的TNT集团宣布将其旗舰版物流解决方案Matrix运输管理系统引入中国,旨在帮助TNT的客户和业务伙伴提高物流方面的能力和效率。该系统将专注于汽车物流关键技术。这意味着TNT开始“分食”通用汽车在华的物流业务。 
  在国内汽车物流市场中,中国汽车物流企业已经面临着一个国际化汽车物流的激烈竞争环境。例:Excel 英运物流公司将其负责接收来自欧洲、北美和亚洲的伟士通货物运输到中国,安排所有的国际货运、报关并将其货物运往其在中国的仓库和工厂,竞争优势在仓储管理,在华客户主要为伟士通。 
  chenker全球货运公司在中国有23家办事处,不仅为客户提供海陆空运输服务,同时也为客户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和全球供应链管理,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国际性的海运网络,在华主要客户为SVW部分海运。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物流市场的前景也显得格外诱人,国内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富田-日本仓储运(广州)有限公司,主要客户广州本田,竞争优势在于信息管理技术、稳定的客户。 
  重庆长安民生物流,海运方面由美国总统轮船公司提供远洋运输支持,年承运16万辆商品车、汽车零部件及原材料约77万吨。主要客户为长安汽车,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管理技术(美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及IT系统)、资源优势(由长安、万友集团提供仓储、公路、铁路运输)和规模优势。 
  安达集团有限公司,现代化管理仓库达45万平方米,每年吞吐量30万辆。商品车专用车辆300多辆。主要客户为天津一汽夏利和神龙汽车。竞争优势主要为管理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与国外40多家货运代理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在中国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300多个业务网点,形成了功能齐全的物流网络系统。主要客户为海南马自达、一汽大众,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规模、管理技术、稳定的客户源和区域。 
  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汽车物流企业,主要从事汽车整车、零部件物流以及相关物流策划、物流技术咨询、规划、管理、培训等服务,是一家专业化运作、能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技术化、网络化,可靠的独特解决方案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主要客户包括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华晨金杯、重庆红岩等,运输车辆共有1639辆驳运车、438节火车皮、5艘江轮、6艘海轮。2004年该公司的年运输能力已超过100万辆商品车,年销售收入已达17亿元,主要竞争优势体现在稳定的客户源和区域以及先进的汽车物流管理技术是建立在以ISO9001:2000/ISO14000:2004/OHSAS18000:1999为基础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平台上,整合基础技术标准、多目标客户的中央调度系统、整车及零部件信息管理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KPI运作系统以及精益六西格玛技术等,已形成整车及零部件物流运作管理技术联动平台。 
  综上所述,从国际汽车物流服务产业环境和国内汽车物流服务产业环境分析可知,汽车物流服务是一个朝阳产业,在今后的3-5年内,在中国乃至亚洲的汽车物流业务的需求还将呈稳定、持续增长趋势。跨国公司会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物流来降低供应链成本。 
  国内汽车物流企业已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现代汽车物流企业处在国外汽车物流企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中,2005年我国汽车及零部件未来将逐步走出国门,将服务延伸海外,发展国际进出口物流的同时积极参与物流服务国际化经营工程,更加关注于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和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现代汽车物流企业家关注的焦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