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构建区域交通航运中心

2008-11-6 14:5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力争用10年时间基本建成区域交通航运中心。规划建设61个综合运输体系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为448亿元,2007年至2016年力争完成投资434.4亿元。通过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大力拓展汕头的经济腹地,大力增强汕头的聚集力和辐射力,为汕头建设成为粤东城镇群中心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交通兴则百业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全力实施以港兴市发展战略,致力打造东南沿海现代化亿吨深水大港,增创港口经济新优势,加快构筑区域交通航运中心。为实现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我市交通行业坚持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加快以港口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臻完善,形成了公路、水路、铁路、民航等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公路网络规模扩大等级提高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沈阳至海口、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经过汕头;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二横线汕头至湛江高速公路起点于汕头。深汕、汕汾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国道324线、206线和一批省道进行了改造;开工建设金凤大桥—西港高架桥工程;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前实现县通镇达到三级以上公路的目标;实施建设行政村通水泥路工程及改造部分三四类桥梁,至2007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735公里(含村道),二级路以上里程占总里程的18.9%,公路密度为182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在全省排第三位。全市94%建制村通水泥路。全市行政村通客运班车率达到75%,其中澄海区已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客运班车。  
    铁路民航设施基本配套  
    正在建设的沿海快速铁路经过我市,国家铁路网规划的鹰汕铁路,将使我市成为东南铁路出海大通道。广梅汕铁路直达深水港区,并与京九铁路接轨,是京九铁路重要出海口之一。境内铁路通车里程17.8公里,汕头货运北站占地1455亩,装卸能力约300万吨;汕头铁路客运站占地950亩,设计年旅客通过能力为800万人次。疏港铁路延伸到深水港2号泊位,正线6.3公里,区内装卸线约1公里,设置港前站一个。国家沿海高速铁路厦门—汕头—深圳段已开工建设。汕头机场是全国47个重点保障机场之一。汕头机场为4D级机场,可以满足起降波音737—800和波音757等较大型中程客机;候机大楼面积2.29万平方米,停机坪面积7.2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放5架波音757和7架波音737客机。吞吐能力为3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6万吨。航线通达国内主要城市及香港、曼谷等地区和东南亚国家。  
    运输装备技术水平提高  
    近年来,我市水运业结构调整有了明显进步,加快淘汰老旧船舶,大力发展大型船舶,民营水运企业迅速崛起,行业整体素质有新的提升。2007底,全市营运船舶174艘,净载重量13.1万吨位,货船平均吨位683吨,比2000年提高437吨。公路运输按照客运高速化和货运物流化的要求,进一步调整运力结构调整,加强高速公路快速客运和周边城市专线客运发展,客运车辆逐步向高档化、舒适化方向发展;货运车辆逐步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2007年全市拥有营业性客货汽车19975辆,高级客车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已达到60%左右;全市有20%的客车及全部的危险品货车已安装卫星定位系统。  
    交通运输能力增强  
    国务院通过的《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全国“五纵五横”10条综合运输大通道,其中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的黑河至三亚,将贯穿我市全境。2005年以来,港口货物吞吐量节节攀升,一年上一个新的台阶,持续创历史新高,连续3年超过两位数增长。去年还实现新的突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301万吨,同比增长14.2%;集装箱完成59.4万标箱,增长34.1%。集装箱增幅超过全国沿海平均水平,改变了多年来远远落后于全国沿海平均水平的局面。汕头机场旅客吞吐量111.5万人,为2000年以来最高水平,增长13.1%。去年,南航汕头公司机队规模进一步壮大,达到9架,全年完成客运量18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达到18.8亿人公里。公路客运较快发展,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班车客运企业共22家,其中跨省线路110条,通达全国13省市,跨市线路83条。汕头至粤东地区各县和主要乡镇均已开通短途专线客运班车。海运业发展加快,水运能力有较大提高。汕头港已开通至地中海、菲律宾、香港、日本、韩国、越南等国际集装箱航线和汕头至深圳、厦门2条外贸支线,内贸集装箱航线14条,直达上海、青岛、天津、大连等25个港口。水运全年完成货运量360万吨,周转量26亿吨公里,分别比增10.1%及18.8%。  
      
目标:十年建成亿吨深水大港  
●高标准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化泊位  
●重点以广澳港区和海门港区为主  
    本报讯汕头市委、市政府全力实施以港兴市发展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现代化深水大港建设,发挥沟通闽台、面向亚太的地缘门户和国家公路运输枢纽优势,构建以现代化深水大港为核心,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配套,面向国际,沟通省内外的区域性航运中心,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年吞吐量超亿吨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深水大港。  
    据港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未来十年,汕头港将以加快港口建设为主线,重点以广澳港区和海门港区为主。将大手笔、高标准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化泊位,有效解决泊位结构性矛盾;以完善煤炭、集装箱、石油化工运输系统为重点,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港区,同时,协调各港区之间的发展关系,做到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充分利用深水港湾的优越条件,以港口带动临港工业区的大规模开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力布局调整;完善港口集疏运、口岸等综合配套服务体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要求。  
“一二三四五工程”———今后一个时期,将坚持交通先行,加快以港口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一个亿吨大港、二大过海工程(南澳大桥、苏埃隧道)、三条铁路(厦深铁路及汕头疏解线、广梅汕铁路汕头段复线及电气化改造、广澳港区疏港铁路)、四条高速公路(汕揭、汕普、惠揭、潮惠)、五条航道(韩江、榕江、濠江、东里河和新津河整治)的规划建设工作。 
    “三大网络”———全力完善“三大网络”(公路网、铁路网和内河航道网)。 
    “四大系统”———全力发展“四大系统”(公路运输系统、水路运输系统、铁路运输系统和民用航空系统)。 
    

    初步规划十年新建2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及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支持系统,新增通过能力约7500万吨,新增集装箱通过能力250万标箱。届时港口总通过能力达到亿吨,集装箱达到308万标箱;码头等级达到30万吨原油码头、15万吨级煤码头和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港口货物吞吐量力争达到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10万标箱。建成具备运输组织、装卸存储、中转换装、临港工业、保税加工、现代物流、通信信息、综合服务、商贸旅游等多种功能,并随腹地经济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外向型、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东南沿海深水大港。  
      
重点项目建设破解发展瓶颈  
    厦深铁路汕头段、汕揭梅高速公路、华能海门电厂等一批工程加快推进  
    本报讯我市把加快推进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作为推动汕头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抓重点项目就是抓加快发展、抓重点项目就是抓改善民生的思想,加快建设一批港口、交通、能源等项目,解决城市发展的瓶颈和制约。  
    目前汕头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的序幕已经拉开,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正强势推进,并通过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资源保障体系,优化投资环境,吸引要素资源向汕头聚集,不断夯实加快发展的基础。在这其中,我市把加快广澳港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超前谋划深水港区的扩大,建设粤东港口群中心;同时,加快推进厦深铁路汕头段、厦深铁路进汕头站联络线和改建工程、广澳港区疏港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汕揭梅高速公路汕头段和汕头至揭西高速公路汕头段建设;抓紧建设中心城区苏埃过海隧道、南澳大桥。加快海门华能电厂1、2号机组建设,争取今年底、明年中1、2号机组分别发电,全力推进电源输出工程建设。  
    此外,根据《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05至2020)》的要求,我市与周边城市一起,着力建设汕揭高速公路、潮揭高速公路、汕头至普宁高速公路、厦深高速铁路广东段等项目;以汕头港为枢纽,构建粤东港口群;积极推进潮汕机场前期工作,充分发挥广梅汕铁路的功能作用,加快规划广澳港区疏港铁路,配合推进厦深沿海铁路汕头段的规划建设,努力构筑“1小时经济圈”。  
      
【有感而发】  
      
汕头发展最大的优势在哪里?港口是当之无愧的选择。  
    港口,是汕头重要的投资环境,是汕头的经济命脉,是汕头对外开放、辐射内地、发挥龙头作用的载体平台。“以港兴市”,充分表明了“港口”这一核心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  
    汕头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海岸线等资源优势“全国罕见、世界少有”。事实也确实如此。汕头港居福州至广州黄金海岸线中央,东临台湾海峡,距高雄214海里,距香港187海里,距离国际主航线仅约10海里。处于泛珠三角经济圈和海西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港口,是粤东五市的主要出海口和交通枢纽。  
    我们看到,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紧紧依托港口资源优势,大做港口文章,推进汕头港的深度开发和发展临港型大工业。可以展望,在不久的将来,汕头港将迈进现代化亿吨深水大港行列。汕头港将无愧于历史的重托,无愧于时代的期望。  
      
【小资料】  
      
汕头港主要港区  
    汕头港现有老港区、珠池港区、马山港区、广澳港区、海门港区、南澳港区等六个港区。其中,珠池港区是已建成的最大规模港区,广澳、海门是今后重点发展的港区。  
    珠池港区目前是粤东深水泊位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型现代化港区。该港区距汕汾、深汕高速公路入口不足1公里,距汕头空港8公里,距广梅汕铁路货运站仅7公里,京九铁路疏港专线可直接进港,集疏运系统较为完善。港区码头岸线长2159米,其中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长度1800米,陆域纵深约900米,码头前沿水深 11米,拥有通用件杂货和集装箱泊位13个,其中1~2.5万吨级泊位9个。陆域面积近1900亩,年设计通过能力600万吨。珠池港区规划定位以近洋集装箱、杂货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区,为汕头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和临港工业提供服务。  
    广澳港区水深条件优越,泥沙淤积轻微,地质结构相对稳定,是粤东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该港区于1994年开始起步建设,至今港区已建成1 6万吨级码头4个,2个5万吨级码头正在建设中,5万吨级石化码头、5万吨级深水航道将开工建设。港区规划陆域面积达13.6平方公里,建设泊位39个;远景规划陆域面积23.7平方公里,建设泊位74个。规划承担近、远洋集装箱、大宗散杂货、石油化工、液化气、液体化工货物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区。可满足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15万吨级散货码头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大型船舶靠泊。规划吞吐能力1.3亿吨,远景可达2.5亿吨、1600万标箱。  
    海门港区具备建设10~15万吨级大型石化、散货码头的条件。主要为沿海煤炭、散杂货及石油化工品等运输提供服务,规划为具有物流园区、临海加工、保税仓储等多功能的综合型地方性港口。规划岸线14.5公里,陆域12.1平方公里,可建设0.5~15万吨级码头共45个。其中石化作业区具备建设5~10万吨级的石化码头条件,散货作业区规划除满足电厂配套煤码头外,还规划了粤东煤炭中转基地,可建设5~15万吨级散货泊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