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影响 珠三角外贸业这个冬天特别冷

2008-11-6 14:5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作为中国外向型经济的代表,广东珠三角一带企业首当其冲遭遇国际金融风暴影响。10月以来,许多外贸出口加工型企业倒闭,显示外向型企业的冬天正在提前来临。
10月中旬以来,不到半个月,在东莞和深圳就有合俊、百灵达、港声电子、华兴创意玩具等4家港资企业倒闭。香港工业总会珠三角工业协会东莞代表处提供的会员抽样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东莞地区出口型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了30%,利润下降了20%,第四季度的订单则少了20%。
在深圳宝安区开小型家用电器厂的香港商人黎先生向记者抱怨,过去他的产品毛利大约有10%-12%,如今利润却是负数,每一批货物的出口都代表着亏更多的钱。
企业本身如何努力
据了解,东莞当地政府提出了10亿元扶持中小企业贷款,鼓励银行借钱给中小企业。东莞台商协会执行常务副会长谢庆源则透露,东莞政府已经竭尽所能协助企业,但是整体效果如何还有待评估。
“客观大环境的不景气固然造成压力,但是企业本身也有相当的责任。这些企业在广东发展了20多年,但是在管理等方面没有什么提升。生产成本早几年就已经开始上升,但是这些企业并没有采取应对措施。”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主任陈文鸿认为,现在倒闭的主要是效率不高的企业,有些效率好的企业反而扩大了。
香港经济金融评论员石齐平也认为,现在的珠三角地区企业倒闭现象,更多的还是因为这些企业经营环境的转变,包括累积下来的人民币升值,劳动合同法推出对企业造成的困扰等原因。“表面上看,和最近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恶化有关,但本质上,国际经济形势所造成的冲击,应该说,还没有真正冲击到珠三角或中国其他地区的一般劳力密集型行业,这个冲击可能会在以后才出现。”
珠三角优势犹在
香港城市大学企业管理学教授曾渊沧指出,受金融危机波及到的企业中,那些资本比较雄厚的,可以转移到劳动力比较便宜的地区,资金少的,眼下的关头就过不去,倒闭是他们惟一的选择。
面对广东沿海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近年来也陆续传出外向型企业转移的声音。香港工业总会东莞代表处负责人曾理介绍,的确有部分工厂迁到广东西北部,甚至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但整体来说撤走的企业不多,大约80%的都选择继续留下。谢庆源对广东依然有信心,他认为那里的地理优势很好,产业链配套也相对完善。
“一般的中小规模企业很难搬走,因为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虽然工资较低,但是综合成本还是高于广东。”在陈文鸿看来,珠三角各方面的配套设施比较完整,企业无须到处采购,而且物流成本也相对较低。他认为,其实这次广东的工厂倒闭风潮可以说是一个汰弱留强,市场自我完善、健全的过程。长远来说,会对整个珠三角地区竞争力的提升带来机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