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92.8亿美元

2008-1-16 14:1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讯 2007年是我区外贸进出口跨越式发展的一年。全区商务系统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保持了外贸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92.8亿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出口51.1亿美元,增长42.3%,进口41.6亿美元,增长35.2%。进出口总值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贸发展成绩喜人,成效显著。 
  一、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区深入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战略,鼓励企业开展出口商品研发、技术改造、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2007年1-11月机电产品出口11.3亿美元,同比增长58.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193.2%。2007年1-11月,大部分大宗商品出口保持良好增长,其中机械设备同比增长41.9%;钢材同比增长135.2%;汽车和汽车底盘同比增长169%。
  二、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出口市场日益多元化。我区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并进一步取得成效。在巩固大宗产品对港澳台、欧盟、日韩等传统重要市场出口的基础上,重点扩大对东盟、非洲和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出口。2007年1-11月我区已与世界上191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贸易往来,其中出口国家和地区188个。我区对全球各洲出口均超过亿美元,其中对亚洲出口同比增长47.5%,对欧洲增长30.1%,对非洲增长44.8%,对拉丁美洲增长51.2%,对北美洲增长41.7%,对大洋洲增长13.2%。东盟连续8年成为我区的第一大出口市场,2007年1-11月我区对东盟出口14.9亿美元,同比增长68.8%。
  三、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出口主体进一步多元化。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区改变了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出口占主体的状况,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对外贸易的新格局,出口主体进一步多元化。2007年1-11月,私营企业出口20.2亿美元,同比增长56.4%,占出口总额的44.8%,成为我区第一大出口主体。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分别出口9.9亿美元、12.9亿美元和2.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6.5%、33.2%和17.9%。生产企业龙头作用日益明显,出口超4000万美元的企业18家,较上年同期增加6家,其中生产企业14家,较去年多出5家,涌现出一批龙头生产企业,其中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预计全年出口超过3亿美元,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八一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预计全年出口超1亿美元。
  四、抓住政策调整契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成效显著。2007年我区抓住国家对东西部加工贸易产业实行差别政策的机遇,主动接受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辐射和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一批加工装配企业正在加快落户我区。尤其是北海出口加工区获得跨越式发展,2007年1-11月,北海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超1.8亿美元,同比增长340.2%,成为拉动广西加工贸易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主力军。
  五、推动泛北经济合作,北部湾经济区出口加速。我区牢牢把握区域合作面临的新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2007年1-11月,全区14个市合计出口42亿美元,同比增长48%,绝大多数市均保持快速增长,北部湾经济区表现尤为突出,除玉林市11%平稳增长外,其他各市都实现高速增长。钦州市同比增长118.1%,南宁市增长81.3%,崇左市同比增长71.3%,防城港市增长66.6%,北海市增长59.9%。
  六、促进贸易平衡,资源性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我区积极采取措施扩大进口,鼓励企业进口国内紧缺的资源性产品、原材料和先进技术设备,辅以部分生活资料,结构较为合理,质量得到提高,进一步促进了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2007年1-11月我区机电产品进口5.6亿美元,占进口总值的15.6%;高新技术产品进口1.9亿美元,占进口总值的5.2%。资源性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1-11月进口铁矿砂4.4亿美元,同比增长25.8%;进口煤4.3亿美元,同比增长87%;进口锰矿砂1.5亿美元,同比增长73.4%;进口原木1.1亿美元,同比增长772.8%。其中煤进口1222万吨,占全国煤进口的26.2%;从东盟进口煤1207万吨,占全国从东盟进口煤的34%。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