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航 为山东港航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008-11-5 10:3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港航事业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港航的发展,为科技工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促进了科技进步的全面提升,同时,不断更新的科技手段也加速了港航事业的发展。据统计,仅“十五”期间,山东省共完成港航科研项目600余项,有200余项获各级科技奖励,其中获詹天佑奖3项,国家银质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为推动港航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港航快速发展呼唤科技兴航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空间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样也影响着交通增长方式的改变。港航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尤其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港航服务水平、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山东省交通厅港航局局长王栋说的,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现代科技成果及手段,推动港航发展方式逐步由外延扩张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全面提升港航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实现港航事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平安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山东省港航科研体制改革逐步深入。2002年,山东省航运工程设计院成功转制,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全省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框架。与此对应的是港航科技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各港航企事业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和完善了科技奖励制度,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引导科技创新工作向纵深推进。2007年,山东省交通厅港航局拿出110万元,对12个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的项目进行了奖励,进一步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蓬勃开展,形成了“人人学科技、个个争创新”的浓厚氛围。同时,山东港航企业科技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充分发挥青岛、日照、烟台港集团等大型企业在人才、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优势,鼓励其形成设计、科研、施工于一体的集团优势,引领企业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全省港航科技成果中95%以上来自企业。

  同时,山东省港航强省的建设目标对科技兴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港航强省,科技必须先行;实现港航业的新跨越,科技创新是关键。为了建设港航强省目标,山东省将依靠科技兴航?熏不断满足港航扩充能力、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改善服务、保障安全的需要。按照山东省港航局的思路,他们将通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水平,大力支撑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水运工程,使工程建设适应自然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空间。同时还将统筹水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优化布局,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交通运输一体化进程。要优化港航管理手段,提升港航发展质量效益,保障港航安全生产,引领创新型行业建设,促进水路交通可持续发展。
实施科技兴航成效显著
  自从被当作促进山东港航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以来,科技兴航已经显著出其独有的显著成效。

  首先被大家所切身体会到的就是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取得新成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山东省港航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山东省交通厅港航局局域网与交通厅内部专网建立了内部连接;开通了与烟台、济宁、枣庄、威海、菏泽、济南等市港航机构的SDH专用线路;通过光纤完成了与因特网的独立接入工作,外网建设也已完成。部分港航管理机构与企业已经形成局域网运行框架,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枣庄航运局机关2006年开始应用OA自动化办公系统;青岛港建立了国内一流的企业内部网络平台、国内港口规模最大的EDI中心和具有一定规模的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系统,实现了企业内部网、EDI网、因特网三网的有机结合;烟台、日照等港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港口的各个领域。全省基本实现了对沿海重要作业区域、内河船闸和重要作业环节的实时电子监控。船检网上授号、船闸收费、内河规费征收、EDI通关、船舶动态监控、集装箱运营、电子商务等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财务、统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种应用系统软件得到大力推广应用,增强了系统间数据共享的程度,大大推进了业务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一步提高了港航管理工作效率和监管水平。

  除此以外,生产装备现代化进程的新跨越也是有目共睹的。山东各港航企业大力进行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使该省港航生产装备技术等级大为改观。目前,沿海港口拥有国际一流的集装箱、矿石、煤炭、原油专业化装卸工艺设备。努力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青岛港创下了单船装卸时间最短、单机小时装卸箱量最高的世界纪录,创造了震惊世界航运史的“振超效率”、“孙波效率”;日照港矿石装卸效率连年创出新高,在2006年10月接卸“海洋之光”矿石轮过程中,仅用24小时便接卸矿石176623吨,平均每小时卸货7359吨,刷新了自己创造的单船、单时矿石卸船世界记录。内河船舶标准化推广应用国内领先,船舶平均吨位比“十五”末提高了3.5倍。水运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拥有全国最大的出运沉箱专用船舶,起重能力达5000吨。省内最大的半潜驳工程船,不仅可以采用搭桥和座底两种形式出运沉箱,还可作为浮动的沉箱预制场在甲板上预制2×4000吨沉箱。
科技兴航还将更上层楼
  “十一五”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山东省港航事业快速发展、由港航大省向港航强省跨越的关键时期。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机遇,山东省科技兴航的力量还将进一步加大。因此,在10月下旬刚刚结束的山东省港航科技工作会议上,王栋局长指出,近一个时期该省港航科技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全行业科技意识为出发点,以港航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加大科技投入和提高人才素质为保障,突出抓好重大工程技术研发和新技术集成应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型行业建设,为实现由港航大省向港航强省的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而该省港航科技工作发展的总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基本建立起适应港航快速发展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完成一批关系港航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科技项目,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养护技术研究应用和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体化运输技术、安全保障技术、绿色港航技术研究应用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实现港航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发展。到2020年,山东省港航综合创新能力在全国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跨入港航科技强省行列。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山东省港航科技工作已经开始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把成果转化应用作为整个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围绕港航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明确优先发展主题,集中攻关,走出一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子。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双重作用,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立足港航,面向市场,做好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工作,充分体现港航科技成果的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他们也认识到,科技创新,人才是根本。因此,他们正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识人用人上寻求新突破,努力在科技实践中发现人才,在科技活动中培育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凝聚人才,积极营造港航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制度。

  同时,山东省港航局还将充分发挥港航管理部门的推动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转变政府科技管理理念,理顺科技管理体制,制定适应形势发展的科技管理政策和措施,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创造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突出港航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研究,形成山东省港航独具特色的优势技术专业,带动科技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科技兴航的进一步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