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诸城互补互融工农携手发展

2008-11-30 9:1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初冬时节,虽是寒冷,但在山东诸城采访却时时处处让人感受到热火朝天的科学发展热潮。多年来,山东省诸城市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思路,着力在壮大工业经济、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创新发展镇域经济、探索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制度机制等方面狠下功夫,促进了县域内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形成了县域工业依靠支柱产业拉动、支柱产业由骨干企业体现、骨干企业靠知名品牌支撑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目前,该市销售收入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实缴税金过千万元的企业分别达到108家、75家、28家,有9家进入国家大型工业企业行列;拥有国家级品牌36件、省级品牌80件,品牌拥有量居全省县级之首。今年1至10月份,该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7.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3%和33.4%;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759亿元,实现利税6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7%和21.1%。 
    “龙头”带富万户千家 
    11月27日上午,诸城外贸公司与欧盟荷兰客户签订了600吨、价值240万美元的禽肉熟制品合同。当天下午,第一批60吨禽肉熟制品正式启运装船。作为诸城市最早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诸城外贸公司一直走在指导生产,开拓市场,带动农民致富的最前列。 
    诸城是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农业龙头企业建设起步较早、基础较好。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诸城就推行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开始探索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带动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路子,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作为首批15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得利斯公司同样妙招迭出,走出了一条从“公司+农户”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大农业产业体系新路子。公司董事长郑和平告诉记者,500万头生猪产业化经营体系,每年可带动200万吨饲料、500万头良种猪、430万吨运力持续发展,带动农业增效80亿元、农民增收15亿元,带动20万户农民致富;仅去年新上的120万吨粮油加工物流基地项目,就能带动300万亩粮食增值,每年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4亿元。据统计,目前该市已发展起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80多家,带动农户13.6万户;全市流转土地10万多亩,直接增加土地产出效益1.4亿元,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 
    打破城乡经济方面的二元结构,就要努力改变工业和农业分离的格局。农业龙头企业是融合工业与农业的有效载体。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破解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诸城决策者对农业龙头企业有着准确的角色定位。 
    为加快膨胀扩张现有龙头企业、培植发展新的龙头企业,诸城市近几年不断从土地、资金、税收、加工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实行市级领导包靠重点龙头企业责任制,及时研究解决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情况,作为硬指标列入对乡镇(街道)的考核,增强各级发展龙头企业的责任感和压力感;重奖为农业产业化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激发企业家的创业积极性。目前,该市发展起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2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220多家,诸城外贸、得利斯、万年食品3家企业被列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全市70%的农产品得到了就地加工转化,70%的农民参与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收入的70%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形成了工业带动农业、农业支持工业、一、二产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企业入村引导生产要素自由流通 
    在枳沟镇乔庄村桑莎制衣分厂记者看到,这个城区企业“伸腿”到乡村建设的占地100亩的加工分厂已是机声隆隆,生产热火朝天,使该村及周边村80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实现了“进厂就业”。龙都街道杨春社区王家屯村杨春工业园在该村的设立,不但消化了当地劳动力,而且带动了周边服务业的发展,不到两年的时间,这里已经发展起两个生活超市和4个小型饭店,均由当地村民经营,为他们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有强大的工业做支撑。目前,全市已发展起汽车、食品、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等四大支柱产业以及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木器家具等潜力产业。工业产业集群和骨干企业群体支撑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带动全市70%的村(居)、80%的企业协作配套。近年来,诸城市把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激励等措施,推动有条件的城区企业将生产链条延伸到农村;镇村主动承接城区大企业的转移,积极融入工业主导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配套协作项目,形成了城乡一体的产业链条,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据统计,现在诸城市已有100多家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镇村为城区骨干企业配套的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500多家,有10万多名农民在家门口变成了工人。在引导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的过程中,该市已有90多家城区企业全部退出中心城区,腾出土地2300多亩发展服务业,规划建设了230多栋高层楼宇,既改造提升了城区的传统服务业,又为金融、现代物流、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镇域经济强壮“关键节点” 
    成立舜域和舜邦两家市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和两家镇级区域性担保公司,是诸城市完善城乡信用担保机制,强壮镇域经济的有效措施之一。 
    乡镇一级直接面对农村,处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前沿,既是连结县城与农村关键节点,又是融合城乡各类资源的重要载体。发展好镇域经济,对于打破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以玉米淀粉、纺织服装和医药为主导产业的辛兴镇近期又建成了东晓高科技产业园,把原有的玉米淀粉企业不断加长产业链条,开发了变性淀粉、葡萄糖等深加工产业项目,聚集了十几家企业,使镇域经济发展迸发了新的活力,带动了镇区房地产业的发展兴盛和相关公共基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 
    积极推动二三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是诸城市为做大做强镇域经济的另一重要举措。目前,该市13处乡镇(街道)大都建起了特色工业园区,8处乡镇(街道)建起了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基地;培育发展起了密州花卉、林家村辣椒、桃园花生等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规划建设了辛兴、昌城、舜王等特色物流园区。同时,诸城市还为保障镇域经济的稳步发展做了扎实的基础工作。首先是做好乡镇(街道)撤并,将全市乡镇(街道)由原来的23处调整为13处,从而扩大了镇域经济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强了乡镇(街道)统筹发展的能力。同时,在撤并中将三处街道驻地外迁,开阔了城市发展框架,加快了城乡对接步伐。将原来由市里审批或管理的59项内容下放到乡镇(街道),享受县(市)级管理权限;扩大乡镇(街道)的干部管理权限,进一步增强了乡镇(街道)自主发展、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实行“核定收支、定额上缴(补助)、增量分享”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将乡镇(街道)属以下的税收全部留归乡镇(街道),将2007年纳税额1000万元以下的市级企业税收划归所在乡镇(街道),增强了乡镇(街道)的财政实力。诸城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城镇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记者孙晓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