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中小零部件企业

2008-11-29 11:2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枭冬
    “金融危机到底啥时候能结束啊?”这是记者在同东北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有关部门负责人刘先生聊天时,他反复问到的一个问题。
    尽管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并未产生大面积的影响和冲击,但不可否认的是,除了依赖出口的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型企业外,一些平日里活得还算自在的内陆地区的相关企业,也遭遇了不大不小的困境。对此,为汽车整车厂做配套的零部件企业,体会尤其深刻。
挺过年关再说
    吉林长春是我国有名的汽车城。在那里,以一汽集团为核心,周边汇集了很多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他们大多为一汽集团旗下的整车厂做零部件供应,也有一部分企业和其他地区的汽车集团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可无论怎样,这些企业如今的日子都不好过。正像刘先生一样,面对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大多人都显得迫切而焦急。
    实际上,这家以生产汽车保险杠等零部件为主的企业,日子还算过得不错,因为近期他们刚刚同一家汽车生产企业签署了一份生产合同。刘先生也认为,与一些给卡车企业做配套的零部件厂商比起来,他们过得也还凑合。但如果与去年同期相比,他们的业务量的确减少了很多。
    刘先生还说,再过一段时间,2008年就结束了。所以,无论如何,要做好年底的收官工作,再苦再难,也要咬牙挺住。
    “没别的说的,这种情况,挺过年关还不成问题。我只希望过了年后会有更好的办法对付金融危机。”刘先生说。
纷纷开源节流
    与很多沿海地区的中小型企业不同,在内陆地区的一些同类型企业并未出现大规模的倒闭、停产,但很多企业也都不得不临时改变了生产计划。据了解,长春一家汽车生产企业日前已决定于12月下旬开始连放10余天长假。为其做零部件供应的厂商也相应减少了供应计划,工人的工作量一下子减了不止一倍。
    对此,刘先生感慨道,很多零部件企业生意好的时候,甚至会有员工24小时不离生产线的情况。但现在,这些企业已经实行三班或者两班轮流开工了。
    同时,还有一些企业,员工都是半工半闲的状态。企业没有办法,只能在保证不停产的前提下,给员工每月几百块的工资及补助。
    “这甚至不如以前业务多时发的奖金。”刘先生无奈地说。
    更有部分企业动了裁减员工、控制成本的主意。刘先生告诉记者,尽管他们的企业没有直接对现有工人“下手”,但本来打算年内上岗的一批工人,还是没有签署用工合同。 “很明显,这是公司开源节流的做法。如果不精打细算,公司恐怕也撑不下去。”刘先生补充到。
不看好年后市场
    而对于未来的市场,刘先生对记者说,国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加大投资,出台了很多扩大内需的政策,这是好事。就拿几万亿元的铁路项目来说,可以给商用车企业带来市场机遇,当然对其上游的零部件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利好。
    不过,就眼下来看,这些投到市场上的钱,还不能直接带给中小型零部件企业多少商机,一些直接利于汽车产业的政策、措施也未及时出台,这让刘先生感到有些疑惑。
    “不会都像燃油税一样 ‘择机实施’吧?还有听说过路费、过桥费,就算是燃油税出台,也会继续收下去。这样谁还敢买车啊?”他反问道。
    对明年及未来的市场行情,刘先生认为很难判断。 “因为国家经济大环境在多大程度上能有所好转,不太好说;另一方面,我们这样的零部件企业都是跟着整车厂走的,与他们的效益好坏关系更直接些。”刘先生语气沉重地说。
    最后,他强调: “就算过了年底这关,其实到了明年开春一样会很难。历来春节前后都是汽车市场的淡季,到时候再加上金融危机的搅局,车市更为低迷,我们这些中小型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运营,肯定也会受到连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