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建设规划投资额尚剩2500亿元

2008-11-26 12:5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根据交通部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沿海主要港口将在2010年达到通过能力46亿吨,港口产能适应度达到1:1,其中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7960万Teu。为实现上述目标,各地方政府上报国家发改委的审批项目投资总额约合4000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根据交通部的年度统计以及招商证券的测算,如果仍按原规划方案,2008-2010年沿海港口投资额约为2500亿元,年均800亿元左右。
R>  “十一五”期间,全国集装箱码头的产能投放迎来高峰期。据不完全统计,按照“十一五”各港口的建设规划,2008-2010年期间,沿海港口规划吞吐能力将达到5000万Teu。

  就区域分布而言,环渤海地区的港口建设规模在沿海三大港口群中最为抢眼。如果对港口建设的整体资金来源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2005年时,国家预算的资金占比不到2%,地方自筹的占比在8%左右。当然,这其中存在区域和个性化差异。


  ■ 链接 沿海及内河港口“十一五”发展规划 

  交通部于2006年颁布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和《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对“十一五”期间的全国沿海及内河港口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规划。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相关方案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特点、区域内港口现状及港口间运输关系和主要货类运输的经济合理性,将全国沿海港口划分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体,强化群体内综合性、大型港口的主体作用,形成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和旅客运输等8个运输系统的布局。

  《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旨在:规划内河高等级航道、主要港口,促进沿江、沿河产业密集区的形成,发挥区域内主要城市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由通航千吨级及以上内河船舶的高等级航道为骨干、主要港口为主体的全国内河航道和港口体系,促进运输船舶大型化、标准化,使内河水运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内河水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到2010年,航道通过能力可在目前基础上提高约40%;到2020年翻一番,船舶航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单位运输成本将比目前明显降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