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学阳:打通“大通道” 发展“大提速”

2008-11-23 16:3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肇源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过去,由于松花江的阻隔,肇源往南的陆路交通被阻断;水上交通由于河道淤积、江水变瘦,通航过货能力明显下降,每年水运货量仅有20万吨;县内公路里程仅1214.3公里,国家、省级公路所占比重仅为7.07%,破烂不堪的路况,使肇源成了闭塞之地。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全县土路占67.2%,农副产品运输难的现象普遍存在,群众出行问题也是迫在眉睫。路况不好,交通不便,阻碍了外地客商来肇源投资的热情,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经过论证,肇源打通大通道有3点优势:一是坐落在肇源腹地的松花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肇源客观上成为了“哈大长”经济圈的桥头堡,哈尔滨的西南出省口,大庆的南风窗,吉林北下的北大门。二是肇源与松源两地民间的交往交流十分频繁,特别是一些沿江乡镇,在农副产品贩卖、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三产服务等方面,一直保持着多层面、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有力地推动了肇源外向型经济发展。三是肇源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全省畜牧水产先进县,多年来一直是哈尔滨、大庆、长春3市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每年提供的粮、肉、鱼、菜等农副产品在15万吨以上。因此,肇源县把大通道建设作为提升开放水平,加快市场化进程的大战略来谋划,作为富县利民的重点工程来推进。 
    大通道战略实施过程中,最大难题就是建设资金。肇源新港是大通道建设的重头戏,由于地方投资不到位,前期工程面临停工,向国家申请的1020万元补偿资金有可能会花落他家。得知情况后,县里连夜召开会议,把办公经费等项开支一压再压,筹集了200万元资金开展前期工作,随后县领导分头行动,开拓融资渠道,国家投资、开发贷款,被一点一点地争取过来,新港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县内公路建设的资金更是捉襟见肘,我们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采取财政担保贷款、开发商垫付等创新的融资手段破解了资金难题。截至2007年,全县完成公路里程84条933.33公里,16个乡镇135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26万人口受益。 
    “一港两桥三纵五横村村通”的大通道建设,让肇源一下子跃升为辐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的经济物流集散地,成为“哈大长”两小时经济圈的中心,经济格局也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经济提速增效,项目建设卓有成效。皮革工业园区建设总投资1.7亿元,先后引进项目24个,投产12个,累计完成产值11.7亿元,利税1.1亿元。二期工程已经启动,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利税12亿元,相当于再造3个肇源的经济总量。松花江工业园区目前已聚集食品加工企业30多家。港桥经济园区实施借港出海战略,去年肇源新港完成吞吐量106万吨,成为全省吞吐量第一大港。新肇粮食产业园区已吸纳粮食贸易、粮食及饲料加工企业上百户。 
    大通道建设使肇源县域经济得到快速提升,财政收入跃升至全省5强;摘掉了外贸出口空白县的帽子;实现了利用外资零的突破;5年招商引资项目350个,引进到位资金70亿元。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最快的100个县份,先后荣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中国特色魅力百强县”和“全国民营经济首选投资县”称号。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