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我国外贸企业的春天在哪里?

2008-11-23 16:1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毫无疑问,2008年是我国外贸企业极为艰难的一年。大部分外贸企业呈现出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仅上半年全国就有超过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这其中以外贸业务为主的企业占据了绝大多数),进入下半年,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冬天真的来了?冬天真的来了!
  经常听到有人拿雪莱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进行自勉,认为虽然目前我国的外贸企业因外部环境的关系,遭遇困境。但是,随着外部形势的改善,外贸企业的处境自然会好转。
  简单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人的想法或许过于天真。他们单纯的将希望寄托在外部形势的好转来刺激增长,而自身不做任何努力和尝试;天真的等待春天的来临,而不去反思一下危机的根源来自哪里?这简直就是亡国奴的思维!
  其实,按照目前强势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中心―边缘"为基本结构的世界体系,我们的外贸企业是很难看到春天的。
  在产业链中,国外资本掌握了技术、标准、市场等高附加值的中心环节,我们的外贸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的零售价可以卖到9.9美元,但在芭比娃娃最大的产地珠三角地区,中国企业生产一个芭比娃娃只能获得0.35美元的加工费。我们始终在产业链的边缘,为他人做嫁衣。
  诚然,"中国制造"的论调非常有市场,但是外贸的设备、技术、行业标准甚至市场都依赖西方。实际上所谓的"中国制造"等于"中国组装"。因此,尽管中国的制造企业在不断发展,但始终走不出去,成不了世界五百强。
  在当前列强制定的游戏规则下,我们的外贸经济的总体增长是通过榨取廉价劳动力、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赚取微薄的利润,很多外贸企业是在透支子孙后代的资源。这种模式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因此,在传统的外贸运作模式下,我们始终处于被牵制和受盘剥的境地。即便不遭遇2008年的外贸寒流,我们的外贸企业依然没有春天。
  打破“中心―边缘”世界体系的封锁,通过"自主研发的产品、技术、品牌、渠道"去获得企业长远发展的源动力,这才是外贸企业真正的春天。
  在当前形势下,大部分企业都不足以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性品牌抗争。但是,我们可以立足于战略空间广袤的国内市场。以此为根据地,充分打造企业的竞争力,练好内功,再伺机走向世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