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将成北部湾港口“桥头堡”

2008-11-20 20:2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日前,洋浦这个全国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再次引来众多“粉丝”注目,其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港口资源以及诸多政策上的优惠,在如今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似乎对外展现出更多的魅力。天时地利人和诸事齐备“反周期运作,此时用在洋浦身上相当合适。”原中国海运总公司总裁、现洋浦经济开发区顾问、享有中国“集装箱之父”之称的李克麟表示,此时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正是洋浦蓄势而发的一个机会。此天时也。
  李克麟指出,首先从洋浦的区位优势上讲,洋浦是环北部湾地区优势最突出,最具发展潜力的开发区。它位于中国面向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经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海运的第一节点;是距离南海石油天然气资源最近的工业基地;港口直接面向北部湾,辐射面积大;气候条件优越,常年6级以上风浪不超过8天,适宜发展航运;经估算,由北部湾地区港口经洋浦中转至欧洲或美国西部海岸,航运费每个标箱可节省200至300美元。
  其次,土地优势明显,其陆域平缓,纵深开阔,土地贫瘠,人口稀疏,不宜耕作,适宜建设大规模工业园区。且洋浦经济开发区位于洋浦半岛,三面环海,处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环境容量大。另外,洋浦经济开发区是享受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并且区内批准设立了开放层次更高、功能更齐全、政策更优惠的保税港区,并具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北部湾地区,越南西部的将近20个港口左右,这些周边的港口,2007年的吞吐量是400万箱左右,那么按照每年10%到15%发展的话,到2010年可能到500万箱,到2015年,可以达到1500万箱,2020年,达到1800万箱到2000万箱,这个量很大。”李克麟在阐述洋浦的具体优势时指出,从中转的量上说,一年如果按照10%到20%来算的话,到2020年,北部湾地区的中转量通过洋浦的中转量可以达到250万到300万箱。而随着洋浦开发区的港口发展、开发区一些产业的不断发展、设备的引进、产业的引进,它的吞吐量会逐步增加。“而且,总体来说,洋浦港在北部湾地区来讲,属它条件最好,离国际航线很近、港口水又深,离岸500米到1000米处水深15米、1500米以上水深25米,所以它的地理位置、港口条件,再加海南进出口的量以及周边环境的量,我相信经过若干年努力,洋浦港一定会建设成为北部湾通向东南亚地区的一个枢纽港。”李克麟表示,再加上如此优良的地利、人和条件,洋浦成为北部湾通向东南亚的魁首指日可待。将成北部湾港口“桥头堡”“洋浦之前10多年形成‘开而未发’的局面,综合来说,就是因为没有实质性建设。”洋浦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丁尚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但海南省始终把它当成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海南确定了“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的发展战略,随着这项战略的推进,800万吨炼油、100万吨木浆等一批大项目落户洋浦,从实际行动上推动了洋浦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洋浦自2004年以来,地方生产总值、工业产值、总税收、港口吞吐量等主要经济指标连年实现大幅度增长,有些甚至是翻番式的增长。”丁尚清指出,2007年,洋浦的工业产值417.4亿元,占全省的38.5%,总税收、港口吞吐量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占全省33.26%,32.07%和58.8%。而这些都是洋浦从“消化能力”等方面,具备成为北部湾进出口港口“桥头堡”的必要保障。“以此为起点,逐步扩大开放范围,推动区域开放,最大限度地放大保税港区对洋浦经济开发区、对海南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丁尚清说,目前,洋浦投产和在建工业项目已有30多个,浆纸、油气化工、电力等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其中,投资116亿元的800万吨炼油项目,2007年实现产值335.87亿元,实现利税15.98亿元;投资102亿元的100万吨木浆项目,2007年实现产值约60亿元,利税约8亿人民币;投资15.47亿元建设的30万吨的卫生纸项目已经投产,预计年产值22亿元,税收3.8亿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