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佣金代理制度有助于钢市的稳定

2008-11-20 11:3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汪建华
    今年钢材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当然有需求空前乏力的缘故,其次有市场信心的问题,还有诸如成本下降等各种因素。我仅在这里分析两点其它因素:
    1、钢厂减产决策缓慢所致
    减产保价,原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中国的钢铁企业,一是喜欢借他人之力解自己之困。都期望别人减产,价格回升自己得利;二是死到临头才肯减产。一旦到了自己的库存消化不了,现金流快要出现问题了,才开始减产;三是喜欢跟风。一看别人都减产,才认识到市场真的可能出了很大的问题,赶紧跟一把。
    中国企业减产的现况,往往导致的结果,一是达不到实际效果。会上说一套,实际上做的是另一套,有些企业如实执行了,有的则是打了折扣,更有甚者,不但不减,反而偷偷地增产;二是减产同时实行与此目的不一致的措施。有些企业减产都来不及了,赶紧疯狂甩货,什么补差啦,保值啦,各种措施都出来了;三是短期内对市场信息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大面积、大幅度的减产,不但没有恢复信心,反而让人更加恐慌。
    其结果往往是钢材价格加速下跌。所以钢厂是否减产,首先要看自己的盈利水平,要设置一个参考价位;其次,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出现当前这样的全国性减产行动。
    2、多方博弈的结果
    在钢材市场,钢厂是“老大”,下游用户是 “老二”,贸易商是 “小三子”。哪有什么 “平等”、“公平”、“公正”,更无所谓“上帝”而言,如果真有,钢厂恐怕就是“上帝”。
    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的贸易商和下游用户今年也终于认识到,谁与“大势”过不去,谁就会倒下。于是,钢厂与贸易商、钢厂与下游用户,贸易商与下游用户、银行与这些机构之间形成多方博弈的格局,其博弈的手段各种各样。
    以往输的多是贸易商,而今年除了贸易商,更痛的恐怕是钢厂。正是因为下游没有采购积极性,贸易商死也不肯接货,钢厂的库存才出现爆满,资金流出现险情,从而使得节后的市场变得疯狂,变得不可理喻。
    就连我们都看傻眼了,老外能不说看不懂吗?应该说,节后的这波来势凶猛的下跌,完全是钢厂主导的。
    如果对上述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则要归咎于中国钢材市场流通混乱的现状。笔者强烈建议,钢厂除部分实行直供外,要大力推行佣金代理制。此代理制,要考虑以下几点:
    1、审查代理企业资格,主要从信誉、销售能力、团队等方面考察;2、公开代理企业名单,在企业的网站或行业门户网站上公布;3、确定代理等级及其佣金,比例在0.5%~2%之间不等;4、制订双向考核机制,钢厂要考核代理企业,也要严格要求自己;5、所有代理企业严格执行钢厂定价标准,只负责销售、售后服务等,无须与钢厂发生买卖交易;6、钢厂定价要充分征询代理企业和下游用户的意见,不能单方面定价。
    至于代理企业,除获取佣金外,还可以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如加工、配送、垫资等获取相应的报酬。
    实施佣金代理制,至少可以实现以下“五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价格大起大落的局面;二是有利于大幅度降低钢铁厂商和下游用户的运营成本;三是有利于提高钢铁厂商和下游用户的运营效率;四是有利于专业化分工;五是有利于钢铁行业的稳定运行。
    中国已到了不得不实行佣金代理制的时候了,真的期待中国钢铁企业早日实行佣金代理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