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物流学术理论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

2008-11-19 13:2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国民经济以平均9.8%的速度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对外贸易总额占全球的比重由不足1%上升到8%左右。今年以来,尽管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又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前三季度GDP仍然实现了9.9%的增长,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25.2%,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本面目前没有改变。当前,世界性的金融海啸还在发展,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这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要充分估计,审慎应对,我们要努力办好自己的事情。
    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经济强劲增长的推动下,中国物流业进入平稳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物流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趋势。全社会物流总额68.1万亿元,同比增长26.7%,物流规模继续扩大;物流业增加值完成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6.8%,物流效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68万亿元,同比增长19.6%;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3%,这一比例与去年变化不大,但支撑了更大规模经济总量的运行。总体看来,我国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尚未改变,适应了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的要求。但在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下,今年以来,我国物流发展也开始出现需求、效益、投资等整体趋缓迹象。物流企业发展也开始有所趋缓,企业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物流业发展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关注,深入研究。
    经过30年改革开放,特别是最近10多年加速发展,我们初步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物流服务体系。各类物流企业在中国快速成长,物流市场化、产业化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制造企业、流通企业改造业务流程,分离外包物流业务,物流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明显增强。物流园区和网络枢纽建设进度加快,物流功能集聚区开始形成。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设备和技术条件得到改造,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层面、政府监管层面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我国政府重视和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体制和政策环境逐步改善。物流业为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应急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也是我国现代物流从理论到实践,由开始起步到快速发展的过程。30年前的1978年11月, “物流”概念被介绍到中国,一些专业刊物刊出有关文章。1984年8月,我国第一个物流专业研究团体,也是中国物流学会的前身——中国物流研究会成立,开始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著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国内外交流更加广泛,各种物流研讨会、论坛在北京等地展开,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物流在我国的研究与实践。外资开始大量涌入中国,跨国公司带来了先进的物流理念、管理和技术,给我国物流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促进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崛起。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外资物流企业“抢滩”中国,国有物流企业加速重组、转型,新兴的民营物流企业加速成长。出现了国有 (股份)、民营、外资物流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发展。政府部门出台规划和政策,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支持物流行业协会的工作,确立了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中国物流业进入全面、快速、平稳发展的新阶段。
    30年来,中国的物流研究伴随着改革开放,探索研究,实践发展,普及提高。目前,我国物流研究咨询机构达100多家,专职研究人员数以千计。政府、协会、企业、高校、新闻、研究、咨询机构,积极参与物流研究,研究成果逐年增多。一些成果被政府部门制定规划和政策时采纳,或在企业经营实践中采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1500多所各类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在校在读的本科、专科、高职、职高和硕士、博士研究生超过60万人。物流类专业报刊已有30多种,物流及相关网站预计在3000家左右。物流理论研究、教育培训和新闻宣传工作蓬勃开展,为现代物流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自2002年创办以来,已成为总结交流物流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第七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共收到参评论文605篇、课题报告103个、图书55部。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我国物流研究的普及和深化,反映出当前物流研究的一些基本特点:一是选题的广泛性。涉及物流经济、物流管理、物流技术与工程、物流实务、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等诸多方面。二是作者的普遍性。这些成果涉及直接的作者2000余人,分别来自教学研究机构,政府、企业及相关部门。既有资深的专家学者,也有参加工作不久的后起之秀,还有部分在读研究生、本科生。我国物流研究队伍呈现出后继有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三是成果的实用性。这些研究针对当前物流领域存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紧密联系实际,深入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操作性比较强。四是内容的创新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内外成果,无论基础性研究还是应用性研究在某些方面都有突破和创新。五是方法的科学性。不断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性更加明显,研究视角更加开阔。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物流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是研究和应用 “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研究效率有待提高。物流研究缺乏全面规划和统筹协调,存在盲目选题、重复劳动、效率低下的问题。三是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如,来自院校的研究人员居多,院校之外的偏少。东部地区居多,中西部地区偏少。理论性研究居多,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偏少。研究供方居多,需求研究偏少。研究管理问题居多,物流技术与工程方面的研究偏少。四是数量的增加快于质量的提升,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与实践发展还有一定距离,物流学术体系构建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经过30年发展,中国物流业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新的形势对物流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学会组织的学术研究来看,以下十个方面应该给予特别关注:一是美国金融海啸,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二是我国物流产业链升级发展与物流竞争力研究;三是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四是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和集成优化研究;五是“三农”物流问题与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六是应急物流、逆向物流、食品药品物流等关系民生和社会安定的物流问题研究;七是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业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研究;八是物流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研究,国外先进理念、管理和技术 “中国化”研究;九是中外物流比较,物流产业损害及产业安全研究;十是物流与节能减排,再制造系统与绿色物流体系建设研究等。以上十个方面概括起来,都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最近一个时期物流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
    今后的物流研究,要更加注意方法问题。我们要在重视研究课题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更要促进研究质量的提高;要在依靠院校和专家学者的同时,更要注意产学研结合,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实际工作者参与研究;要在研究物流供应课题的同时,更要注意物流需求的研究,推动物流需求社会化;要在微观研究的同时,也要注意宏观方面的研究,减少盲目性和重复劳动;要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更要探索中国特色的物流发展理论和途径;要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加强联合与协作,促进物流学术体系的构建,使我们的研究能够基本适应物流实践发展的需要。
    中国物流学会自2006年武汉会议换届以来,在各方面支持下做了大量工作,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我们还要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前进。要吸引更多的物流实际工作者参与理论研究和学术年会,特别要吸引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参与,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要发挥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和特约研究员的作用,善于发现人才、培育新人、不断壮大物流研究网络和队伍。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吸引更多的国外同行和港澳台同胞参加我们的学术交流。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会工作一定能够开创新的局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