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运输垄断铁矿石供求关系“逆转”

2008-11-18 13:2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文珊 综合报道
    为了保持对铁矿石资源的垄断地位,必和必拓、力拓一直排斥其他铁矿石生产商使用自己的铁路,将矿石从澳大利亚内陆运送到沿海港口。
    自2004年以来,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大矿业巨头操控着国际铁矿石价格连续暴涨。今年更是变本加厉,澳矿大亨利用强势地位破坏谈判规则,打破了沿袭几十年的国际铁矿石谈判惯例,让中国钢企饱受成本压力,甚至不堪重负。不过,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今年下半年中国钢价的大幅回落以及海运费的暴跌带来一个分界点。
    “铁矿石和海运市场将告别暴利时代。”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会长邹健指出。
澳政府打破“两拓”运输垄断
    近日获悉,澳大利亚财长韦恩斯万已表示,在今后20年,必和必拓与力拓在皮尔巴拉铁矿石开采地区的铁路线必须提供给第三方使用,这意味着澳两大铁矿石巨头再也无法垄断该国西部的铁矿石运输。但必和必拓依旧找寻着一切可以加强垄断地位的机会,公司表示正考虑小型收购项目。
    澳政府此举将让澳大利亚新兴铁矿石生产商成为受益者,而新兴铁矿石生产商的成长将逐步使铁矿石供应多元化,对全球铁矿石需求最大的中国以及中国钢企来说无疑是有利的,更多铁矿石来源让买方有更多的选择。
    而必和必拓并不愿自己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仍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来保持自己的垄断地位。必和必拓CEO日前表示,现在公司的眼光正对着那些小型收购目标,这些公司因为全球金融海啸而变得很脆弱。银行收紧了对矿业项目的贷款,所以出现了新的收购机会“有些企业拥有一流的资源,但那些项目却无法获得融资。必和必拓除了继续推进对力拓的收购之外,也正考虑小型收购项目。”
    据业内人士分析,一些小的铁矿石生产商一再向澳大利亚政府申诉,希望能够使用铁矿石两巨头的铁路,这样将使澳大利亚矿业效益提高20%。而必和必拓、力拓则辩解说,如果让第三方使用铁路,则可能使澳大利亚矿业效益降低20%。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一直在激烈进行。
    韦恩斯万在声明中称:“有关方面对第三方使用这些轨道产生的潜在成本感到担忧。不过,再三权衡后我认为,利大于弊,好处在于增强了竞争,避免重置设备带来的无效浪费,并减少了冠名权和环境受到的更多负面影响。”
海运费下降供求关系“逆转”
    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指出,目前,铁矿石海运费大幅度降低,11月6日,西至中国港口海运费降至9.85美元/吨,而澳大利亚至中国降至4.59美元/吨,并且还在继续下降。
    钢铁研究机构MYSTEEL资深专家徐向春指出,目前铁矿石的国际供求关系发生了“逆转”,海运费便是一个风向标,现在的铁矿石国际海运费已经降到了2002年
    的水平,
    仅是今年最高峰时价格的1/10。矿商们以海运费为借口哄抬铁矿石价格的企图率先落空。而供求关系则在朝着对中方有利的方向发展:中国的钢厂在大幅减产过冬,国内矿每年产量在增加,况且囤积以及库存的铁矿石已经够多了。“以往是供不应求,卖方在谈判中非常强势,所以他们可以狮子大开口,现在是个机会,中钢协以及宝钢应该借助这个时机来巩固并完善谈判机制。”
    中国钢铁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我国铁矿石压港量已经达到8900万吨,是今年来压港量最高数值,并且钢厂铁矿石库存也达到4个月以上。根据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9月底全国铁矿石港口库存量大约6973万吨;8月份全国铁矿石港口库存量7050万吨左右,其中,澳矿占49.9%、印度矿占13.96%、巴西矿占23.04%。
    “2009年铁矿石价格谈判已经启动,必和必拓已经和中钢协进行了接触。”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在近日召开的“中国钢铁产业链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会上透露。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徐向春指出,以往的谈判规则是由日本和欧洲钢企同矿商们约定俗成的,而中国钢企对谈判话语权的争夺在过去几年异常艰难。既然矿商抛出重回谈判桌的橄榄枝,那么现在是个修订谈判规则的机会,中国钢企可以也应该体现“铁矿石第一进口大国”的商业意志,包括如何维护谈判机制以及一旦出现谈崩局面该如何收场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