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产业结构升级早 赢得应对经济危机主动

2008-11-17 14:5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深圳产业结构升级抓得早、自主创新抓得早,因此应对这场金融危机就有了早的准备,也有了应对的能力。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金融海啸带来的经济“严冬”并未过去,刚刚结束在深考察的温家宝总理却留下了异常肯定的“鼓气话”。 
  10.2%、10.5%、11.5%,回顾深圳今年前三季的经济走势,依次走高的增幅无异于一场逆水行舟式的“加速跑”。交出这样一份从容的答卷,深圳的底气正是来自总理所说的“有准备”、“有能力”。赢得应对这次经济危机的主动,深圳依靠的正是产业升级的“早”,正是自主创新的“早”。
  国家出台总额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短期目标是遏制经济快速下滑,但长期目标却是推动中国的经济转型。得益于国际市场的强劲需求,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使得我们的产业升级逐渐丧失了前进动力,满足于拼资源拼消耗的低级竞争。金融海啸的最大冲击,在于放大了中国经济原有的问题,加工贸易企业眼下难堪的处境就是最贴切的证明。深圳此刻的从容就在于及早抛弃了拼资源拼消耗的发展模式,果断地以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的精神开始了产业结构升级。目前,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和文化产业成为四大支柱,产业附加值占了深圳GDP总量的60%。因此,当金融海啸的“寒流”来袭时,深圳也许会感染些许“风寒”,但却不会衍变成为“重感冒”甚至“肺炎”。如此从容,关键就是深圳的现代产业体系已经锻就了较为健康的经济躯体。
 “用创新赢得尊严,用创新赢得财富”,总理7月来深调研时有着深切的寄语。概括深圳的应对经验,总理将自主创新总结为赢得主动的最基本经验。创新是深圳最优良的发展基因,我们不仅形成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城市人文精神,而且还聚集了一大批包括企业、人才在内的创新资源。“没有打不开的市场,只有打不开市场的企业!”正如总理所言,当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变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时,重在追求自主知识产权的深圳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却逆流而上,充当起支撑经济稳健“匀速跑”的主力军。且不去一一细数企业的名字,在最新评出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名牌中,深圳就占据了三席。 
  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市场经济体系的改革深化无疑是中国下一步改革开放的重点,而服务型政府建设无疑是重中之重。深圳能够从容应对危机,政府的主动“出击”功不可没。这种主动不是去干预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而是用整体环境的隐性优势尽可能化解外部冲击。我们看到,深圳早在1月就发出了经济预警,在全国城市中最早开始应对准备;我们还看到,“工业贸易百人服务小组”采取贴身服务,为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及时提供决策依据;我们更看到,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深圳市政府采取了拿出30亿产业引导资金等等积极的财政手段。如何抚平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金融海啸是检验服务型政府的一次“国际大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社会自主管理、政府科学调控的善治格局,深圳的应对是可贵的探索。
  应对金融危机,深圳有责任为全国提供经验,这是先行者的责任,也是试验田的使命。今年3月,总理在全国两会上的发言掷地有声:“深圳特区是全国的一面旗帜!”展望未来,总理的寄语更是激励人心:“这段克服困难的实践也是深圳发展的过程,也是深圳提高的过程。经过这次风雨的洗礼,深圳像一棵大树,根更深、叶更茂,深圳更坚强!”
  就在上周,深港签署五项协议共同对抗金融海啸,联手不仅仅是确保两座城市的平稳发展,更是为了更广大的经济腹地能够安然“过冬”。对深圳而言,成为一棵能够抵御狂风暴雨的大树,这是发展的基本目标;而让“植树”的深圳经验催生中国经济的“防护林”,“由树成林”才是长远追求。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