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出口:积极迎战金融风暴

2008-11-17 10:4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王静周磊
    2008年以来,饺子事件、奶粉事件等重大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给中国食品出口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产品质量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出口产品质量形势依然严峻,这严重影响我国出口稳定增长和 “中国制造”的形象。
安全失信出口恶化
    “自奶粉事件发生后,公司出口订单就急剧下降,与2007年相比,订单至少减少了四分之一。”天津一家食品进出口公司的业务主管对记者说,语气中充满无奈。
    目前,已经有不少国家禁止从中国进口奶制品,不少含奶制品的食品,例如巧克力、饼干、糖果等,都成为食品风波的受害者之一。
    受 “问题奶粉”事件的影响,多个国家已经开始全面排查中国食品,如9月份意大利卫生部宣布,对来自中国的邮寄包裹和乘客行李包裹加强检查,尤其是含蛋白质的食品;对所有进口食品都要求提供不含任何中国牛奶成分的证明,若不能提交相应证明,海关将在留存60天后销毁。
    奶粉事件发生后,截至10月底,已经有35个国家和地区禁止或者暂停进口我国的乳粉、乳制品以及含乳食品,有41个国家和地区对上述产品采取下架、召回、销毁等措施,34个国家和地区对上述产品加强口岸和市场检查。
风险预警实时关注
    10月15日,欧洲委员会颁布第2008/798/EC号决议,对源自或由中国内地付运、含有牛奶的产品或奶制品实施特别规定。新措施中引入随机检查机制,检验任何可能被掺入三聚氰胺以令人认为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在合成食品方面,先前检查只限于来自中国内地含有超过15%奶制品的合成食品,例如巧克力、糖果和饼干。假若发现产品含有超过2.5mg/kg的三聚氰胺,产品会被立即销毁。
    现在,新措施规定所有来自中国内地含有牛奶的产品,包括合成产品及饲料,必须在欧盟经过系统化检测。成员国在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分析性测试前,毋须再确立奶制品含量水平。成员国须确保已流出市面的合成产品已受到适当管制及经过测试,必要时从市场撤走。
    近几年,部分国家或地区以安全、健康为由,不断提高食品质量标准,以 “绿色壁垒”为代表的技术壁垒不断加强,日本的 “肯定列表制度”、欧盟的 《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美国 《最严谨的水产养殖规范》 (BAP)等措施严重影响温州食品出口。2008年7月1日起,欧盟和韩国又分别对自中国进口的水海产品增加了检测项目和提高了检测标准,进一步增加了水海产品的出口难度。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行业自律出口回暖
    8月份,日本从中国进口的生鲜蔬菜量一度跌入低谷,9月份出现回升,且价格同步提高。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9月份日本生鲜蔬菜进口量为37376万吨,比上月增长23%,价格上升5%。据统计,一些主要品种的进口量都有不同程度增长。比如生姜较2007年增长1倍,胡萝卜增长30%,大蒜增长10%,牛蒡增长8%。
    据业内人士分析,近段时间经济景气度下降,消费滑落,使消费者比较青睐价格低的产品。同时,日本食品加工和餐饮行业也对中国产蔬菜的戒备心逐渐减弱。这些都使得中国产生鲜蔬菜进口量大幅上升。
    近日,联合国驻华系统在北京发布的 《中国食品安全的不定期报告》指出,中国出口食品合格率超过99%,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上是可靠的。2004~2007年,中国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的食品合格率都在99%以上,经过2007年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2008年前3个季度,在国际需求回落,成本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我国出口依然保持22.3%的增速,平均每天出口40亿美元商品,这充分体现了全球消费者对中国产品质量的认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