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依托港口,蓄势新一轮起航

2008-11-17 9:5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这是一座因港而生的城市,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北仑港一跃成为著名的东方大港。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也是宁波发展的不竭动力源。在30年的发展之后,北仑港年货物吞吐量达到3.44亿吨,雄踞国内港口第二位,这个成绩,远远不是当初所能想象的。

  从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到副省级城市,从设立沿海经济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再到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渐进式和探索式的开放过程,每次宁波都奋力抓住了机会,才有了开放经济的大发展。北仑也始终在用巨人的速度奔跑,成为国际货物运输链条中的一个节点,完成了从一个地方小港向第一代港口的嬗变。

  独有的地理优势

  北仑位于宁波市东部,濒临东海,三面环海,北临杭州湾,南临象山港。

  这里几乎可以说是“黄金海岸”,北仑区域陆域面积5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万,其中户籍人口36万。北仑境内设有北仑区一个行政区和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大榭开发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等5个国家级开放功能区,是浙江省、宁波市对外开放时间最早、程度最高、国家级开发开放功能区最为集中的区域。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全国首批14家国家级开发区之一,面积29.6平方公里,2002年底与北仑区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模式。2007年,北仑新区实现生产总值370亿元,增长15%,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186美元,居全市第一位;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1亿元,增长27.2%;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0亿美元,增长2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30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45元。今年1-10月,全区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7亿元,增长15.2%;今年1-9月,完成进出口总额92.3亿美元,增长38.2%。

  说到北仑,不得不提到这里优越的地理环境,这里是国际深水良港为依托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北仑紧临深水良港北仑港,岸线173公里,其中深水岸线120多公里,目前已开发岸线70公里。北仑港现有生产性泊位305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0座,主要有25万吨级原油码头,20万吨级矿砂中转泊位,8个国际集装箱泊位、液体化工专用泊位、煤炭专用泊位及通用泊位,可靠泊30万吨级世界特大型货轮和第六代大型集装箱船舶,是远东地区最大液体化工产品中转基地,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

  “宁波的优势在港口,港口兴则城市兴,港口兴则经济兴。”宁波市北仑区常务副区长陈国军曾经这样跟媒体表示,2007年,北仑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44亿吨,集装箱超过935万标准箱,分列大陆沿海港口第2位和第3位,列世界港口第4位和第11位。

  产业优势吸引客商

  “现在想要招商引资,靠的不是政策,也不单纯是区位优势,而是产业优势。”采访中,北仑区一位领导向记者介绍。

  这几乎是北仑现在优势的全部概括,北仑,被称为浙江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华东地区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的战略重点。

  北仑因为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在省市产业结构调整大局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是石化、能源、钢铁等临港产业的集聚地。近年来,北仑新区依托港口优势引进并建成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其中,总投资在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20多个,总投资在100亿元以上项目9个,目前,这些项目的一期工程大部分已建成投产。依托这些临港大项目,着力延伸产业链条,产业聚集效应日益明显,初步形成了石化、能源、钢铁、纸业、汽车、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集群,成为浙江省重大项目规模最大、最为密集、产业配套较为完善的区域。区内申洲国际、敏实集团、海天国际等三家企业先后在香港主板上市,同时,另有一批企业也正筹备在香港和国内A股上市。

  比如引以为豪的石化产业,累计投资80亿美元,形成了以台塑台化、逸盛石化、英国BP、美国陶氏化学、日本三菱化学、伊藤忠化学、德国林德气体等为主体,覆盖上中下游的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目前台塑一期9个项目已经全部建成投产,总投资超过20亿美元,年产值达240亿元。下步重点开展年产120万吨乙烯为龙头的二期项目的前期工作,年底前上报国家审批。

  像北仑出名的钢铁产业,累计投资40亿美元,形成了以宁波钢铁、宝新不锈钢等为主体,年产100万吨高档不锈钢和年产400万吨宽厚板的产能。目前正在开展宁波钢铁年产量达800万吨的前期研究和年产量达1500万吨钢铁项目的规划研究工作,努力打造浙江省主要钢铁工业基地。

  有一些数据很能说明北仑的投资“热度”,今年1到10月份,北仑区合同利用外资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4亿美元,同比增长16.6%,招商引资名列全市前列。1-10月份,北仑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0家,其中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6家,增资项目61家。

  服务业发展喜人

  优良的港口资源和庞大的临港工业体系成为北仑现代服务业快速崛起的基石,在这两年,北仑服务业在飞速发展中。

  北仑新区充分依托国际深水良港的优势,大力发展为港口和临港大工业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先后引进了马士基、地中海、普洛斯、AMB、嘉民、中外运等世界顶级物流企业及全球航运业排名前15位的意邮物流等项目。作为宁波-舟山港的核心区域,为充分发挥港口的物资集散和产业集聚功能,目前正在推进“一主五副”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建成宁波北仑现代国际物流园区,搭建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交易中心。

  同时依托与舟山金塘、六横等岛隔海相望的地缘优势,全力做好宁波-舟山港重点连接区域梅山岛和春晓区块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全省、全市对外开放水平,建设开放度更高、政策更优惠、功能更齐全的对外开放新载体,去年以来,着手启动梅山保税港区申报工作,并同步开展规划和功能定位研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前期、重大功能性项目招商洽谈等工作。

  从去年开始,北仑区积极谋划建设北仑现代国际物流园区。该区集国际仓储、国际分拨配送、商品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重点引进全球前20名的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企业。据了解,目前北仑现代国际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进入到全面启动阶段。这也意味着北仑正在着力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和资源配置中心。

  蓄势新一轮起航

  一个人能到达的高度,是想象不到的,北仑区从1984年到现在,其发展速度也是让人吃惊。

  在这个频频缔造神话的地方,北仑的一个最近目标是:充分发挥北仑的港口、开发开放和临港大产业等独特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港兴区”战略,在更高起点上努力实现“综合实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城乡区域协调、和谐社会构建、执政能力提高”五大新突破,将北仑打造成为又好又快发展的重点区、新型开放的引领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先行区和和谐发展的模范区,全面构建宜居宜业、民富民安的和谐新北仑,使广大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如果给这个目标定一个期限,到2011年,北仑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700亿元和115亿元。全区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20家,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力争培育1-2家产值近千亿元的特大型企业,进一步确立长三角南翼经济强区的战略地位。

  目前,北仑的对外开放正面临拓展开放广度和深度的新阶段,如何进一步发挥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杭州湾新区、保税港区的优势,还有诸多体制机制问题有待突破。梅山保税港区既是港口,又是特殊的功能区,该区的开发建设被北仑人称为“新一轮的起航”,这也意味着,北仑新一轮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大幕已拉开,北仑,正奔驰在发展的大道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