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闯进世界前十 港口业严寒尚未来临

2008-11-17 9:5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1月13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闯入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行列。 

  同时,广州港在南沙港区举办今年第1000万个集装箱起吊仪式,预计今年全年将超过1100万箱,成为中国继上海、深圳港之后的第三个突破千万箱的集装箱大港。 

  打入世界前十 

  是市场契机还是厚积薄发 

  其实在2007年的时候,世界贸易的指针已经向远东地区偏摆。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最多的国家。根据资料显示,2007年,全国港口(不计香港与台湾的港口)吞吐总量达1.13亿TEU(Twenty Foot Equipment Unit ,意思是二十英尺普通货柜),有12个港口的吞吐量超过100万TEU,其中6个超过500万TEU,2个超过1500万T EU。 

  但是一年后的如今,一场美国次贷危机却波及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进出口贸易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整个市场萎靡不振。目前,“港口冷”,“公路冷”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但是广州港今年集装箱业务却背道而驰,实现了一步突破性的跨越。 

  目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外贸经济萧条,港口的业绩自然显差。不少港口的利润环比增长均为负值。但是广州港是何以逆势而上?他们的“崛起”是因为长久的积累今日得以爆发,或者是由于危机来临使得其他港口受到较大影响,从而给广州港制造了一个契机?还是可以理解成“偶然事件”? 

  华泰研究所行业研究员余建军告诉记者:“广州港进军世界十大港口并不觉得意外或者说惊讶。他们在几年前已经开始逐步的扩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对腹地的发展等等。而且世界前二十大港口,中国就有好几家。” 

  从余建军的话语中可以了解到,广州港为自身的发展也做了不少的努力。 

  但是也有持相反态度的,中信证券的一位研究员就表示,“我个人对广州港关注的不是特别多。但是,单纯就现在的行情来讲,在这个时候进入世界十大,集装箱的机会不大。” 

  根据一位宏观经济人士分析——港口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受三方面的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以及民族企业的发展。我国GDP的增速已经从2007年的高峰有所下滑,但是比起欧美国家,我们国家相对而言还是不错的。随着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我国出口量大幅下降,很多港口也只能维持原状,不少港口已经出现了利润受损的情况。但是我们的民族企业正处在一个高速崛起的阶段,前景还是不错的。 

  港口的寒冬并未来到 

  2007 年,上港集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2615万标准箱,净增443万标准箱,绝对增量为历史最高;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大关,完成 3.53 亿吨,2006年增长16.5%;外贸吞吐量完成2.34 亿吨。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身为国内港口龙头,在2008年,又有怎样的发展态势?上海港集团办公室的姜先生告诉记者:“2008年,上海港预测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800——2850万。但是这个数值也只是达到我们年初的预期的低线值。毕竟今年会受到市场一定的影响。公司利润的来源,70%依靠的是集装箱,我们的销售还是上涨的,只是增幅有一定的下降。并且我们也加大了腹地的延伸,做了不少努力,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也就有了相应的提高。” 

  据姜先生介绍说:“我们公司在2007年的时候,集装箱完成了2615万标箱,当时打破了香港世界第二的排名,仅次于世界之首——新加坡。而新加坡去年的吞吐量是2800万。我们公司在今年应该还是排名第二。” 

  行业内,基础稳固的上海港受到的冲击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 

  而对于国际行情对港口的影响时,中信证券的研究员讲到:“外贸出口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密切相关,与全球经济贸易情况息息相关。目前的进出口情况还算是稳定,并没有太大的起伏跌落。” 

  然而,余建军坦言:“这半年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还不是最大,到明年,应该是最严重,影响最明显的时期。”不难听出,有可能明年才是港口真正的寒冬,各港口公司到那时候也许才是真的难熬。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