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物流对接 力助天水经济
2008-11-14 13:5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位处西安、兰州、银川、西宁四大省会城市的集合点,天水正是这个地理十字架上的“节点”。多年“东进西出”的商贸流通方式,为天水奠定了发展商贸流通业的良好基础。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商贸流通将如何左右天水经济的脉搏?
形成商贸流通链上的“节点”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设立,对于天水市发展商贸流通业无疑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天水市副市长杨维俊回答记者的提问时,首先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这句话。说这话的原因,得从天水市长期以来的商贸格局谈起。商品流通“东进西出”,地域辐射陇南、通渭、庄浪等地区,使得天水在西北商贸流通中,一直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构想没有出台前,天水的定位是建设陇东南商贸流通中心城市,而融入经济区后,天水市的目标是陇东南最佳商贸流通中心城市。如今,在西安、兰州、银川、西宁四个省会城市的集合点上,依托四大省会城市的发展,形成天水东西南北商贸流通链条上的“节点”,就可以发挥特色优势,将整个商贸流通链条补充连接完整。
不能背着历史的包袱谈发展
记者认为,发展商贸流通,天水市不能忽视前行的障碍。本土面积有限,使得天水在融入经济区后,给外地企业的入驻形成了瓶颈。农业土地贫瘠,有特色的农产品上不了规模,产品只是特色产品,而非规模产品。同时,很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一座城市,还有一个最基本的起点要求:城市人口数量要达到100万人以上,否则消费能力不强,而天水市却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与浙江全民创业、全民经商的思路和已经形成的发展格局,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来说,天水目前太欠缺这种意识了,也因此,天水商贸流通行业的活力明显不足。
“我们不能背着八千年历史的包袱谈未来,也不能背着陇上小江南的包袱谈发展。不过反过来说,只要解决了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副市长杨维俊告诉记者。
商业区域规划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天水市商贸流通发展的步伐。尤其在市内繁华区域和相对聚集的商业区域内,民、商合用建筑的顽疾已经暴露无疑。“天水缺乏专业的、有档次、有品位的商业聚集区,更缺少商业核心区域,这些使得我们商贸服务能力和水平偏低,亦难以促进消费能力的有效提升。融入经济区,我们首先要建立起自己的商业聚集区和核心区。”一位市政协委员如是说。要合理科学地规划城市的商业网点,眼光不能只放在“十一五”,更要立足城市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目标。
把物流渠道上的特色发挥出来
天水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鲜活农产品的输出是提升种植农户最有效的途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设立,将为天水市农产品进入周边地区大城市,尤其是关中地区开辟绿色通道。苹果、花椒、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经过这一通道,可直接进入大、中城市超市,能减少中间环节,有效提高天水市种植户的收益。对于天水市来说,为特色产品打通对外渠道,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保证工农业生产需要至关重要。另外,组建商贸流通园区、培养多面手的经济人势在必行。目前,甘泉和西十里的两处物流园区正在加紧规划、建设的步伐,以期能够及时赶上经济区的快速列车。
经济区的成立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对于商贸流通业来说也不例外。按照国家商务部有关加快物流发展的意见,天水市对于两个物流园区的建设争取到资金、项目与政策的支持,将会更有希望。
对于加入经济区这个机遇来说,依托经济区,天水市可以更直接地借助关中地区的科技力量,实现高素质人才的“造血”。西安所拥有的科研院所资源丰富,如果不是在一个经济区内,天水市要实现院校对接就没有先决条件。有了同一经济区内的规划,天水市就可以借助这条途径,培育、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借助关中地区科研院所与天水市的进出口企业协作,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天水市品牌能力的发展提高,有效改善“管理者水平赶不上经营者、经营者赶不上外地个体户”的客观困扰。
如果把天水市在物流渠道上“节点”的特色发挥出来,那么用一个数字来反映天水人的希翼,可能会更直观。天水市商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天水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4.09亿元,今年计划任务为100亿元。而在经济区规划实施后,天水的“节点”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初步估计可提升20%,将可达到150亿元—200亿元。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