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企:“眼睛向内”化解困局

2008-11-14 11:0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过去我们的方针是‘以外为主、内外并举’,现在是‘以内促外’。”浙江双灯家纺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可瑞日前告诉记者,针对国际市场的变化,今年他的企业已经在大力拓展国内市场。 

    双灯公司位于浙江省兰溪市,是全国最大的毛巾生产基地之一。张可瑞介绍说,去年企业销售额中出口占到七到八成,今年出口和内销的比例已经各占一半。面对出口市场需求下降的趋势,企业把重心转到内销市场,把营销人员的主力也移师到了国内。 

    “其实国内需求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农村市场。现在农村消费者也要讲究舒适,农 
村销售网络也健全了,国内的品牌产品在农村小超市很受欢迎。”张可瑞说,过去那些面向农村市场的批发商到企业来进货,总是问“最便宜的价格是多少”,现在则经常问“最好的货品价格是多少”。 

    浙江经济外向度超过50%,因此许多外向型企业在全球金融风暴中首当其冲。但是,凭借着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它们又把目光转向了国内市场。 

    中国轻纺城瑞安商会会长、德龙·莎美特纺织公司总经理龚式敏介绍说,他们公司从今年3月起就开始转型主攻内贸,甚至放弃了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一次国际纺织品大型展销会。为针对内贸特点搞好新品开发,这家公司将研发投入提高到销售收入的3%占比。 

    义乌是国内最大的玩具销售中心,年销售产值逾100亿元人民币。义乌市玩具行业协会秘书长童元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当地玩具企业在行业协会的倡议下加大开辟国内市场,目前内销占销售的比例已经上升到30%。“中国玩具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美国儿童年人均消费玩具水平是100美元,中国只有30元人民币。国际平均水平是100元人民币,如果能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国内市场的销售量就能从100亿元上升到300亿元。” 

    童元智介绍说,当前国内玩具市场的瓶颈是销售渠道严重缺失,为此有相当多的会员企业在积极“修桥铺路”。在高端商场,一家企业目前已经在国内开设200多个专柜,并在1500多家超市进行了布点。而针对中端市场,义乌充分发挥产品品种、资金支持、物流配送等的优势,已经渗透入到长三角30%以上的中档超市。 

    而一些原本就坚持“内外并举”的企业,更是抓紧内需商机不放手。国内最大的电动剃须刀企业中国超人集团,今年将营销网络由总公司-省-县三级管理改为总公司-县的直接管理模式,并对县级营销机构实施培训,使其具备直接服务消费者的能力。集团总裁助理李棠说,这可以使市场信息反馈与生产衔接时间缩短四分之三,提高售后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水平,降低营销成本。 

    在国内鞋业中最早开始建立连锁专卖店的温州奥康集团,则最近又把专卖店搬到了网上。请顾客在“奥康网络商城”上下单子,订单由离他最近的实体店配送。集团总裁王振滔表示,2008年将是鞋业内销大战的一年,销售渠道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目前温州企业由国际市场转向国内市场,已经有了明显的趋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随着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强,温州企业日益看重国内市场。“事实上,温州企业的产品主要是生活必需品,能够满足国内巨大的消费需求。” 

    “中国经济正在由外需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因此浙江企业是在顺应这个大趋势。”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研究员认为,过去由于国内信用环境欠佳,许多企业都认为外商信用度高因此偏爱出口,结果进一步冷清了内销市场。现在随着当前出口趋紧,企业纷纷转战国内,将促进国内市场的信用生态进一步优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