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难乐观 高顺差将逆转

2008-11-12 11:0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对于10月份贸易顺差连续第三个月创历史新高,业内人士称,出口较普遍预期更具弹性,尚未对中国经济真正造成打击,而进口增速大幅回落反映出内需疲弱。在未来出口增速继续放缓,进口增速有望反弹的情况下,顺差连创新高的趋势将逆转。   未来外贸形势料难乐观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和欧洲经济陷入衰退,外需下降对出口增长的冲击逐步显现。数据显示,自5月以来,出口增长基本呈现逐月下降态势。 
  她还指出,目前中国有20%-30%的外贸企业以欧元作为结算货币。人民币对欧元升值,也使得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的购买力下降。 
  不过截至目前,出口增速仍好于预期。渤海证券分析师周喜认为,出口领域较普遍预期更有弹性。由于中国出口为日常必需品,对经济周期并不敏感,且许多海外经销商及大型超市仍从中国购买货物,中国出口未来几个月不会出现个位数增长。 
  此外,进口增速的下滑,短期内也使得出口增长放缓带来的冲击不会太严重。预计今年贸易顺差仍将与去年持平,对全年GDP增长贡献仍为正值。 
  为确保出口稳定增长,今年以来我国已两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有业内人士预计,今年有望将继续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退税率。 
  但是,大多数观点是明年出口形势总体上将比今年差。商务部研究院报告认为,国际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今后几个月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趋紧,外贸形势料难乐观。 
  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成交数据也反映出明年出口回落的趋势。本届广交会成交金额比第103届累计成交的382.3亿美元下降17%,来自欧美的采购商也大幅减少。
  顺差连创新高趋势将逆转
  经济学家指出,进口增速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占中国进口大部分的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据统计,反映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CRB指数已从7月份的最高位下跌了46%。 
  另一方面,工业企业特别是加工企业产出减少,相应削减了对能源与原材料、半成品的进口,也使得进口增速大幅下降。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从6月份的16%回落到11.4%,为2002年4月以来最低;发电量、原油加工量仅增长3.4%和3.7%,粗钢产量下降9.1%。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研究员付立春认为,世界经济衰退使得大宗商品需求减少,使得原材料价格不会在短期内回升。另外,中国外需减少,出口企业对国际原料、能源需求减少,目前顺差模式短期不会改变。但国内投资拉动进口的趋势形成后,进口增速大幅下降的趋势将得以改变。 
  此外,由于未来欧美日经济将进一步下滑,外需将相应大幅减少,中国出口增速将会继续降低,预计未来顺差连创新高的趋势将出现逆转。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